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包括第一安放块,所述第一安放块上端固定设有钻孔装置和退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右端面固定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安放块左端面固定设有收纳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解决因墙壁较厚时带来钻孔工作较难的问题,通过对钻孔装置进行设计,当钻头到达一定深度时,可将该深度的钻头内墙壁废料打断排出,从而可对墙壁继续深入钻孔,通过退料装置,可将打断的墙壁废料推出,方便省力,通过收纳装置,可将打断的墙壁废料集中收集,干净安全,通过升降装置可自由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高度,实用性强,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
技术介绍
钻孔机作为一种工程设备,大到石油开采、隧道开挖,小到零件加工、房屋装修等,均离不开钻孔机的应用,因此,钻孔机的出现,为施工提供大大的便捷,但对于一些较厚的墙壁来说,对其钻孔工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克服桥面因受热过高而导致桥面受损问题等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包括第一安放块,所述第一安放块上端固定设有钻孔装置和退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右端面固定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安放块左端面固定设有收纳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放块上,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开口向左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电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固定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控制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空腔下侧内壁嵌有齿条,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控制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左端固定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安放空间,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控制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与椭圆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以所述第三电机轴为中心,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横板、两个第一竖杆、两个第二竖杆、两个第一横杆、第二圆柱体以及四个钻头,所述第一圆柱体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在所述第一竖杆的限制作用下仅可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椭圆凸轮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二安放空间,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上下对称设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内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右端面与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外端面与摇杆铰接,所述摇杆上端面与第二横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杆右侧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圆柱体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左端面与所述第二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椭圆凸轮左侧设有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三安放空间,第三安放空间内上下对称设有两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左端分别与第一短杆、第二短杆转动连接,上侧的所述第五通孔与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通孔均滑动设有第三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竖杆与所述第一短杆转动连接,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竖杆与所述第二短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蓄电池上下对称设有两个金属块、两条导线,所述第三安放空间右侧内壁上下对称贯穿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三安放空间与第二活塞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右端面与导电块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块上下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第二导杆左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右端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退料装置包括圆柱环,所述圆柱环与所述第一安放块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环内部设有圆环槽,以所述第二电机轴为中心上下对称设有T型杆,所述T型杆与所述圆环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右端面与所述T型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右端面与所述T型杆左端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端面固定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后端面与电机底座前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底座下端面与所述支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座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控制设有第四电机轴,且所述第四电机轴贯穿所述升降板且与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机轴前端固定设有第一带轮,所述升降板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带轮轴,所述第一带轮轴与第二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位于所述第一带轮的上侧,且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带连接,所述壳体右端面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安放板,所述安放板右端面与所述第一安放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放板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控制设有第五电机轴,所述第五电机轴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带轮,所述安放板前端面转动设有第二带轮轴,所述第二带轮轴前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带连接,且所述第三带轮位于所述第四带轮的右侧,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端面固定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上端面固定设有收纳篮,所述收纳篮内部设有收纳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第二导杆均处于所述第一竖杆的后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解决因墙壁较厚时带来钻孔工作较难的问题,通过对钻孔装置进行设计,当钻头到达一定深度时,可将该深度的钻头内墙壁废料打断排出,从而可对墙壁继续深入钻孔,通过退料装置,可将打断的墙壁废料推出,方便省力,通过收纳装置,可将打断的墙壁废料集中收集,干净安全,通过升降装置可自由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高度,实用性强,灵活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C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中D-D方向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E-E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包括第一安放块34,所述第一安放块34上端固定设有钻孔装置90和退料装置91,所述钻孔装置90右端面固定设有升降装置92,所述第一安放块34左端面固定设有收纳装置93,所述钻孔装置90可对墙壁进行钻孔,所述退料装置91用于推出墙体废料,所述收纳装置93用于收集墙体废料,所述升降装置92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所述钻孔装置90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放块34上,所述壳体19内部设有开口向左的空腔20,所述空腔20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包括第一安放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放块上端固定设有钻孔装置和退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右端面固定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安放块左端面固定设有收纳装置; 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放块上,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开口向左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电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固定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控制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空腔下侧内壁嵌有齿条,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控制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左端固定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安放空间,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控制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与椭圆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以所述第三电机轴为中心,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横板、两个第一竖杆、两个第二竖杆、两个第一横杆、第二圆柱体以及四个钻头,所述第一圆柱体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在所述第一竖杆的限制作用下仅可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椭圆凸轮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二安放空间,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上下对称设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内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右端面与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外端面与摇杆铰接,所述摇杆上端面与第二横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杆右侧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圆柱体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左端面与所述第二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椭圆凸轮左侧设有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三安放空间,第三安放空间内上下对称设有两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左端分别与第一短杆、第二短杆转动连接,上侧的所述第五通孔与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通孔均滑动设有第三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竖杆与所述第一短杆转动连接,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竖杆与所述第二短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蓄电池上下对称设有两个金属块、两条导线,所述第三安放空间右侧内壁上下对称贯穿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三安放空间与第二活塞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右端面与导电块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块上下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第二导杆左端面与所述第二活塞右端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厚墙壁钻孔的钻孔机,包括第一安放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放块上端固定设有钻孔装置和退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右端面固定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安放块左端面固定设有收纳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放块上,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开口向左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电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右端面固定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控制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空腔下侧内壁嵌有齿条,所述直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左侧控制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左端固定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安放空间,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控制设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与椭圆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以所述第三电机轴为中心,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横板、两个第一竖杆、两个第二竖杆、两个第一横杆、第二圆柱体以及四个钻头,所述第一圆柱体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所述安放空间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左端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在所述第一竖杆的限制作用下仅可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椭圆凸轮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二安放空间,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上下对称设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右侧内壁贯穿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安放空间内滑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右端面与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外端面与摇杆铰接,所述摇杆上端面与第二横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杆右侧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圆柱体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左端面与所述第二竖杆远离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竖杆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一横杆右端转动连接,所述椭圆凸轮左侧设有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三圆柱体左端面均与所述钻头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三安放空间,第三安放空间内上下对称设有两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左端分别与第一短杆、第二短杆转动连接,上侧的所述第五通孔与靠近所述第三电机轴的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台江筑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