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77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属于饮水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生水可能会混入开水中从水龙头中流出的问题。它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水桶、电热管、进水管以及连通于储水桶上方的出水管,还包括设置于储水桶内的隔流板,隔流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进水管和电热管均位于隔流板的下方;进水管水平或朝上延伸设置,且进水管与储水桶外壁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储水桶内壁面的横截面为圆形,进水管水平延伸设置,且进水管与储水桶内壁面相切;隔流板设置有一块、两块或多块,且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流板和进水管的位置设置,减少储水桶中水的紊流,从而减少生水的混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
本技术涉及饮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
技术介绍
直饮水机依次将水进行净化和煮沸,使自来水通过该机器设备后可以直接饮用。大型的直饮水机广泛运用于医院、学校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小型的直饮水机大都运用于家庭中。公开号为CN201452904U,公开日为2010年5月1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温控节能直饮水机,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电加热桶内的电加热器的输入端与加热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保温电加热桶的进水口与整体式多级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整体式多级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阀门与自来水管连通。上述现有技术中,整体式多级过滤水器中的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保温电加热桶,从理论上来说,冷水重热水轻,进入保温电加热桶的冷水会往下流动并逐渐被电加热器加热煮开;但是实际情况中,进水口水平且垂直地将冷水送入保温电加热桶,进入保温电加热桶的冷水会有直击打入保温电加热桶的趋势,会加大保温电加热桶中水的紊流,导致此时打开热水龙头时流出的温开水可能混有未煮开的生水,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生水可能会混入开水中从水龙头中流出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达到了减少生水混入可能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水桶、电热管、进水管以及连通于储水桶上方的出水管,还包括设置于储水桶内的隔流板,隔流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进水管和电热管均位于隔流板的下方;进水管水平或朝上延伸设置,且进水管与储水桶外壁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流板,当进水管中的水进入储水桶后,紊流加强,但隔流板的存在会阻止部分生水进入隔流板的上方,从而达到减少紊流的效果,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将进水管朝上或水平设置,同时减少储水桶与进水管的设置夹角,避免进水管与储水桶垂直设置,使得生水进入储水桶后,进水方向朝下或者向储水桶内壁面靠近,减少进水管可能带来的紊流影响,结合隔流板,进一步减少紊流效果,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储水桶内壁面的横截面为圆形,进水管水平延伸设置,且进水管与储水桶内壁面相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进入的水,沿着储水桶内壁面流动形成漩涡,将进水变缓,减少进水时对储水桶中水所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减少紊流;同时,沿着储水桶内壁面时,水中的颗粒物与储水桶的内壁面会发生摩擦,从而阻止颗粒跟随水流运动,使得颗粒沉降,另一方面,随着漩涡的进行,颗粒会逐渐实现沉中,便于后期储水桶的清理。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流板设置有两块,两块隔流板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进水管和电热管位于所有隔流板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中出来的水在通过最近一块的隔流板后,减少紊流程度,到达第二块隔流板时,通过第二块隔流板的阻挡,可以进一步减少紊流,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流板为平板,过水孔包括位于隔流板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剩余的第二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制作简单,材料易得,同时也能起到隔流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流板呈锥形设置,且由储水桶的内壁面至隔流板的中心位置,逐渐向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延伸,隔流板的中心位置为隔流板的最高点;过水孔包括位于隔流板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剩余的第二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流板起到隔流以及减少紊流效果的同时,隔流板下方的水被煮开后,开水会从第一通孔进入隔流板上方,从而实现开水的输送以及隔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流板呈锥形设置,且由储水桶的内壁面至隔流板的中心位置,逐渐向靠近进水管的一端延伸,隔流板的中心位置为隔流板的最低点;过水孔包括位于隔流板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剩余的第二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进水管进入储水桶所形成的涡流,会带动储水桶内水进行涡流运动,颗粒物会通过第一通孔逐渐沉降,从而实现颗粒物的沉中以及隔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面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中进入的水沿着储水桶的内壁进入,隔流板为平板时以及向上延伸的锥形板时,开水从第一通孔流进隔流板上方,第一通孔横截面较大时可以增大流量;当隔流板为向下延伸的锥形板时,可以增大颗粒物沉中的面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储水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开水段、防紊流段和温水段,两块隔流板均固定于防紊流段中,电热管和进水管设置于温水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整个储水桶分为开水段、防紊流段以及温水段,将隔流板焊接于防紊流段上,再将开水段、防紊流段以及温水段进行焊接,方便制造。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两块隔流板分别固定于防紊流段的上端口和下端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流板恰好将三段进行分隔,且两块隔流板之间存在个颗粒的缓冲区间,使得储水桶的水在进入防紊流段之前会经过一次减紊流效果,在离开防紊流段之前再进行一次减少紊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流板设置有两块以上,且隔流板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进水管和电热管均位于所有隔流板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通过多块隔流板,形成逐级减少紊流的效果,逐渐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隔流板和进水管的位置,减少水进入储水桶后,储水桶内水的紊流效果,从而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2、通过将进水管相切于储水桶内壁设置,使得水进入储水桶后形成漩涡,减少紊流效果的同时,对颗粒物进行摩擦,将颗粒物沉降沉中;3、通过设置两块隔流板以及开水段、防紊流段、温水段,方便储水桶的制造;4、通过设置多块隔流板,形成逐级减少紊流以及逐级逐渐减少生水混入开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可能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水桶;11、桶体;111、开水段;112、防紊流段;113、温水段;12、上盖;13、下盖;14、电热管;15、进水管;16、出水管;17、泄压阀;18、排污管;2、隔流板;3、过水孔;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如图1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水桶1、设置于储水桶1内的隔流板2,隔流板2上开设有过水孔3。储水桶1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的桶体11、焊接于桶体11上端口的上盖12、焊接于桶体11下端口的下盖13,上盖12和下盖13中心部分均向远离桶体11的方向突出。桶体11上水平安装有电热管14,电热管14上方的桶体11部分连通有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水桶(1)、电热管(14)、进水管(15)以及连通于储水桶(1)上方的出水管(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储水桶(1)内的隔流板(2),隔流板(2)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3),进水管(15)和电热管(14)均位于隔流板(2)的下方;进水管(15)水平或朝上延伸设置,且进水管(15)与储水桶(1)外壁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包括竖直设置的储水桶(1)、电热管(14)、进水管(15)以及连通于储水桶(1)上方的出水管(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储水桶(1)内的隔流板(2),隔流板(2)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3),进水管(15)和电热管(14)均位于隔流板(2)的下方;进水管(15)水平或朝上延伸设置,且进水管(15)与储水桶(1)外壁面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1)内壁面的横截面为圆形,进水管(15)水平延伸设置,且进水管(15)与储水桶(1)内壁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2)设置有两块,两块隔流板(2)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进水管(15)和电热管(14)位于所有隔流板(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2)为平板,过水孔(3)包括位于隔流板(2)中心位置的第一通孔(31)、剩余的第二通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紊流的直饮水机加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2)呈锥形设置,且由储水桶(1)的内壁面至隔流板(2)的中心位置,逐渐向远离进水管(15)的一端延伸,隔流板(2)的中心位置为隔流板(2)的最高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万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水语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