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25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和鱼尾,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身的左侧活动连接,鱼身的右侧和鱼尾的左侧活动连接,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漂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鱼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两个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仿生鱼饵技术领域。该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通过在鱼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漂浮块和配重块,配合固定块上的限位环和滑槽块上的滑动环,能够使得鱼头、鱼身和鱼尾之间能够自由的摆动,再利用上鱼鳍和下鱼鳍能够根据水流自动调整仿生鱼饵的姿势,从而使得该仿生鱼饵在水中达到动态平衡,提升仿生鱼饵在水中的逼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
本技术涉及仿生鱼饵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
技术介绍
仿生鱼饵也叫路亚钓或拟饵钓鱼,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在整个钓鱼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路亚钓正是应用了自然界食物链的规律,通过人工制成路亚产品,在水中模拟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鱼、小虾、昆虫等吸引鱼儿发动攻击,同时也利用了鱼儿自身的生理感应,设计出了很多通过声、光、色诱引鱼儿攻击的奇形怪状的路亚,这一点也成为路亚玩家DIY路亚时的乐趣来源。现有的仿生鱼饵,在水中大多是随着水流的流动任意摆放,可能出现仿生鱼饵的底部在上,顶部在下的情况出现,而且没能在水下实现动态平衡,所以仿生鱼饵在水中时不够逼真,且目前的仿生鱼饵只是外观较像,因此只能靠外观吸引附近的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解决了仿生鱼饵在水中时不够逼真,且前的仿生鱼饵只是外观较像,并不能吸引较远的鱼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和鱼尾,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身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的右侧和鱼尾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所述鱼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所述鱼身的左侧和鱼尾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块,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尾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滑槽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优选的,所述滑槽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环的一端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鱼身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鱼身的两侧开设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鱼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鱼身并延伸至鱼身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鱼钩,所述鱼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堵块,所述出料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塞块。优选的,所述鱼身的内部开设有储料腔,并且储料腔的内部分别与出料口和进料口的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通过在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漂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鱼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两个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鱼身的左侧和鱼尾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块,鱼头的右侧和鱼尾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滑槽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环,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通过在鱼身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漂浮块和配重块,配合固定块上的限位环和滑槽块上的滑动环,能够使得鱼头、鱼身和鱼尾之间能够自由的摆动,再利用上鱼鳍和下鱼鳍能够根据水流自动调整仿生鱼饵的姿势,从而使得该仿生鱼饵在水中达到动态平衡,提升仿生鱼饵在水中的逼真程度。(2)该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通过在滑槽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动环的一端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鱼身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鱼身的两侧开设有出料口,鱼身的内部开设有储料腔,并且储料腔的内部分别与出料口和进料口的内部连通,通过在鱼身的内部设置储料腔,通过进料口将带有香味的干鱼饵送至储料腔内,该仿生鱼饵在水中时,鱼饵的香味随着水的流动,能够吸引远方的鱼,从而提升仿生鱼饵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仿生鱼饵的外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鱼身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鱼身的外部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鱼身的外部结构侧视图。附图标记:1.鱼头;2.鱼身;3.鱼尾;4.漂浮块;5.上鱼鳍;6.配重块;7.下鱼鳍;8.滑槽块;9.固定块;10.限位环;11.滑动环;12.连接环;13.滑槽;14.进料口;15.出料口;16.固定杆;17.鱼钩;18.堵块;19.储料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包括鱼头1、鱼身2和鱼尾3,鱼身2的内部开设有储料腔19,并且储料腔19的内部分别与出料口15和进料口14的内部连通,将带有香味的鱼饵通过进料口14送至鱼身2的内部,仿生鱼饵在水中时能够,通过水流能够将远处的鱼吸引过来,鱼身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鱼钩17,所述鱼钩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倒刺,设置倒刺能够有效防止鱼儿咬住鱼钩17后再次逃跑,所述固定杆16的一端贯穿鱼身2并延伸至鱼身2的外部,所述鱼头1的右侧和鱼身2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2的右侧和鱼尾3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4,所述漂浮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5,上鱼鳍5和下鱼鳍7能够将能够在水中能够一定程度的维持平衡,鱼身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6,两个所述配重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7,所述鱼身2的左侧和鱼尾3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块8,滑槽块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的内部有凹槽能够防止滑动环11的一端滑至滑槽块8的外部,所述滑动环11的一端与滑槽1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鱼身2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14,进料口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堵块18,所述出料口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塞块,若是使用较大的颗粒状干诱饵则无需塞块,所述鱼身2的两侧开设有出料口15,所述鱼头1的右侧和鱼尾3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所述滑槽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环11,所述鱼身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2,连接环12与外部的鱼线连接。工作时,首先打开堵块18,将带有香味的诱饵通过进料口14送至储料腔19内,再用堵块18将进料口14堵住,通过转动滑槽块8上的滑动环11,使滑动环11的一端转出滑槽块8的外部,再将固定块9上的限位环10套至滑动环11的内表面,然后反向转动滑动环11,将滑动环11的一端送至滑槽13的内部,通过以上操作方式将鱼头1和鱼尾3与鱼身2连接起来,当仿生鱼饵防在水中时,漂浮块4的浮力和配重块6的重力使得仿生鱼饵在水中平衡,且通过连接环12与限位环10的连接,能够使得鱼头1和鱼尾3相对鱼身2进行摆动,当水流冲过鱼身2时,上鱼鳍5、下鱼鳍7和鱼尾3维持鱼身2的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和鱼尾,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身的左侧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身的右侧和鱼尾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所述鱼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所述鱼身的左侧和鱼尾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块,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尾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滑槽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包括鱼头、鱼身和鱼尾,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身的左侧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身的右侧和鱼尾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鱼鳍,所述鱼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鱼鳍,所述鱼身的左侧和鱼尾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块,所述鱼头的右侧和鱼尾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滑槽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鱼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环的一端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鱼身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昱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