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3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包括底座、锻炼装置与固定装置,底座上通过调节轴杆安装有锻炼装置,且底座与调节轴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轴杆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软垫,锻炼装置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对于脖子进行康复锻炼的器材在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a.现有的康复锻炼器材体积较大,对于日常的使用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导致器材的携带不便,使得患者不能随时进行身体的康复锻炼活动;b.患者只能被动地跟随器材的运动进行锻炼,不能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身体部位进行相应的按摩,使得患者康复锻炼时间加长,可能还会出现患者锻炼时间过久造成肌肉疲劳,没有相应的按摩来缓解肌肉的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锻炼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康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康复锻炼器材。
技术介绍
康复锻炼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如今手机的普及,使得“低头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脖子疼痛,颈椎骨变形弯曲,如果不及时矫正治疗,长此以往便会演变成严重疾病;还有好多办公室人员由于长期看电脑,脖子也会出现僵硬疼痛的问题,时间久了都会演变成严重的疾病,因此急需一种颈椎康复锻炼的器材。目前对于脖子进行康复锻炼的器材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康复锻炼器材体积较大,对于日常的使用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导致器材的携带不便,使得患者不能随时进行身体的康复锻炼活动;b.在患者使用康复锻炼器材进行康复训练时,只能被动地跟随器材的运动进行锻炼,不能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身体部位进行相应的按摩,使得患者康复锻炼时间加长,可能还会出现患者锻炼时间过久造成肌肉疲劳,没有相应的按摩来缓解肌肉的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锻炼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包括底座、锻炼装置与固定装置,底座上通过调节轴杆安装有锻炼装置,且底座与调节轴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轴杆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软垫,锻炼装置上安装有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锻炼装置包括支撑连杆、锻炼框体、锻炼滑轮、锻炼电机、调节滑槽、调节滑块、U型框、按摩辊、二号软垫、弧形护板、按摩圆块与支撑立杆,调节轴杆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连杆,支撑连杆顶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锻炼框体,锻炼框体左侧设置有锻炼滑轮,锻炼框体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锻炼电机,锻炼滑轮与锻炼电机上端输出轴之间通过拉绳连接,锻炼框体下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调节滑槽,调节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被调节丝杠穿过,调节滑块下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U型框,且调节滑块与U型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相邻U型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锻炼滑轮与位于最下端的U型框之间通过拉绳连接,U型框内由上往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辊,U型框右侧面设置有二号软垫,U型框前后两端通过销轴设置有弧形护板,弧形护板内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圆块,底座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立杆,弧形护板外侧与支撑立杆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号护板、二号护板、三号护板、调节组件、四号护板与按摩组件,锻炼框体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一号护板,锻炼电机前后两侧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二号护板,一号护板与二号护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二号护板一端通过铰链与三号护板连接,三号护板另一端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四号护板,一号护板内侧、二号护板内侧和三号护板内侧设置有按摩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辊表面不规则设置有若干个球型凸起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滑道、调节滑杆、调节销孔与调节卡件,三号护板上开设有调节滑道,调节滑道内滑道安装有调节滑杆,调节滑道后端内壁与调节滑杆后端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四号护板与调节滑杆前端通过铰链连接,调节滑杆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调节销孔,三号护板另一端上安装有调节卡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后按摩板、侧按摩板、一号移动辊、二号移动辊、弧形连杆、直连杆、按摩块与三号软垫,二号护板内侧设置有后按摩板,三号护板内侧设置有侧按摩板,后按摩板上和侧按摩板上均设置有按摩滑道,位于后按摩板上的按摩滑道内前后对称设置有一号移动辊,锻炼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与一号移动辊两端之间通过拉绳连接,位于侧按摩板上的按摩滑道内均匀设置有两个二号移动辊,一号移动辊与二号移动辊之间通过弧形连杆连接,二号移动辊之间通过直连杆连接,后按摩板内侧和侧按摩板内侧都通过压缩弹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块,且后按摩板内侧和侧按摩板内侧都设置有三号软垫,按摩块位于后按摩板内侧和侧按摩板内侧与三号软垫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卡件包括调节卡块、调节框体、调节卡槽与调节销,三号护板另一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均通过挤压弹簧设置有调节卡块,空腔被调节框体穿过,调节框体两侧面上设置有调节卡槽,调节卡块与调节卡槽可配合接触,调节框体上设置有调节销,调节销孔与调节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解决目前对于脖子进行康复锻炼的器材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康复锻炼器材体积较大,对于日常的使用只能在固定的地方进行,导致器材的携带不便,使得患者不能随时进行身体的康复锻炼活动;b.