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30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滑动装置、固定床、移动扫描座、旋转扫描环和成像装置,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装置包括滑轨和滑杆,固定床包括头部固定装置、上肢固定装置和下肢固定装置,移动扫描座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上且套接在滑杆上的移动座,移动座两侧端分别设有滑座,旋转扫描环套设在固定床外围,旋转扫描环包括外环体、滚珠轴和内环体,内环体上设有X射线面板和接收器面板,成像装置包括处理主机和显示器。总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影像扫描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影像科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象。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影像科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在影像监视下采集标本或在影像诊断的基础上,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使影像诊断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的崭新局面。医学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引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目前现有技术中,影像科内对于患者的3D扫描操作往往是需要患者变化多个体位才能完成,这样得到的扫描图像不够完整且误差较大,所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底座、滑动装置、固定床、移动扫描座、旋转扫描环和成像装置,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表面前后侧的滑轨和横向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中轴线上方的滑杆,所述固定床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固定床包括用于固定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者上肢的上肢固定装置和用于固定患者下肢的下肢固定装置,所述移动扫描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且套接在所述滑杆上用于在固定底座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两侧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移动座的滑座,所述滑座下方均设有嵌接在滑轨内的滚轮和为滚轮提供驱动力的滑动电机,滑座上端内侧均设有旋转轴和为旋转轴提供转动力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扫描环套设在所述固定床外围,旋转扫描环包括下部两侧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内端活动连接的外环体,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在所述外环体内侧的内环体,所述内环体前侧面上还设有用于发射X射线的X射线面板和用于接收X射线扫描图像的接收器面板,所述X射线面板和接收器面板以内环体的圆心为圆心对称设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与所述旋转扫描环连接的处理主机和与所述处理主机连接用于显示扫描图像的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床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固定床用于患者面部放置的面部槽和连接在所述面部槽两侧用于固定患者头部的绑带,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床中部用于放置患者上肢的两个上肢槽,所述下肢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床尾部用于放置患者下肢的两个下肢槽,所述面部槽、上肢槽、下肢槽内侧与患者身体接触面均设有用于挤压固定患者躯体的充气气囊,固定床底部还设有用于为所述充气气囊提供气压的充气机,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好才能更好地对患者身体进行全方位扫描,固定床可以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将患者身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用于立刻停止移动扫描座所有动作的紧急停止按钮,再出现意外情况时,分别关闭正在运行的设备可能会造成危险发生,紧急停止按钮可以直接停止所有设备活动,避免危险扩大。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体外侧面安装有用于控制移动扫描座和旋转扫描环的触摸控制屏,且所述触摸控制屏可以在外环体外侧面旋转,操作人员可以在触摸控制屏上空置设备的运行,可旋转设置避免旋转扫描环旋转后触摸控制屏随之倾斜,操作人员不好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体前侧面设有环形齿条,所述内环体上设有与所述环形齿条咬合连接的驱动齿轮,用于使内环体在外环体内部进行旋转,用于调整X射线面板和接收器面板的旋转位置,对患者身体进行360°扫描。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体在滑座内侧的转动与内环体在外环体内侧的转动互不影响,外环体与内环体可以单独旋转,互不影响,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X射线面板内侧面设有用于发射X射线的发射器和安装在所述发射器发射端口的准直器准直器校准X射线的角度,并且可以限制X射线的辐射范围,避免大剂量射线对人体重要器官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帮助并引导患者俯卧在固定床上,将患者头部放置在头部固定装置的面部槽上并用绑带固定,将患者上肢分别放置在上肢槽中,将患者下肢分别放置在下肢槽中,开启充气机对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将患者身体固定在固定床上,在触摸显示屏上控制移动扫描座在固定底座上匀速移动,移动扫描座移动的同时,移动扫描座上的旋转扫描环同时进行旋转,外环体在移动扫描座内侧作前后摆动旋转,内环体在外环体内部自转,内环体上的X射线面板对患者身体发射X射线,接收器面板接收到扫描图像后传输至成像装置的处理主机内,处理主机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尤其适用于患者全身扫描使用,通过设置固定床,分别对患者的头部、上肢和下肢利用充气气囊进行固定,保证患者舒适性的同时避免了患者在扫描过程中的动作影响扫描结果,在固定底座上设置了可以移动的移动扫描座,利用滚轮实现移动扫描座的位移,并且设置贯穿移动扫描座的滑杆来确保移动扫描座的位移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因位移偏差影响扫描结果,在移动扫描座上设置可以转动的转动扫描环,利用外环体的摆动旋转和内环体的自转,使X射线面板向患者全身360°发射X射线进行扫描,并通过成像装置处理成患者体型3D图像。