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72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高分子膜层、纤维加强层、纺纱织布层和PU薄膜,复合膜主体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高分子膜层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高分子膜层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高分子膜层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纺纱织布层通过组合经线和棉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组合经线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该复合膜其中纳米粒子的设置,使复合膜孔隙丰富,使复合膜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其中纺纱织布层的设置,使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抗污染能力,其中纤维加强层和组合经线中棉纤维纬线、涤纶纤维线和锦纶纤维线的设置,使复合膜具有更高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
技术介绍
复合膜的材料包括任何可能的材料结合,如在金属氧化物上覆以陶瓷膜或是在聚砜微孔膜上覆以芳香聚酰胺薄膜,其平板膜或卷式膜都要用非织造物增强以支撑微孔膜的耐压性,而中空纤维膜则不需要;制备方法分为四类:(1)层压法,首先制备很薄的致密均质膜,而后层压于微孔支撑膜上;(2)浸涂法,把聚合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然后干燥而成,也可以把活性单体或预聚物溶液浸涂于微孔膜上,用热或辐射固化;(3)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用等离子辉光使微孔支撑膜的表面产生致密的均质膜;(4)界面聚合法,在微孔支撑膜表面上,用活性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复合膜主要用于反渗透、气体分离、渗透蒸发等分离过程中;用两种不同的膜材料,分别制成具有分离功能的表面活性层(致密分离层)和起支撑作用的多孔层组成的膜。现有市场上的复合膜种类较多,但很难同时具备高强度、防水、透气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且传统的复合膜不具有防静电的能力,影响后期的使用,因此设计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高分子膜层、纤维加强层、纺纱织布层和PU薄膜,所述复合膜主体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所述高分子膜层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所述纺纱织布层包括组合经线、棉纤维纬线、涤纶纤维线、导电纤维线和锦纶纤维线,所述纺纱织布层通过组合经线和棉纤维纬线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组合经线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所述涤纶纤维线的两侧外壁上缠绕连接有导电纤维线和锦纶纤维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分子膜层配方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剂和增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65%-70%聚氨酯、15%-20%聚氯乙烯、3%-6%醋酸纤维素、4%-8%无机纳米粒子、2%-4%分散剂和2%-5%增韧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无机纳米粒子为SiO2,Zn0和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加强层通过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纺纱织布层中组合经线和棉纤维纬线间的间隙孔径为6-12μm。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膜主体的厚度为0.8㎜-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复合膜中高分子膜层的设置,使整体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中纳米粒子、分散剂的设置,使复合膜孔隙丰富,使复合膜具有很好的透气效果;(2)其中纺纱织布层的设置,使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抗污染能力,其中纤维加强层和组合经线中棉纤维纬线、涤纶纤维线和锦纶纤维线的设置,使复合膜具有更高的强度;(3)组合经线中导电纤维线的设置,使复合膜具有更好的防静电能力,其中PU薄膜的设置,实现复合膜具有很好的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纺纱织布层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合经线的截面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膜主体;2、高分子膜层;3、纤维加强层;4、纺纱织布层;5、PU薄膜;41、组合经线;42、棉纤维纬线;411、涤纶纤维线;412、导电纤维线;413、锦纶纤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高分子膜层2、纤维加强层3、纺纱织布层4和PU薄膜5,复合膜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2,高分子膜层2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3,高分子膜层2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4,高分子膜层2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5;纺纱织布层4包括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纺纱织布层4通过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交错编织而成,组合经线4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411,涤纶纤维线411的两侧外壁上缠绕连接有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其中,高分子膜层2配方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剂和增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65%聚氨酯、20%聚氯乙烯、5%醋酸纤维素、4%无机纳米粒子、2%分散剂和4%增韧剂。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为SiO2,Zn0和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分散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纤维加强层3通过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其中,纺纱织布层4中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间的间隙孔径为6-12μm。其中,复合膜主体1的厚度为0.8㎜-2.0㎜。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高分子膜层2、纤维加强层3、纺纱织布层4和PU薄膜5,复合膜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2,高分子膜层2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3,高分子膜层2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4,高分子膜层2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5;纺纱织布层4包括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纺纱织布层4通过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交错编织而成,组合经线4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411,涤纶纤维线411的两侧外壁上缠绕连接有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其中,高分子膜层2配方包括:聚氨酯、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剂和增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65%聚氨酯、15%聚氯乙烯、4%醋酸纤维素、7%无机纳米粒子、4%分散剂和5%增韧剂。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为SiO2,Zn0和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分散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纤维加强层3通过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其中,纺纱织布层4中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间的间隙孔径为6-12μm。其中,复合膜主体1的厚度为0.8㎜-2.0㎜。实施例3: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高分子膜层2、纤维加强层3、纺纱织布层4和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高分子膜层(2)、纤维加强层(3)、纺纱织布层(4)、PU薄膜(5)、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2),所述高分子膜层(2)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3),所述高分子膜层(2)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4),所述高分子膜层(2)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5);/n所述纺纱织布层(4)包括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所述纺纱织布层(4)通过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组合经线(4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411),所述涤纶纤维线(411)的两侧外壁上缠绕连接有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包括复合膜主体(1)、高分子膜层(2)、纤维加强层(3)、纺纱织布层(4)、PU薄膜(5)、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高分子膜层(2),所述高分子膜层(2)之间的外壁上通过粘合剂粘结连接有纤维加强层(3),所述高分子膜层(2)的顶部外壁上贴合连接有纺纱织布层(4),所述高分子膜层(2)的底部外壁上通过PU胶复合连接有PU薄膜(5);
所述纺纱织布层(4)包括组合经线(41)、棉纤维纬线(42)、涤纶纤维线(411)、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所述纺纱织布层(4)通过组合经线(41)和棉纤维纬线(42)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组合经线(4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纤维线(411),所述涤纶纤维线(411)的两侧外壁上缠绕连接有导电纤维线(412)和锦纶纤维线(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水透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膜层(2)配方包括: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