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6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冷藏装置,尤指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主要包括车架、移动轮与制冷制热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回热器、蒸发装置、调节装置和变频压缩机;所述回热器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出口、蒸发装置入口连接,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蒸发装置出口、变频压缩机吸气口连接,调节装置安装在各连接管道上;冷凝装置包括水冷式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蒸发装置包括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与风冷蒸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起到加热和制冷的作用,具备热饭菜保温和新鲜食材保鲜的功能,且方便存放和移动,通过冷藏和冷冻功能,满足不同食材储存的需要;通过加热保温功能,对饭菜保温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冷藏装置,尤指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
技术介绍
在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或在餐馆食堂、医院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上,需要可移动的取餐车以提供便利的餐饮服务供应,而大部分用于提供食品的餐车通常不具有冷藏的功能,或者不具有保温的功能。现有的送餐车因受结构和设计的限制,仅具备加热保存或者低温冷藏的单一功能,而功能单一的餐车具有制冷功能而没有加热功能,或具有加热功能而没有制冷功能,不能同时满足冷热保温的需要,无法满足商业中复杂的需要。进一步,生活中大部分场合对保温车的需求是:既能保温饭菜,又能为蛋糕、水果等食品提供保鲜功能,尤其是路边的餐饮摊对此类餐车的需求较大,既能为熟食保温,又能保鲜未烹饪的食材。目前,为同时满足保温与冷藏功能,亦出现了少部分具有保温与冷藏功能的餐车,如专利号为201410020713.4、名称为一种移动式冷热保温餐车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其公开的移动式冷热保温餐车包括冰柜和电加热装置,以及专利号为201820701052.5、名称为可同时制热或者制冷的新型双温保温餐车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亦公开了可保温冷藏功能的结构;虽然两项现有技术具有制冷与加热的功能,但其采用压缩制冷冷藏和电加热保温的方式,冷凝器热量排放到大气中,能量消耗大、电加热容易触电,整体结构设计不安全,且能源利用率低,因此仍需改进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公开一种保温冷藏装置,尤指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主要包括车架、移动轮与制冷制热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安装在车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主要包括冷凝装置、回热器、蒸发装置、调节装置和变频压缩机;其中,所述回热器两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的开口,冷凝装置、蒸发装置均设置有出口与入口,变频压缩机设有吸气口与排气口;所述回热器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出口、蒸发装置入口连接,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蒸发装置出口、变频压缩机吸气口连接,而冷凝装置入口与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整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连通的工作循环回路;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各连接管道上;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水冷式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二者连接后从出口处与回热器的一端开口连接;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与风冷蒸发器,二者连接后从入口、出口处分别与回热器两端开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车架内部安装有隔热板,包括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三横隔板、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与第三竖隔板,其中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安装在靠近车架左右两侧壁处与侧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横隔板与第二横隔板依次水平安装在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之间并通过两竖隔板支撑,且第一横隔板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上方;第三竖隔板平行安装在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之间,且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下方;第三横隔板水平安装在第一竖隔板与车架侧壁中部之间,通过隔热板各隔板将车架内部分区域间隔为不同的安装空间。优选地,所述的管道为制冷剂循环回流管道。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磁阀、电子膨胀阀、蒸发压力调节阀、止回阀、吸气压力调节阀,分别安装在管道的不同管段上。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的电磁阀设置有至少四个,分别安装在连接冷凝装置、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与风冷蒸发器入口处的管段上,以独立控制冷凝装置与蒸发装置各蒸发器运行;所述电子膨胀阀设置有至少三个,分别安装在蒸发装置各蒸发器的入口处的管段上以进行流量控制;所述蒸发压力调节阀与蒸发装置连接以保持蒸发压力稳定,使阀后压力降至吸气压力;所述止回阀安装在风冷蒸发器、冷冻蒸发器出口处的管段上以防介质倒流;所述吸气压力调节阀安装在蒸发装置与变频压缩机的连接管路上以控制吸气压力不超限并保护压缩机。优选地,所述回热器安装在第二横隔板上。优选地,所述水冷式冷凝器安装在第一横隔板上,所述风冷冷凝器安装在第一竖隔板与车架侧壁上部间隔的空间内。优选地,所述冷藏蒸发器安装在第一竖隔板与第三竖隔板间隔的空间内;所述冷冻蒸发器安装在第二竖隔板与第三竖隔板间隔的空间内;所述风冷蒸发器安装在第一竖隔板与车架侧壁下部间隔的空间内。优选地,所述的车架内侧面处还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第三横隔板表面,或悬挂式固定安装在侧壁面上。优选地,所述的移动轮为万向轮,安装在车架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起到加热和制冷的作用,具备热饭菜保温和新鲜食材保鲜的功能,且方便存放和移动,通过冷藏和冷冻功能,可以解决餐车食材保存问题,满足不同食材储存的需要;通过加热保温功能,对饭菜保温储存。