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8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现有面食机生产的面皮厚度单一,不能根据需要调整面皮厚度,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内端设有与搅拌腔通连的进面口,外端设有模头结构,所述模头结构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厚度调节组件固接在本体上,以使本体和盖板间形成可调节面皮厚度的出面通道。本体和盖板间距离通过厚度调节组件控制,使得出面通道的厚度可调,便于形成满足预定厚度要求的面皮,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
本技术涉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食机。
技术介绍
面食机作为一种便捷、健康的制作面皮的电器,已经进入到越来越多用户家中。现有面食机包括机座以及设于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内置搅拌件的搅拌腔以及内置挤面螺杆的挤面腔,搅拌腔底部通过进面口与挤面螺杆通连,挤面螺杆的外端部设有模头结构,面粉在搅拌腔内形成面团并进入挤面腔,挤面螺杆驱使面团通过模头结构并形成面皮。现有模头结构包括可拼合形成出面通道的本体和盖板,由于盖板和本体间的距离不可调节,使得面皮的厚度无法调节,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在本体和盖板间设置厚度调节组件,通过调节出面通道厚度来控制面皮厚度,满足食用要求,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内端设有与搅拌腔通连的进面口,外端设有模头结构,所述模头结构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厚度调节组件固接在本体上,以使本体和盖板间形成可调节面皮厚度的出面通道。本体和盖板间距离通过厚度调节组件控制,使得出面通道的厚度可调,便于形成满足预定厚度要求的面皮,提升使用体验。挤面腔内面团在挤面螺杆推挤下通过出面通道外排并被挤压形成符合厚度要求的面皮。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进料端与挤面腔通连,出料端的端口与所述盖板周缘间围合形成环状的出面通道。本体通过进料端接收面团,并通过出面通道外排,面团在挤面螺杆推挤下穿越出面通道。作为优选,所述厚度调节组件包括与盖板连接的调节螺钉以及开设在出料端上的螺孔,所述调节螺钉与螺孔匹配螺接,以使盖板周缘与出料端端口间距离可调。调节螺钉螺接在螺孔内,通过控制调节螺钉尾端与螺孔端口间距离来调节盖板周缘与出料端端口间距离,进而实现面皮厚度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呈管状,所述出料端的端口内设有连接筋,所述盖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越通孔并与所述螺孔匹配螺接。通孔位于盖板中部,使得盖板通过一个调节螺钉连接在本体上,既有效简化结构,方便装配,还确保出面通道周向各区段厚度一致,保证面皮品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筋呈十字状,所述连接筋的中部朝向盖板延伸形成凸台,所述螺孔开设在所述凸台的外延端端面中部。通过设置凸台来增加螺孔的深度,既提升螺孔与调节螺钉的连接强度,还增加调节螺钉的轴向调节范围,提升使用体验。所述连接筋与本体间缝隙形成面团输送通道,确保面团能被顺利输送至出面通道。作为优选,所述通孔背向本体的外端口周缘凹陷形成台阶环,安装到位后,所述调节螺钉的尾端嵌置在所述台阶环内。台阶环起到隐藏调节螺钉尾端的作用,防止调节螺钉因尾端外露而容易发生受力转动的情况,确保调节螺钉保持在预设位置,进而保证面皮加工厚度一致性。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端的端口内缘设有环状衔接面,安装到位后,所述衔接面与盖板周缘围合形成自内向外逐渐变窄的出面通道。衔接面为倾斜设置,且与盖板周缘围合形成出面通道,所述出面通道自本体内腔向外界空间逐渐变窄,既确保面团被逐渐挤压至预设厚度,还有效提升面皮的紧实度,确保面皮加工品质。作为优选,所述出面通道内设有分隔组件,以使出面通道输出呈片状的面皮。分隔组件将出面通道隔断并形成C形,面团穿越出面通道后形成片状的面皮。作为优选,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径向设置在所述盖板周缘上的切割柱以及开设在衔接面上的避让孔,盖板安装到位后,切割柱径向穿越出面通道并插置在避让孔中。切割柱一端与盖板固接,另一端插置在避让孔中,中段贯穿出面通道,提升切割柱的连接强度,确保面团在穿越时被有效切割。作为优选,所述搅拌件轴线为竖向设置,所述挤面螺杆的轴线为横向设置;所述搅拌件轴线和挤面螺杆为横向同轴设置;所述搅拌件轴线和挤面螺杆的轴线为横向且互为平行设置。