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1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包括驾驶室和医疗舱,医疗舱由左侧壁、顶棚、右侧壁、隔断、底板及后端门围合而成的封闭舱体;左侧壁自车尾至隔断依次设置有双氧系统、医疗柜、仪器托盘、药品柜,且位于双氧系统和药品柜上设置有有直通型吊柜、与负压风机连通的风道;位于底板上设置有担架托架及其上的自动上车担架、条形座椅;位于右侧壁上条形座椅内端设置有侧开门,位于隔断有顶置拉手、空调端口,位于顶棚板面设置有输液悬架、天窗扣盖、紫外消毒灯及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各医疗器械便捷取用,医疗舱空间利用率高,医疗舱整体空间大、干净、卫生、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窗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
技术介绍
救护车作为医院派出的移动式救护平台,对急救患者的前期救护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救护车辆受限于车内空间不足,要么缺少必要的医疗器械或常用的救济药品、血包,耽误对病人的及时救助;要么具有相应的理疗器械设备,但医疗舱内结构布局不合理,各医疗设备放置杂乱,不能高效的利用医疗舱内空间,使得救护车内杂乱无章,且空间拥挤,不能高效的实施各医疗器械的功能,严重影响着对急救患者的治疗质量。总之,现有的救护车医疗舱存在诸多结构不合理、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该医疗舱布局合理,各相关医疗器械使用便捷,医疗舱空间利用率高,医疗舱整体空间大、干净、卫生、整洁。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包括驾驶室和医疗舱,所述的医疗舱由左侧壁、顶棚、右侧壁、隔断、底板及后端门围合而成的封闭舱体;所述的左侧壁与顶棚、底板结合一侧自车尾至隔断依次设置有双氧系统、医疗柜、仪器托盘、药品柜,且位于双氧系统和药品柜上搭设有直通型吊柜,位于吊柜上端与顶棚之间设置有与负压风机连通的风道;位于底板上靠近左侧壁一侧设置有担架托架及其上的自动上车担架,位于底板上靠近右侧壁一侧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椅,位于担架托架和条形座椅之间为过道;位于右侧壁上条形座椅内端设置有侧开门,对应侧开门处位于隔断下角设置有折叠椅,位于隔断中央靠上位置设置有推拉窗、对讲机、控电柜;顶棚板面一侧与风道顶板抵接,位于顶棚另一侧通过侧连接板搭接于右侧壁上端,位于侧连接板上对应条形座椅设置有顶置拉手及一侧的空调端口,位于顶棚板面上对应自动上车担架设置有同向的输液悬架,位于顶棚中央设置有进气天窗和与之配合的天窗扣盖,毗邻天窗扣盖设置有紫外消毒灯,位于顶棚四角处各设置有照明灯。上述的,所述的仪器托盘至少包括2块,且自下而上可翻折固定设置于左侧壁上。上述的,位于顶棚后端壁外侧设置有由蓝闪灯、第二照明灯和指示灯组合成的医用警灯照明装置。上述的,所述的输液悬架包括悬架轨道和挂钩滑件,位于悬架轨道两端设置有固定端板,位于悬架轨道中央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挂钩滑件卡接于滑槽内。上述的,挂钩滑件包括其顶端固定连接的卡块及两侧通过挂钩连杆连接的弹性挂钩。上述的,位于悬架轨道的滑槽中央设置有阻挡块。上述的,位于条形座椅内侧端部还设置有座椅扶手,位于条形座椅外侧端部与后端门之间设置有灭火器,位于条形座椅下方可安放铲式担架。上述的,折叠椅固定设置于隔断上,可自动上翻折叠收起,且还包括有位于折叠椅两侧的折叠扶手和背侧的安全带。上述的,紫外消毒灯包括一站以上,可组合设置有天窗扣盖周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新颖,该医疗舱布局合理,各相关医疗器械使用便捷,医疗舱空间利用率高,医疗舱整体空间大、干净、卫生、整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救护车后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救护车后端内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救护车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救护车顶棚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输液悬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0-医疗舱,1-左侧壁,2-顶棚,3-医用警灯照明装置,301-蓝闪灯,302-第二照明灯,303-指示灯,4-右侧壁,5-风道,6-吊柜,7-电源插座,8-担架托架,9-自动上车担架,10-铲式担架,11-条形座椅,12-推拉窗,13-对讲机,14-顶置拉手,15-控电柜,16-输液悬架,1601-悬架轨道,1602-滑槽,1603-阻挡块,1604-挂钩连杆,1605-弹性挂钩,1606-挂钩滑件,1607-固定端板,1608-紧固螺钉,17-进气天窗,18-医疗柜,19-仪器托盘,20-药品柜,21-隔断,22-双氧系统,23-灭火器,24-座椅扶手,25-侧开门,26-折叠椅,27-驾驶室,28-底板,29-侧连接板,30-天窗扣盖,31-空调端口,32-照明灯,33-紫外消毒灯,34-风道顶板,35-后端