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5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步骤S1:转动管径加工装置至便于操作者动作的位置;步骤S2: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入管径加工装置的多个内模和多个外模之间,确定与工件的待加工部位衔接的至少一个外模,设定与确定的外模衔接的外模油缸驱动轴的移动距离;步骤S3:同时启动内模油缸和设定的外模油缸,使外模油缸带动与其衔接的外模朝内模移动、内模油缸带动所有内模朝外模移动,工件被挤压;步骤S4:停止内模油缸、反向开启设定的外模油缸,使工件被松开,取出工件,加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更换内模和外模即可实现在一套设备上加工圆形、椭圆形等管件,进行某一截面一周整体或局部的加工,操作简便,装置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类加工
,具体为一种管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工业生产对管件的加工精度等性能要求日渐提高,对管件的形状要求日趋多样。现有的管径加工包括对管道中部进行扩径和缩径、对管口进行扩口和缩口等,然而现有的管径加工装置和方法相对单一,操作较固定,如只能将管件通过某一固定角度插入管径加工装置进行加工、只能对圆形管件某一截面整个圆周进行整体加工,如此降低了管件的加工效率和管径加工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管件加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径加工方法,只需更换内模和外模即可实现在一套设备上加工圆形、椭圆形等管件,且可进行某一截面一周整体或局部的加工,可通过切换机构转动定径加工装置,切换操作面的角度,便于多种不同种类的管件插入,方便操作者动作,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操作简便,装置使用灵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基于管径加工装置,管径加工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扩径、缩径加工,管径加工装置连接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带动管径加工装置转动,管径加工装置包括多个内模和多个外模,所有内模衔接内模油缸,每个外模独立的衔接至少一个外模油缸;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步骤S1:转动管径加工装置至便于操作者动作的位置;步骤S2:将工件放入多个内模和多个外模之间;步骤S3:确定与工件的待加工部位衔接的至少一个外模,设定与确定的外模衔接的外模油缸驱动轴的移动距离;步骤S4:同时启动内模油缸和设定的外模油缸,使外模油缸带动外模朝内模移动、内模油缸带动所有内模朝外模移动,工件被挤压成型至目标形状;步骤S5:停止内模油缸、反向开启设定的外模油缸,使工件被松开,取出工件,加工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通过转动切换机构带动管径加工装置在90°范围内转动。步骤S2中,根据目标加工尺寸设定外模油缸的驱动轴的移动距离。工件的形状、尺寸不同时,更换多个内模和多个外模,至工件适配管径加工装置。各外模油缸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设定外模油缸驱动轴的移动距离。当工件为圆形管件、待加工的部位为某一截面一周整体时,步骤S3中,确定的外模为所有的外模,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还包括步骤S45:启动与所有内模衔接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所有内模以工件的中心线为中心轴转动设定角度后停止。当工件为圆形管件、待加工的部位为某一截面一周整体时,步骤S4中,所有外模分别被与其衔接的外模油缸带动,同步朝内模移动。当工件为圆形管件、待加工的部位为某一截面一周的局部时,步骤S3中,确定的外模为部分外模,确定与所述待加工部位衔接的外模,设定与确定的外模衔接的外模油缸驱动轴的移动距离,步骤S4中,启动设定的外模油缸,其驱动轴移动设定的距离,其它外模油缸不工作。当工件为椭圆形管件、待加工的部位为某一截面一周整体时,步骤S3中,确定的外模为所有的外模,步骤S4中,所有外模分别被与其衔接的外模油缸带动,同步朝内模移动,所有内模不发生转动。当工件为椭圆形管件、待加工的部位为某一截面一周的局部时,步骤S3中,确定的外模为部分外模,确定与所述待加工部位衔接的外模,设定与确定的外模衔接的外模油缸驱动轴的移动距离,步骤S4中,启动设定的外模油缸,其驱动轴移动设定的距离,其它外模油缸不工作。一种管径加工系统,采用上述加工方法进行定径加工,包括机架以及支撑在机架上的定径加工装置和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手轮驱动组件和两组旋转轴组件,定径加工装置位于两组旋转轴组件之间且与它们连接,旋转轴组件可旋转的安装在机架上,手轮驱动组件可双向驱动地连接一组旋转轴组件。旋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组件以旋转轴为中心轴旋转,手轮驱动组件包括手轮、螺母、连接件和与旋转轴异面垂直的螺杆,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旋转轴、另一端连接螺母,螺母套接在螺杆的中部,手轮连接在螺杆的一端端部并驱动螺杆自转。手轮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螺杆一端的轴承组,轴承组位于手轮和螺母之间,轴承组包括轴承座、至少一个螺杆轴承和两个支撑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撑轴承,两个第二支撑轴承平行间隔布置,轴承座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第二支撑轴承的内圈,螺杆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螺杆轴承套接在螺杆上。螺杆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螺杆轴承平行间隔的安装在轴承座上,两个螺杆轴承均套接在螺杆上。