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条结构及流水线旋转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91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垫条结构,包括垫板,自垫板的支撑面向下开设的若干容纳空间,容纳空间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容纳空间之间由支撑肋条隔开。组装好且放置在垫条结构上待流转的光伏组件由支撑肋条承载,支撑肋条支撑相对于现有的平板支撑,接触面积减少,能够降低划伤光伏组件面板的概率。另外,相邻的支撑肋条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有利于残留在光伏组件上的碎屑颗粒依靠自身重力自由掉落在容纳空间内,以避免碎屑颗粒与光伏组件的面板直接接触,进一步地避免碎屑划伤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流水线旋转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垫条结构及流水线旋转平台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垫条结构及流水线旋转平台。
技术介绍
在光伏组件实际安装工况中,将层压件安装至铝合金边框后,频繁出现光伏组件的面板划伤现象。造成划伤面板的原因是,铝合金边框加工完成后,即使经过清洁处理,但是依然会遗留铝屑颗粒,铝屑颗粒随着光伏组件的流转会流转到流水线的旋转平台上,即处于旋转平台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铝屑会划伤光伏组件的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光伏组件的面板划伤的垫条结构及流水线旋转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垫条结构,包括垫板,自垫板的支撑面向下开设的若干容纳空间,容纳空间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容纳空间之间由支撑肋条隔开。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组装好且放置在垫条结构上待流转的光伏组件由支撑肋条承载,支撑肋条支撑相对于现有的平板支撑,接触面积减少,能够降低划伤光伏组件面板的概率。另外,相邻的支撑肋条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有利于残留在光伏组件上的碎屑颗粒依靠自身重力自由掉落在容纳空间内,以避免碎屑颗粒与光伏组件的面板直接接触,进一步地避免碎屑划伤面板。优选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不同,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两者的组合、或者三者的组合。优选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等腰梯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等腰梯形,即与光伏组件的面板接触的为等腰梯形的上底面,相对于平板支撑,其接触面积减小,以降低了残留碎屑对面板划伤的概率/风险,而相对于接触处为线接触的支撑肋条结构,避免了支撑力的集中,进而避免了对面板的损坏。优选地,若干支撑肋条相互平行。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肋条相互平行,因此,能够为光伏组件提供较为均衡的支撑力,从而避免由于支撑力不均衡对光伏组件造成的损坏。优选地,若干支撑肋条的间距相等。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肋条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确保了支撑肋条对光伏组件的均衡支撑。优选地,若干支撑肋条的间距均为5-10毫米。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肋条的间距影响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强度,以及对面板的防护效果,即当支撑肋条的间距较大时,即同等面积的垫板上可以设置的支撑肋条的数量减少,较少数量的支撑肋条的支撑强度相应地降低;而当支撑肋条的间距较小时,存在碎屑不能自由掉落到容纳空间的可能,即即使存在容纳空间,但是碎屑依然会残留在面板和垫条之间,对面板造成损坏,最终影响防护效果。支撑肋条的间距在5-10毫米之间选取任意值,既能确保支撑强度,又能确保对面板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流水线旋转平台,至少包括能够旋转的承载面,垫条结构可转动地或固定设置在承载面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的流水线旋转平台上设置垫条结构,垫条结构可以转动,也可以相对固定设置,起到防护光伏组件面板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垫条结构,其间隔设置的支撑肋条对光伏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相对于平板支撑的接触面积减小,能够降低碎屑划伤面板的风险,而且相邻的支撑肋条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残留的碎屑能够自由落入容纳空间中,进一步地降低了碎屑划伤面板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旋转平台的承载面和光伏组件的承载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垫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垫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垫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面和光伏组件的承载状态示意图。其中:10.承载面,20.光伏组件,30.碎屑,40.垫板,41.容纳空间,42.支撑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传统的旋转平台的承载面10一般为平板状结构,光伏组件20在流转时,一般需要放置在承载面10上,如果用于卡装层压件的边框上残留有碎屑30,光伏组件20在流转过程中容易脱落至承载面10上,位于光伏组件20和承载面10之间的碎屑30将会划伤光伏组件20的面板。为了解决光伏组件20在流转过程中被划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垫条结构及流水线旋转平台。本技术提供的能够避免划伤光伏组件20的面板的垫条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至图5,包括垫板40,自垫板40的支撑面向下开设的若干容纳空间41,容纳空间41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容纳空间41之间由支撑肋条42隔开。在本实施例中,垫板40优选为与光伏组件20形状一致的长方形结构,当然也可以是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形状。垫板40的面积优选较光伏组件20的面积大,当然也可以与光伏组件20的面积相等或较其略小。垫板40优选具有一定承载强度的金属垫板,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承载强度的非金属垫板。自垫板40的支撑面向下开设且间隔设置的若干容纳空间41,容纳空间41的作用是容纳从光伏组件20上脱落下来的碎屑30,以避免碎屑30残留在与光伏组件20直接接触的面上,造成对光伏组件20面板的划伤。容纳空间41的具体尺寸和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容纳碎屑30即可。自垫板40的支撑面向下开设形成间隔分布的容纳空间41后,相邻的容纳空间41之间自然形成支撑肋条42,支撑肋条42的作用是承载光伏组件20。在使用本实施例涉及的垫条结构时,组装好且放置在垫条结构上待流转的光伏组件20由支撑肋条42承载,支撑肋条42支撑相对于现有的平板支撑,接触面积减少,能够降低划伤光伏组件20面板的概率。另外,相邻的支撑肋条4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41,有利于残留在光伏组件20上的碎屑30颗粒依靠自身重力自由掉落在容纳空间41内,以避免碎屑30颗粒与光伏组件20的面板直接接触,进一步地避免碎屑30划伤面板。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支撑肋条42的纵切面形状相同,均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垫条结构由于具有形状一致的支撑肋条42,相应地,具有形状一致的容纳空间41,因此,便于加工成型,而且,对于光伏组件20具有稳定且一致的支撑力。支撑肋条42的纵切面形状为梯形,尤其为等腰梯形是最优的选择,支撑肋条42为等腰梯形时,即与光伏组件20的面板接触的为等腰梯形的上底面,相对于平板支撑,其接触面积减小,以降低了残留碎屑30对面板划伤的概率/风险,而相对于接触处为线接触的支撑肋条结构,避免了支撑力的集中,进而避免了对面板的损坏。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支撑肋条42的纵切面形状不同,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自所述垫板的支撑面向下开设的若干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容纳空间之间由支撑肋条隔开;/n所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n或,/n所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不同,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两者的组合、或者三者的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自所述垫板的支撑面向下开设的若干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间隔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容纳空间之间由支撑肋条隔开;
所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或,
所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不同,为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中的任意两者的组合、或者三者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条的纵切面形状相同,且均为等腰梯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源徐朋翔孔锁元胡诚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