搅拌件和挤面螺杆的设置姿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使得面食机具有差异化的机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体和盖板间距离通过厚度调节组件控制,使得出面通道的厚度可调,便于形成满足预定厚度要求的面皮,提升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面食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模头结构的剖视接收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模头结构的拆解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模头结构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11、主机,2、搅拌腔,21、搅拌件,3、挤面腔,31、挤面螺杆,4、模头结构,41、本体,411、螺孔,412、连接筋,413、凸台,414、避让孔,42、盖板,421、通孔,422、台阶环,423、切割柱,43、出面通道,44、调节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由内置主机11的机座1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料理组件组成,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2和挤面腔3,所述搅拌腔2内设有搅拌件21,所述挤面腔3内设有挤面螺杆31,所述挤面腔3内端设有与搅拌腔2通连的进面口,外端设有模头结构4,所述模头结构4包括本体41和盖板42,所述盖板42通过厚度调节组件固接在本体41上,以使本体41和盖板42间形成可调节面皮厚度的出面通道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11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上设有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搅拌件21联动,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挤面螺杆31联动,所述减速器接收电机轴的旋转驱动力并分别通过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驱使搅拌件21和挤面螺杆31同步转动。搅拌件21和挤面螺杆31的同步转动包括转速同步变化以及转动方向同步变化,通过控制搅拌件21和挤面螺杆31同步正反转实现食材加工。在使用时,首先,将面粉和水放入搅拌腔2中;之后,开启电机,搅拌件21转动,并使得面粉通过和面操作后形成面团;再后,面团在搅拌件21拨动作用下沿搅拌腔2壁面滑落并通过进面口进入挤面腔3;最后,搅拌腔2为挤面腔3持续提供面团,挤面螺杆31持续接收并推挤面团至模头结构处,面团在穿越模头结构后形成成型的面皮。在进行搅拌操作时,搅拌件21转动并对食材进行反复的打散、挤压动作,确保面团被均匀揉和,提升面团韧性,在此过程中,挤面螺杆31为反向旋转,挤面螺杆31能将通过进面口跌入挤面腔3的面团回推至搅拌腔2中,使得面团在搅拌腔2内被充分揉和,防止面团通过挤面腔3向外泄漏。当完成和面操作转入挤面操作时,将挤面螺杆31的转动方向由反向转动切换至正向转动,使得挤面螺杆31能接收面团并驱使面团沿挤面腔3轴线推挤至模头结构处,在进行挤面操作时,搅拌件21在切换转动方向后仍对面团实施打散、挤压动作,并将面团推挤至进面口的上端口处,面团利用自身重力跌落至挤面腔3内,正向旋转的挤面螺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内端设有与搅拌腔通连的进面口,外端设有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结构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厚度调节组件固接在本体上,以使本体和盖板间形成可调节面皮厚度的出面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内端设有与搅拌腔通连的进面口,外端设有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结构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厚度调节组件固接在本体上,以使本体和盖板间形成可调节面皮厚度的出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进料端与挤面腔通连,出料端的端口与所述盖板周缘间围合形成环状的出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调节组件包括与盖板连接的调节螺钉以及开设在出料端上的螺孔,所述调节螺钉与螺孔匹配螺接,以使盖板周缘与出料端端口间距离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管状,所述出料端的端口内设有连接筋,所述盖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钉穿越通孔并与所述螺孔匹配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厚度调节组件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呈十字状,所述连接筋的中部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支鹏龙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