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6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包括金属带料,所述金属带料设置有复数个凸起结构,所述金属带料盘绕形成具有复数个盘绕圈的蜂窝发热体,并且相邻盘绕圈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其中所述凸起结构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蜂窝发热体下端的孔隙率低,可供燃气通过的有效横截面积少,以便于燃气快速通过时可以更好地对蜂窝发热体下端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阻止火焰向蜂窝发热体下端传播,火焰稳定性高,不易发生回火;同时蜂窝发热体上端的孔隙率高,有利于燃气高效燃烧和燃烧尾气顺畅排放,且发热速度快,烹饪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
本技术涉及灶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燃气灶其发热体主要有陶瓷蜂窝体和金属蜂窝发热体两种,其中金属蜂窝发热体因其更好的耐冷热冲击性能和更好的质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金属蜂窝发热体多为一根或多根金属薄带盘绕而成,但致密的金属带相比于疏松的陶瓷而言,其热导率更高,热量更容易从蜂窝板上侧往下侧传导,导致蜂窝板下侧温度很高。对于由金属带料盘绕而成且孔隙上下均匀结构的蜂窝体,为了防止火焰往蜂窝体下侧传播而引起回火,需要将蜂窝体的孔隙设计得很小,孔隙小会存在如下问题:1、蜂窝体的孔隙率会降低,不利于引射,限制了燃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2、耗材增多,发热更慢,烹饪体验更差。此外,燃气在微孔中燃烧后蜂窝体温度急剧上升,体积增大,其尾气需要更大的体积进行排放,这就需要蜂窝体上侧孔隙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火焰燃烧更稳定,不易发生回火。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至少包括金属带料,在所述金属带料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排成一排的复数个凸起结构,所述金属带料盘绕形成具有复数个盘绕圈的蜂窝发热体,并且相邻盘绕圈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其中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金属带料宽度方向下半段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的开口,所述开口为出气口。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的开口,所述开口为设有所述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均匀地设置在所述金属带料宽度方向的中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由所述金属带料一体冲压拉伸成型,且所述第一凸起的上端与所述金属带料切割分离形成所述出气口。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为第二凸起,每一所述第二凸起包括上下设置的镂空凸起和子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凸起和所述子凸起分别位于金属带料宽度方向的上半段和下半段,且所述镂空凸起和所述子凸起的凸起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凸起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其中上端的开口为形成所述孔隙出气口,下端的开口为供燃气通过的进气口。进一步地,所述子凸起的上下两端均为封闭;或者所述子凸起的上端形成开口,下端封闭,其中上端的开口为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凸起由所述金属带料一体冲压拉伸成型,且所述镂空凸起的上端和下端与所述金属带料切割分离,分别形成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进一步地,所述子凸起由所述金属带料一体冲压拉伸成型,且所述子凸起的上端与所述金属带料切割分离形成所述出气口的开口,下端封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蜂窝发热体下端的孔隙率低,可供燃气通过的有效横截面积少,使燃气快速通过时可以更好地对蜂窝发热体下端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阻止火焰向蜂窝发热体下端传播,燃烧稳定性高,不易发生回火;2、本技术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蜂窝发热体上端的孔隙率高,有利于燃气高效燃烧和燃烧尾气排放,发热速度快,烹饪体验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金属带料盘绕形成蜂窝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局部金属带料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局部金属带料的轴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局部金属带料的轴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局部金属带料的轴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包括一根金属带料1,在金属带料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排成一排的复数个凸起结构2,金属带料1盘绕形成具有复数个盘绕圈的蜂窝发热体,并且相邻盘绕圈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3,燃气从孔隙3传输至蜂窝发热体的上表面进行燃烧。其中凸起结构2靠近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下半段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形成部分孔隙3的开口,该开口为供燃气和/或烟气通过的出气口201。本实施例的下半段具体指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以下的一段。本实施例的金属蜂窝发热体,通过将凸起结构2的下端设置为封闭端,使蜂窝发热体下端的孔隙率低,从而减少了蜂窝发热体下端供燃气通过的有效横截面积,有利于加快蜂窝发热体下端的燃气流速,以便于燃气快速通过时可以更好地对蜂窝发热体下端进行冷却,从而达到阻止火焰向蜂窝发热体下端传播,燃烧稳定性更高,不易发生回火。此外,通过在凸起结构2的上端开设形成部分孔隙3的出气口201,使蜂窝发热体上端的孔隙率更高,有利于燃气高效燃烧和燃烧尾气顺畅排放,发热速度快,烹饪体验好。如图2-5所示,具体地,凸起结构2为第一凸起21,第一凸起21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形成孔隙3的开口,开口为出气口201。由此,燃气只能从任意两个相邻第一凸起21下端之间的间隙通过,有利于加快蜂窝发热体下端的燃气流速,提高冷却效果,进而避免火焰向蜂窝发热体下端传播而发生回火。此外,第一凸起21即起到支撑作用,其上端的出气口201又作为孔隙3的一部分,提高了蜂窝发热体上端的孔隙率,更好地与燃烧区所需大孔隙的规律相匹配。具体地,第一凸起21均匀地设置在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的中段。优选地,第一凸起21由金属带料1一体冲压拉伸成型,且第一凸起21的上端与金属带料1切割分离形成出气口201,如此无需增加耗材,便于第一凸起21快速加工成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凸起结构2为第二凸起22,每一第二凸起22包括上下设置的镂空凸起221和子凸起222。具体地,镂空凸起221和子凸起222分别位于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的上半段和下半段,并且镂空凸起221同轴设置在子凸起222的上方。镂空凸起221和子凸起222的凸起高度相同,如此有利于保证各盘绕圈之间形成的孔隙3更均匀。优选地,镂空凸起221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其中上端的开口为形成孔隙3的出气口201,下端的开口为供燃气的进气口202,如此镂空凸起221即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作为孔隙3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蜂窝发热体的整体孔隙率,更好地满足燃烧区所需的大孔隙率,燃烧效率高,发热快,烟气排放更顺畅。另外,子凸起222的上下两端均为封闭,如此实现了降低蜂窝发热体下端的孔隙率,更好地满足燃烧稳定性所需的小孔隙率,不易发生回火。优选地,镂空凸起221由金属带料1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至少包括金属带料(1),在所述金属带料(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排成一排的复数个凸起结构(2),所述金属带料(1)盘绕形成具有复数个盘绕圈的蜂窝发热体,并且相邻盘绕圈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2)靠近所述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下半段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3)的开口,所述开口为出气口(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至少包括金属带料(1),在所述金属带料(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排成一排的复数个凸起结构(2),所述金属带料(1)盘绕形成具有复数个盘绕圈的蜂窝发热体,并且相邻盘绕圈之间形成有供燃气通过的孔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2)靠近所述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下半段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3)的开口,所述开口为出气口(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2)为第一凸起(21),所述第一凸起(21)的下端封闭,上端具有形成所述孔隙(3)的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出气口(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1)均匀地设置在所述金属带料(1)宽度方向的中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1)由所述金属带料(1)一体冲压拉伸成型,且所述第一凸起(21)的上端与所述金属带料(1)切割分离形成所述出气口(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金属蜂窝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2)为第二凸起(22),每一所述第二凸起(22)包括上下设置的镂空凸起(221)和子凸起(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陈琦卢华枝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