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扫描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扫描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扫描座与旋转扫描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扫描环倾斜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底座、2-滑动装置、21-滑轨、22-滑杆、3-固定床、31-头部固定装置、311-面部槽、312-绑带、32-上肢固定装置、321-上肢槽、33-下肢固定装置、331-下肢槽、34-充气气囊、35-充气机、4-移动扫描座、41-移动座、411-紧急停止按钮、42-滑座、421-滚轮、422-滑动电机、423-旋转轴、424-旋转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底座(1)、滑动装置(2)、固定床(3)、移动扫描座(4)、旋转扫描环(5)和成像装置(6),/n所述固定底座(1)固定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表面前后侧的滑轨(21)和横向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1)中轴线上方的滑杆(22),/n所述固定床(3)通过支撑架(31)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固定床(3)包括用于固定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31),用于固定患者上肢的上肢固定装置(32)和用于固定患者下肢的下肢固定装置(33),/n所述移动扫描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且套接在所述滑杆(22)上用于在固定底座(1)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座(41),所述移动座(41)两侧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21)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移动座(41)的滑座(42),所述滑座(42)下方均设有嵌接在滑轨(21)内的滚轮(421)和为滚轮(421)提供驱动力的滑动电机(422),滑座(42)上端内侧均设有旋转轴(423)和为旋转轴(423)提供转动力的旋转电机(424),/n所述旋转扫描环(5)套设在所述固定床(3)外围,旋转扫描环(5)包括下部两侧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423)内端活动连接的外环体(51),通过滚珠轴承(52)连接在所述外环体(51)内侧的内环体(53),所述内环体(53)前侧面上还设有用于发射X射线的X射线面板(54)和用于接收X射线扫描图像的接收器面板(55),所述X射线面板(54)和接收器面板(55)以内环体(53)的圆心为圆心对称设置,/n所述成像装置(6)包括与所述旋转扫描环(5)连接的处理主机(61)和与所述处理主机(61)连接用于显示扫描图像的显示器(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固定底座(1)、滑动装置(2)、固定床(3)、移动扫描座(4)、旋转扫描环(5)和成像装置(6),
所述固定底座(1)固定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表面前后侧的滑轨(21)和横向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1)中轴线上方的滑杆(22),
所述固定床(3)通过支撑架(31)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固定床(3)包括用于固定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装置(31),用于固定患者上肢的上肢固定装置(32)和用于固定患者下肢的下肢固定装置(33),
所述移动扫描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且套接在所述滑杆(22)上用于在固定底座(1)上进行移动的移动座(41),所述移动座(41)两侧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21)活动连接用于驱动移动座(41)的滑座(42),所述滑座(42)下方均设有嵌接在滑轨(21)内的滚轮(421)和为滚轮(421)提供驱动力的滑动电机(422),滑座(42)上端内侧均设有旋转轴(423)和为旋转轴(423)提供转动力的旋转电机(424),
所述旋转扫描环(5)套设在所述固定床(3)外围,旋转扫描环(5)包括下部两侧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423)内端活动连接的外环体(51),通过滚珠轴承(52)连接在所述外环体(51)内侧的内环体(53),所述内环体(53)前侧面上还设有用于发射X射线的X射线面板(54)和用于接收X射线扫描图像的接收器面板(55),所述X射线面板(54)和接收器面板(55)以内环体(53)的圆心为圆心对称设置,
所述成像装置(6)包括与所述旋转扫描环(5)连接的处理主机(61)和与所述处理主机(61)连接用于显示扫描图像的显示器(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影像科患者体型3D成像的移动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3)的头部固定装置(31)包括贯穿所述固定床(3)用于患者面部放置的面部槽(311)和连接在所述面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旭
申请(专利权)人:昌乐县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