本专利技术利用热泵技术的热量保温,回热器、冷凝装置及蒸发装置通过制冷剂换热,热水没有与电接触,避免电加热的漏电问题,降低危险性,使用过程更安全可靠;相较于传统电加热的保温餐车,安全性提高,并且餐车热稳定性更好,无污染物排出,同时耗电量更低,运行费用低,更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蒸发装置由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风冷蒸发器组成,在电磁阀的控制下调整工作次序可实现不同时期的吸热冷藏工作,而采用冷凝装置由水冷式冷凝器与风冷冷凝器组成,在电磁阀的控制下调整工作次序可实现不同时期的放热保温工作,从而可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省能耗,并通过回热器与变频压缩机配合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冷制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注说明:1-车架,2-移动轮,3-制冷制热系统,11-第一横隔板,12-第二横隔板,13-第三横隔板,14-第一竖隔板,15-第二竖隔板,16-第三竖隔板,31-冷凝装置,32-回热器,33-蒸发装置,34-调节装置,35-变频压缩机,36-散热风扇,311-水冷式冷凝器,312-风冷冷凝器,331-冷藏蒸发器,332-冷冻蒸发器,333-风冷蒸发器,341-电磁阀,342-电子膨胀阀,343-蒸发压力调节阀,344-止回阀,345-吸气压力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主要包括车架1、移动轮2与制冷制热系统3,制冷制热系统3安装在车架1内,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3主要包括冷凝装置31、回热器32、蒸发装置33、调节装置34和变频压缩机35;其中,所述回热器32两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的开口,冷凝装置31、蒸发装置33均设置有出口与入口,变频压缩机35设有吸气口与排气口;所述回热器32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31出口、蒸发装置33入口连接,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蒸发装置33出口、变频压缩机35吸气口连接,而冷凝装置31入口与变频压缩机35的排气口连接,整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连通的工作循环回路;所述调节装置34安装在各连接管道上;所述冷凝装置31包括水冷式冷凝器311和风冷冷凝器312,二者连接后从出口处与回热器的一端开口连接;水冷式冷凝器311与风冷冷凝器312通过管道并联后,与变频压缩机35和回热器32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主要包括车架、移动轮与制冷制热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安装在车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主要包括冷凝装置、回热器、蒸发装置、调节装置和变频压缩机;/n其中,所述回热器两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的开口,冷凝装置、蒸发装置均设置有出口与入口,变频压缩机设有吸气口与排气口;所述回热器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出口、蒸发装置入口连接,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蒸发装置出口、变频压缩机吸气口连接,而冷凝装置入口与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整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连通的工作循环回路;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各连接管道上;/n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水冷式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二者连接后从出口处与回热器的一端开口连接;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与风冷蒸发器,二者连接后从入口、出口处分别与回热器两端开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主要包括车架、移动轮与制冷制热系统,制冷制热系统安装在车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主要包括冷凝装置、回热器、蒸发装置、调节装置和变频压缩机;
其中,所述回热器两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的开口,冷凝装置、蒸发装置均设置有出口与入口,变频压缩机设有吸气口与排气口;所述回热器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冷凝装置出口、蒸发装置入口连接,另一端开口通过管道与蒸发装置出口、变频压缩机吸气口连接,而冷凝装置入口与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整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连通的工作循环回路;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各连接管道上;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水冷式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二者连接后从出口处与回热器的一端开口连接;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冷藏蒸发器、冷冻蒸发器与风冷蒸发器,二者连接后从入口、出口处分别与回热器两端开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内部安装有隔热板,包括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三横隔板、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与第三竖隔板,其中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安装在靠近车架左右两侧壁处与侧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横隔板与第二横隔板依次水平安装在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之间并通过两竖隔板支撑,且第一横隔板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上方;第三竖隔板平行安装在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之间,且设置在第二横隔板的下方;第三横隔板水平安装在第一竖隔板与车架侧壁中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为制冷剂循环回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冷热保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电磁阀、电子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豪冯程左远志刘宇轩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