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和两个连接杆,螺杆轴承安装在轴承座本体上,两个连接杆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轴承座本体、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轴承的内圈。当螺杆水平时,连接件与螺杆之间的夹角为45°。连接件包括转轴连接板和螺母连接板,螺母连接板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平板,转轴连接板的一端共转动的套接在旋转轴的外部、另一端位于两块所述平板之间,转轴连接板和两块平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螺母位于两块平板之间,且其两端各连接一平板的另一端。机架包括彼此水平连接的操作部和设备部,设备部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放置电气设备的电气部,下层为放置动力设备的动力部,定径加工装置位于操作部。操作部整体为长方体轮廓,操作部的顶面和前侧面为无阻挡物的开放状态,与所述前侧面相对的后侧面连接设备部,操作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同,所述左侧面的下部分为左支撑台、上部分为连接左支撑台的左支撑框架,所述右侧面的下部分为右支撑台、上部分为连接右支撑台的右支撑框架,左支撑台和右支撑台平行间隔设置,定径加工装置位于左支撑台和右支撑台之间,两组旋转轴组件分别位于左支撑台和右支撑台上。所述系统还包括操作箱,动力设备包括液压单元,液压单元通过管道连接定径加工装置上的各油缸,操作箱安装在右支撑框架上,操作箱与电气设备电连接,液压单元与电气设备电连接。定径加工装置包括下模板和安装在下模板上的内模组、内模驱动机构、外模组、外模驱动机构,待加工的工件位于内模组和外模组之间,内模驱动机构衔接并驱动内模组挤压工件、外模驱动机构衔接并驱动外模组挤压工件,外模组包括多个外模,多个外模以下模板的中心线为中心轴共轴地依次活动拼接,外模可沿与所述中心线垂直相交的直线移动,外模驱动机构包括多个外模油缸和多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连接至少一个外模油缸,外模油缸驱动连接块,多个连接块分别衔接并带动多个外模移动。多个外模以下模板的中心线为中心轴共轴地依次活动拼接成内圈为圆形。多个外模以下模板的中心线为中心轴共轴地依次活动拼接成内圈为椭圆形。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包括传感器和处理中心,传感器与其中一个外模油缸电连接,传感器为感应外模油缸驱动轴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处理中心与所有外模油缸和传感器电连接,处理中心接收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各外模油缸的移动。多个连接块以下模板的中心线为中心轴共轴的活动设置,外模座的外侧面与连接块的内侧面连接,每个连接块的外侧面连接两个外模油缸,多个外模油缸以下模板的中心线为中心轴共轴的排布,外模油缸的驱动轴垂直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基于管径加工装置,管径加工装置用于对工件(10)进行扩径、缩径加工,管径加工装置连接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带动管径加工装置转动,管径加工装置包括多个内模(21)和多个外模(42),所有内模(21)衔接内模油缸(31),每个外模(42)独立的衔接至少一个外模油缸(51);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n步骤S1:转动管径加工装置至便于操作者动作的位置;步骤S2:将工件(10)放入多个内模(21)和多个外模(42)之间;/n步骤S3:确定与工件(10)的待加工部位衔接的至少一个外模(42),设定与确定的外模(42)衔接的外模油缸(51)驱动轴的移动距离;/n步骤S4:同时启动内模油缸(31)和设定的外模油缸(51),使外模油缸(51)带动外模(42)朝内模(21)移动、内模油缸(31)带动所有内模(21)朝外模(42)移动,工件(10)被挤压成型至目标形状;/n步骤S5:停止内模油缸(31)、反向开启设定的外模油缸(51),使工件(10)被松开,取出工件(10),加工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基于管径加工装置,管径加工装置用于对工件(10)进行扩径、缩径加工,管径加工装置连接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带动管径加工装置转动,管径加工装置包括多个内模(21)和多个外模(42),所有内模(21)衔接内模油缸(31),每个外模(42)独立的衔接至少一个外模油缸(51);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S1:转动管径加工装置至便于操作者动作的位置;步骤S2:将工件(10)放入多个内模(21)和多个外模(42)之间;
步骤S3:确定与工件(10)的待加工部位衔接的至少一个外模(42),设定与确定的外模(42)衔接的外模油缸(51)驱动轴的移动距离;
步骤S4:同时启动内模油缸(31)和设定的外模油缸(51),使外模油缸(51)带动外模(42)朝内模(21)移动、内模油缸(31)带动所有内模(21)朝外模(42)移动,工件(10)被挤压成型至目标形状;
步骤S5:停止内模油缸(31)、反向开启设定的外模油缸(51),使工件(10)被松开,取出工件(10),加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转动切换机构带动管径加工装置在90°范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根据目标加工尺寸设定外模油缸(51)的驱动轴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10)的形状、尺寸不同时,更换多个内模(21)和多个外模(42),至工件(10)适配管径加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外模油缸(51)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设定外模油缸(51)驱动轴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峰曹科王明旺梁波蔡之挺陈少灵胡廷芳龚绍均杨小亮刘鹏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首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