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持盾机构、以及包括该辅助持盾机构的新型战术背心,所述辅助持盾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械臂,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转动连接;在未使用状态下: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同步带动盾牌置于背心本体背部;在使用状体下,通过转动各机械臂,使各机械臂展开、并带动盾牌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安保人员单手持盾行动受限、以及在长期僵持对峙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及新型战术背心
本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战术背心。
技术介绍
在一些安保、维稳现场,在双方长期僵持过程中,安保人员长时间的单手持盾不仅存在防护能力差、抗冲撞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安保防暴队形的防御力,而且手臂极易疲累,影响团队战斗的持续性,加上时而的奔袭、撤退更是加重安保人员的身体负荷。尤其在夏日时不仅需要克服炎热天气带来不良影响,还需要穿上严实的防暴服极大增加了穿戴者的不适。为进一步提高安保维稳工作人员的防御能力,有效保障公众人生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新型战术背心的研制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手持盾的耐久性较差,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型战术背心,利于克服安保工作人员携带盾牌不便、单手持盾不稳、持久性较差等不足。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械臂,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转动连接;在未使用状态下: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同步带动盾牌置于背心本体背部;在使用状体下,通过转动各机械臂,使各机械臂展开、并带动盾牌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持盾机构,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背部,如穿在使用者身上的战术背心的背部,可实现辅助持盾与背盾武装奔袭增强装具的便携性。在无须使用盾牌时,通过转动各机械臂,将机械臂组件折叠在使用者背部,带动盾牌背负在使用者背部,这样使用者可稳定背负警用防暴盾牌奔袭,待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由后背部经头顶旋转机械臂取出盾牌至胸前,双手辅以机械臂驾盾牌有效降低人手长时间驾盾疲劳并加强驾盾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两根机械臂:机械臂I和机械臂II;所述机械臂I的一端用于与背心本体的背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械臂II的一端转动连接,机械臂II的另一端用于与盾牌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I和机械臂II通过自动伸缩杆连接。通过设置自动伸缩杆连接两个机械臂,保障两个机械臂转动连接的同时,实现固定定位以及辅助抗冲击的作用。在将机械臂折叠在背部背负盾牌时,通过收缩自动伸缩杆,使两个机械臂始终是折叠状态背负在背部;在持盾抗冲击过程中,自动伸缩杆伸缩至适当长度,使机械臂I和机械臂II以一定角度张开,保障盾牌挡在使用者前面,区别于以往单手持盾抗撞击的情况,使用者受撞击时在双手通过机械臂辅助持盾抗冲击的基础上,自动伸缩杆可有效减小冲击力带来影响。机械臂结构简单耐用,制作成本低,易维修保养,且具有较强的装备现代感。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机械臂I连接、且连接点靠近机械臂I和机械臂II转动连接点处;自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机械臂II连接、且连接点远离机械臂I和机械臂II转动连接点处。通过将自动伸缩杆两端连接至两个机械臂上合适的位置处,保障两个机械臂在折叠时能够以最小的夹角折叠,减小盾牌与使用者背部之间的距离;同时,辅助持盾抗冲击时,又能保障两个机械臂以适当角度张开,使自动伸缩杆提供以最大的辅助抗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伸缩杆包括液压驱动伸缩杆和电驱动伸缩杆。自动伸缩杆可采用现有的一些液压驱动或电动驱动伸缩杆,优选液压驱动伸缩杆。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臂,所述定位臂用于固定在背心本体的背部;所述定位臂的长轴方向沿背心本体高度方向延申,机械臂的自由端与定位臂的顶端转动连接。定位臂的作用主要用于将机械臂组件整体稳定固定在使用者背部。一种新型战术背心,包括背心本体和上述的辅助持盾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背心本体包括龙骨架和壳体,所述龙骨架是采用弹性塑料体按胸腔肋骨状排列形成的骨架结构,所述壳体采用凯夫拉防刺纤维包覆在龙骨架外。通过采用弹性塑料骨骼、凯夫拉防刺面料制成符合力学原理的胸甲设计与轻量型无动力机械臂辅助穿着人员持盾与负盾奔袭,降低了装备的重量,加大了穿着人员上体防护力,提高了工作然元的活动幅度与灵活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背心本体的壳体胸部内还填充有海绵垫。