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50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主要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混合室置于壳体内底部,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孔板、隔火板,第二隔板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处,孔板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第二隔板上方,孔板设有等距的穿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孔板将该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可供瓦斯及空气流动的流道,进气管、燃气喷嘴分别置于第一隔板下部,隔火板置于孔板上部,在隔火板上设有燃烧器,热交换室置于燃烧器上部,热交换室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管和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排烟通道,全预混燃烧原理,且稳定操作于淡燃烧状态,空气可充分地进入混合室,不需提供二次空气进行二次燃烧操作,故可大幅地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
本技术主要涉及热交换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广泛用于各种用燃气作为燃料的热水器、热水炉,预混热交换器热效率较高、燃烧更加完全,但是随着全预混热交换器的研究发展,原有的热交换器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一些行业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热交换管的热交换效率不高,燃烧器混合燃烧不充分,燃烧烟气热量不够,对于排放出的烟气基础面积较小,不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混合室、燃烧器、热交换室,混合室置于壳体内底部,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孔板、隔火板,第二隔板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隔板上方处,孔板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第二隔板上方,孔板设有等距的穿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孔板将该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可供瓦斯及空气流动的流道,进气管、燃气喷嘴分别置于第一隔板下部,隔火板置于孔板上部,在隔火板上设有燃烧器,热交换室置于燃烧器上部,热交换室包括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和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排烟通道,所述热交换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左侧壁后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热交换管的底端贯穿壳体的右侧壁底部后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和壳体内腔连通的排烟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燃烧器包括圆筒基体和金属纤维网,所述金属纤维网覆盖于所述圆筒基体的外侧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筒基体的一端封闭,所述圆筒基体的另一端作为进气口,所述圆筒基体的外侧表面设有多个燃烧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壁底部装配有下支撑块,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壁顶部装配有上支撑块,所述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均为和热交换管相配合的弧形块,且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壁弧度和弧形垫块的弧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进气管、燃气喷嘴上分别设有流量表和控制阀,调节所述燃气输入量,以使得燃气输入量与空气输入量维持空燃比的恒定,以使得燃气在所述燃烧器充分燃烧,进而提高所述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所述燃烧器的圆筒结构和所述金属纤维网覆盖于所述圆筒基体的外侧表面作为燃烧表面,无需如平板燃烧器需使用保温棉进行局部降温且有效的扩大燃烧面积;当所述进气口通入混合燃气以及所述圆筒基体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所述燃烧孔被点燃后,火焰以微焰形式在所述金属纤维网上燃烧,热量以对流方式释放,同时所述金属纤维网加热到白炽状态产生热量以红外辐射方式释放,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加燃烧热量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并且使用寿命长,热交换管和壳体内壁之间开设的排烟通道可以使得燃烧器所产生的烟气能够减小烟气排放时的阻力,同时可以促使热交换管和烟气的受热面积较为均匀,通过结构相同的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能够对热交换管提供支撑,同时在下支撑块和上支撑块之间固定设置有垫块,能够保证热交换管的盘管之间的缝隙相同,能够保证热交换管的热量交换效率的同时可以促使烟气在盘管之间流动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管的热交换效率,利于对烟气的热量回收利用,全预混燃烧原理,且稳定操作于淡燃烧状态,空气可充分地进入混合室,不需提供二次空气进行二次燃烧的操作,故可大幅地简化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孔板、5隔火板、6燃烧器、61圆筒基体、62金属纤维网、63燃烧孔、7进气管、8燃气喷嘴、9热交换管、10下支撑块、11上支撑块、12垫块、13排烟通道、14进水管、15出水管、16排烟口、17流量表、18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混合室、燃烧器、热交换室,混合室置于壳体1内底部,包括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隔火板5,第二隔板3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处,孔板4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二隔板3上方,孔板4设有等距的穿孔,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将该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可供瓦斯及空气流动的流道,进气管7、燃气喷嘴8分别置于第一隔板2下部,隔火板5置于孔板4上部,在隔火板5上设有燃烧器6,热交换室置于燃烧器6上部,热交换室包括热交换管9,所述热交换管9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排烟通道13,所述热交换管9的顶端贯穿壳体1左侧壁后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热交换管9的底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壁底部后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排烟口16,在进气管7、燃气喷嘴8上分别设有流量表17和控制阀18,调节所述燃气输入量,以使得燃气输入量与空气输入量维持空燃比的恒定,以使得燃气在所述燃烧器6充分燃烧,进而提高所述燃烧器6的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图2为本技术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燃烧器6包括圆筒基体61和金属纤维网62,所述金属纤维网62覆盖于所述圆筒基体61的外侧表面,所述圆筒基体61的一端封闭,所述圆筒基体61的另一端作为进气口,所述圆筒基体61的外侧表面设有多个燃烧孔63,由于所述燃烧器2的圆筒结构和所述金属纤维网22覆盖于所述圆筒基体21的外侧表面作为燃烧表面,无需如平板燃烧器需使用保温棉进行局部降温且有效的扩大燃烧面积;当所述进气口通入混合燃气以及所述圆筒基体21的外侧表面的多个所述燃烧孔23被点燃后,火焰以微焰形式在所述金属纤维网22上燃烧,热量以对流方式释放,同时所述金属纤维网22加热到白炽状态产生热量以红外辐射方式释放,从而能够有效的增加燃烧热量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并且使用寿命长。图3为本技术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热交换管9的外壁底部装配有下支撑块10,所述热交换管9的外壁顶部装配有上支撑块11,所述下支撑块10和上支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垫块12,所述上支撑块11和下支撑块10均为和热交换管9相配合的弧形块,且所述热交换管9的外壁弧度和弧形垫块12的弧度相同。热交换管9和壳体1内壁之间开设的排烟通道13可以使得燃烧器6所产生的烟气能够减小烟气排放时的阻力,同时可以促使热交换管9和烟气的受热面积较为均匀,通过结构相同的下支撑块10和上支撑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混合室、燃烧器、热交换室,混合室置于壳体(1)内底部,包括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隔火板(5),第二隔板(3)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处,孔板(4)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二隔板(3)上方,孔板(4)设有等距的穿孔,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将该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可供瓦斯及空气流动的流道,进气管(7)、燃气喷嘴(8)分别置于第一隔板(2)下部,隔火板(5)置于孔板(4)上部,在隔火板(5)上设有燃烧器(6),热交换室置于燃烧器(6)上部,热交换室包括热交换管(9),所述热交换管(9)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排烟通道(13),所述热交换管(9)的顶端贯穿壳体(1)左侧壁后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热交换管(9)的底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壁底部后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排烟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预混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混合室、燃烧器、热交换室,混合室置于壳体(1)内底部,包括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隔火板(5),第二隔板(3)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处,孔板(4)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第二隔板(3)上方,孔板(4)设有等距的穿孔,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孔板(4)将该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可供瓦斯及空气流动的流道,进气管(7)、燃气喷嘴(8)分别置于第一隔板(2)下部,隔火板(5)置于孔板(4)上部,在隔火板(5)上设有燃烧器(6),热交换室置于燃烧器(6)上部,热交换室包括热交换管(9),所述热交换管(9)和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为排烟通道(13),所述热交换管(9)的顶端贯穿壳体(1)左侧壁后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热交换管(9)的底端贯穿壳体(1)的右侧壁底部后连接有出水管(15),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和壳体(1)内腔连通的排烟口(16)。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玉林石镇镇邢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林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