在患者使用康复锻炼器材进行康复训练时,只能被动地跟随器材的运动进行锻炼,不能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身体部位进行相应的按摩,使得患者康复锻炼时间加长,可能还会出现患者锻炼时间过久造成肌肉疲劳,没有相应的按摩来缓解肌肉的疲劳;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体积小,且使用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随时移动到合适的地方,随时进行康复锻炼;而且在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装置在相应的身体部位设置了按摩功能,在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肌肉进行疲劳缓解;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将固定装置调节好大小,戴在患者的头部,在患者颈椎进行锻炼的同时,刚好可以还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点触式按摩,以缓解患者的脑部疲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按摩辊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包括底座1、锻炼装置2与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通过调节轴杆1a安装有锻炼装置2,且底座1与调节轴杆1a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轴杆1a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软垫1b,锻炼装置2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其中:所述锻炼装置2包括支撑连杆2a、锻炼框体2b、锻炼滑轮2c、锻炼电机2d、调节滑槽2e、调节滑块2f、U型框2g、按摩辊2h、二号软垫2i、弧形护板2j、按摩圆块2k与支撑立杆2l,调节轴杆1a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连杆2a,支撑连杆2a顶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锻炼框体2b,锻炼框体2b左侧设置有锻炼滑轮2c,锻炼框体2b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锻炼电机2d,锻炼滑轮2c与锻炼电机2d上端输出轴之间通过拉绳连接,锻炼框体2b下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调节滑槽2e,调节滑槽2e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2f,调节滑块2f被调节丝杠穿过,调节滑块2f下端均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包括底座(1)、锻炼装置(2)与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通过调节轴杆(1a)安装有锻炼装置(2),且底座(1)与调节轴杆(1a)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轴杆(1a)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软垫(1b),锻炼装置(2)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其中:/n所述锻炼装置(2)包括支撑连杆(2a)、锻炼框体(2b)、锻炼滑轮(2c)、锻炼电机(2d)、调节滑槽(2e)、调节滑块(2f)、U型框(2g)、按摩辊(2h)、二号软垫(2i)、弧形护板(2j)、按摩圆块(2k)与支撑立杆(2l),调节轴杆(1a)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连杆(2a),支撑连杆(2a)顶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锻炼框体(2b),锻炼框体(2b)左侧设置有锻炼滑轮(2c),锻炼框体(2b)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锻炼电机(2d),锻炼滑轮(2c)与锻炼电机(2d)上端输出轴之间通过拉绳连接,锻炼框体(2b)下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调节滑槽(2e),调节滑槽(2e)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2f),调节滑块(2f)被调节丝杠穿过,调节滑块(2f)下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U型框(2g),且调节滑块(2f)与U型框(2g)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相邻U型框(2g)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锻炼滑轮(2c)与位于最下端的U型框(2g)之间通过拉绳连接,U型框(2g)内由上往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辊(2h),U型框(2g)右侧面设置有二号软垫(2i),U型框(2g)前后两端通过销轴设置有弧形护板(2j),弧形护板(2j)内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圆块(2k),底座(1)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立杆(2l),弧形护板(2j)外侧与支撑立杆(2l)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包括底座(1)、锻炼装置(2)与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通过调节轴杆(1a)安装有锻炼装置(2),且底座(1)与调节轴杆(1a)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轴杆(1a)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软垫(1b),锻炼装置(2)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其中:
所述锻炼装置(2)包括支撑连杆(2a)、锻炼框体(2b)、锻炼滑轮(2c)、锻炼电机(2d)、调节滑槽(2e)、调节滑块(2f)、U型框(2g)、按摩辊(2h)、二号软垫(2i)、弧形护板(2j)、按摩圆块(2k)与支撑立杆(2l),调节轴杆(1a)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连杆(2a),支撑连杆(2a)顶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锻炼框体(2b),锻炼框体(2b)左侧设置有锻炼滑轮(2c),锻炼框体(2b)上表面右侧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安装有锻炼电机(2d),锻炼滑轮(2c)与锻炼电机(2d)上端输出轴之间通过拉绳连接,锻炼框体(2b)下表面前后对称开设有调节滑槽(2e),调节滑槽(2e)内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2f),调节滑块(2f)被调节丝杠穿过,调节滑块(2f)下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U型框(2g),且调节滑块(2f)与U型框(2g)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相邻U型框(2g)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锻炼滑轮(2c)与位于最下端的U型框(2g)之间通过拉绳连接,U型框(2g)内由上往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辊(2h),U型框(2g)右侧面设置有二号软垫(2i),U型框(2g)前后两端通过销轴设置有弧形护板(2j),弧形护板(2j)内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圆块(2k),底座(1)上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立杆(2l),弧形护板(2j)外侧与支撑立杆(2l)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一号护板(3a)、二号护板(3b)、三号护板(3c)、调节组件(3d)、四号护板(3e)与按摩组件(3f),锻炼框体(2b)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一号护板(3a),锻炼电机(2d)前后两侧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二号护板(3b),一号护板(3a)与二号护板(3b)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二号护板(3b)一端通过铰链与三号护板(3c)连接,三号护板(3c)另一端之间通过调节组件(3d)连接有四号护板(3e),一号护板(3a)内侧、二号护板(3b)内侧和三号护板(3c)内侧设置有按摩组件(3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锻炼器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孙冬梅刘伟刚李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