通过将海绵垫填充在背心本体胸部,刚好位于穿着者胸部,增加穿戴舒适性,穿着者胸部受打击时可有效将打击力吸收并分散。进一步地,所述背心本体内还设有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片,所述制冷片上覆盖有铝箔、并嵌入战术背心内;制冷片的散热端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于背心本体的背部外侧。通过嵌入体积重量小、耗电量小、制冷效果优异的制冷片,可实现温控的半导体制冷片与铝箔对接,利用热量传导原理,实现防暴装具制冷与制热功能,克服执行任务过程中炎热、寒冷天气的不良影响,同时铝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防火能力,减小具有燃烧作用等武器的伤害。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采用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单片机采用STC公司的STC15系列单片机;所述制冷模块采用外接电源或石墨烯磷酸铁锂12V8AH可充电电池供电,并通过降压模块提供恒定的5V电压。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辅助持盾机构,用于固定在使用者背部,如穿在使用者身上的战术背心的背部,可实现辅助持盾与背盾武装奔袭增强装具的便携性。在无须使用盾牌时,通过转动各机械臂,将机械臂组件折叠在使用者背部,带动盾牌背负在使用者背部,这样使用者可稳定背负警用防暴盾牌奔袭,待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由后背部经头顶旋转机械臂取出盾牌至胸前,双手辅以机械臂驾盾牌有效降低人手长时间驾盾疲劳并加强驾盾的稳定性。2、本技术取消原防爆服胸部板甲设计,使用高强度低重量的弹性塑料龙骨形如肋骨,内嵌于战术背心,外采用凯夫拉防刺防火纤维为面料,以胸部肉厚部位为支点架空于穿着者胸腔,胸口处加垫海绵,达到受击打时的防穿刺、减震与减重、增加灵活性与透气性的效果。3、本技术用TEC1-12706半导体制冷片与散热风扇,铝合金散热片,防火铝箔纸构成半导体制冷单元。温控单元部分,采用超低功耗STC15单片机最小系统与DS18B20温度传感器组为温度控制单元组成制冷核心控制单元。整个制冷单元体积小、重量轻,能起到制冷和制热功能,排除天气炎热或寒冷带来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辅助持盾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械臂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械臂辅助持盾对抗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背心本体龙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背心本体背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1-龙骨架,12-制冷片,13-散热风扇,21-机械臂I,22-机械臂II,23-自动伸缩杆,24-定位臂,25-连接板,3-盾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械臂,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3)转动连接;/n在未使用状态下: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同步带动盾牌(3)置于背心本体背部;在使用状体下,通过转动各机械臂,使各机械臂展开、并带动盾牌(3)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机械臂组件,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机械臂,所有机械臂之间首尾依次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后的机械臂整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用于与背心本体和盾牌(3)转动连接;
在未使用状态下:转动各机械臂折叠于背心本体背部,同步带动盾牌(3)置于背心本体背部;在使用状体下,通过转动各机械臂,使各机械臂展开、并带动盾牌(3)由背部经使用者头顶旋转至背心本体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机械臂组件包括两根机械臂: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所述机械臂I(21)的一端用于与背心本体的背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机械臂II(22)的另一端用于与盾牌(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通过自动伸缩杆(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伸缩杆(23)的固定端与机械臂I(21)连接、且连接点靠近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转动连接点处;自动伸缩杆(23)的另一端与机械臂II(22)连接、且连接点远离机械臂I(21)和机械臂II(22)转动连接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持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伸缩杆(23)包括液压驱动伸缩杆和电驱动伸缩杆。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刚,陈泓斌,张莹,张崇,葛运龙,石东兵,
申请(专利权)人:尹文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