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包括驾驶室27和医疗舱0,医疗舱0由左侧壁1、顶棚2、右侧壁4、隔断21、底板28及后端门35围合而成的封闭舱体,隔断21将救护车分割成前侧的驾驶室27和后侧的医疗舱0;左侧壁1与顶棚2、底板28结合一侧自车尾至隔断21依次设置有双氧系统22、医疗柜18、仪器托盘19、药品柜20,且位于双氧系统22和药品柜20上搭设有直通型吊柜6,位于吊柜6上端与顶棚2之间设置有与负压风机36连通的风道5,仪器托盘19至少包括2块,且自下而上可翻折固定设置于左侧壁1上,医疗仪器(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便携式心电图机、车载呼吸机等)依次固定于仪器托盘19上,该种设置有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同医疗设备使用过程的干扰,整体布局合理,整洁卫生,且便于医生观察相关数据,手术器械、常规药品放置于药品柜20中,血包、需要冷藏的药品可放置于具有制冷功能的医疗柜18内,医用纱布、药棉、卫生纸等常规备用品放置于吊柜6中,通过各医疗用品的分门别类,有效的提升医疗舱0的空间利用率;位于底板28上靠近左侧壁1一侧设置有担架托架8及其上的自动上车担架9,位于底板28上靠近右侧壁4一侧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椅11,位于担架托架8和条形座椅11之间为过道,该种设置使得车内十分简洁,且空间相对较大,便于对患者的救治;位于右侧壁4上条形座椅11内端设置有侧开门25,对应侧开门25处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包括驾驶室(27)和医疗舱(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疗舱(0)由左侧壁(1)、顶棚(2)、右侧壁(4)、隔断(21)、底板(28)及后端门(35)围合而成的封闭舱体;所述的左侧壁(1)与顶棚(2)、底板(28)结合一侧自车尾至隔断(21)依次设置有双氧系统(22)、医疗柜(18)、仪器托盘(19)、药品柜(20),且位于双氧系统(22)和药品柜(20)上搭设有直通型吊柜(6),位于吊柜(6)上端与顶棚(2)之间设置有与负压风机连通的风道(5);位于底板(28)上靠近左侧壁(1)一侧设置有担架托架(8)及其上的自动上车担架(9),位于底板(28)上靠近右侧壁(4)一侧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椅(11),位于担架托架(8)和条形座椅(11)之间为过道;位于右侧壁(4)上条形座椅(11)内端设置有侧开门(25),对应侧开门(25)处位于隔断(21)下角设置有折叠椅(26),位于隔断(21)中央靠上位置设置有推拉窗(12)、对讲机(13)、控电柜(15);顶棚(2)板面一侧与风道顶板(34)抵接,位于顶棚(2)另一侧通过侧连接板(29)搭接于右侧壁(4)上端,位于侧连接板(29)上对应条形座椅(11)设置有顶置拉手(14)及一侧的空调端口(31),位于顶棚(2)板面上对应自动上车担架(9)设置有同向的输液悬架(16),位于顶棚(2)中央设置有进气天窗(17)和与之配合的天窗扣盖(30),毗邻天窗扣盖(30)设置有紫外消毒灯(33),位于顶棚(2)四角处各设置有照明灯(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包括驾驶室(27)和医疗舱(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疗舱(0)由左侧壁(1)、顶棚(2)、右侧壁(4)、隔断(21)、底板(28)及后端门(35)围合而成的封闭舱体;所述的左侧壁(1)与顶棚(2)、底板(28)结合一侧自车尾至隔断(21)依次设置有双氧系统(22)、医疗柜(18)、仪器托盘(19)、药品柜(20),且位于双氧系统(22)和药品柜(20)上搭设有直通型吊柜(6),位于吊柜(6)上端与顶棚(2)之间设置有与负压风机连通的风道(5);位于底板(28)上靠近左侧壁(1)一侧设置有担架托架(8)及其上的自动上车担架(9),位于底板(28)上靠近右侧壁(4)一侧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椅(11),位于担架托架(8)和条形座椅(11)之间为过道;位于右侧壁(4)上条形座椅(11)内端设置有侧开门(25),对应侧开门(25)处位于隔断(21)下角设置有折叠椅(26),位于隔断(21)中央靠上位置设置有推拉窗(12)、对讲机(13)、控电柜(15);顶棚(2)板面一侧与风道顶板(34)抵接,位于顶棚(2)另一侧通过侧连接板(29)搭接于右侧壁(4)上端,位于侧连接板(29)上对应条形座椅(11)设置有顶置拉手(14)及一侧的空调端口(31),位于顶棚(2)板面上对应自动上车担架(9)设置有同向的输液悬架(16),位于顶棚(2)中央设置有进气天窗(17)和与之配合的天窗扣盖(30),毗邻天窗扣盖(30)设置有紫外消毒灯(33),位于顶棚(2)四角处各设置有照明灯(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救护车医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仪器托盘(19)至少包括2块,且自下而上可翻折固定设置于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设魏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莱茵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