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2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包括灯杆,以及设置于灯杆顶部的托载板,所述托载板的顶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遮雨板,所述托载板的底面设置有灯具;还包括设置于灯杆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灯杆顶部、托载板与遮雨板,且与最上方的遮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套接有齿轮;灯杆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区域,所述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充电块,所述充电块的内侧面衔接有齿条的一端,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延伸至灯杆内部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充电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口;所述灯杆上还设置有支付区域,所述支付区域包括触摸显示屏、摄像装置、刷卡器以及充电指示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
技术介绍
我国路灯现存量在2800万-3000万盏。近几年每年新增路灯数量为15%-20%,约300万-600万盏。景观灯也随之发展,道路照明质量不断提高,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被广泛使用,对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美化城市和作为一个外向型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随着景观灯数量和种类的提升,人们可能对路灯有了新的方面的需求。当人们去公共场所比如公园、运动广场等地方放松心情,锻炼身体时,难免遇到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没电的情况。或者是骑电动车的人的电动车突然没电时,若能利用景观灯给诸如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供电,则可以解决人们的麻烦。现存在一些被赋予了充电功能的景观灯,然而存在一些弊端。如充电插头暴露在外,具有安全隐患;或是缺乏贴心的挡雨装置,突遇大雨而手机又没电的情况下,人们充电时会淋雨;或是缺乏自主购电的装置,导致充电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解决了传统充电桩式景观灯的弊端,如充电插头暴露在外,具有安全隐患;或是缺乏贴心的挡雨装置,突遇大雨而手机又没电的情况下,人们充电时会淋雨;或是缺乏自主购电的装置,导致充电过程繁琐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包括灯杆,以及设置于灯杆顶部的托载板,所述托载板的顶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遮雨板,所述托载板的底面设置有灯具;还包括设置于灯杆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灯杆顶部、托载板与遮雨板,且与最上方的遮雨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套接有齿轮;灯杆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区域,所述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充电块,所述充电块的内侧面衔接有齿条的一端,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延伸至灯杆内部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充电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口;所述灯杆上还设置有支付区域,所述支付区域包括触摸显示屏、摄像装置、刷卡器以及充电指示灯。本技术的景观灯,增设了自助充电的功能,又贴心的增加遮雨板,能够为人们挡雨,不需要遮雨板的时候还能够将其收拢避免其影响景观灯整体美观。其中,充电区域与遮雨板之间通过丝杆进行联动,在存在多个遮雨板的情况下,丝杆与最上方的遮雨板固定连接,而丝杆只贯穿其他遮雨板和托载板,和它们并无接触,这使得丝杆的旋转只带动最上方的遮雨板旋转。而丝杆的旋转则通过充电区域的充电块来控制,将充电块向内部按动时,则带动齿条运动,齿条顺势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套接于丝杆上,与丝杆有着相同的中轴线,则丝杆跟随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最上方的遮雨板转动,最上方的遮雨板再带动其他遮雨板转动。无论是存在一个还是多个遮雨板,将充电块向内部按动至最内侧时,应该是能够将所有遮雨板展开,且遮雨板与托载板之间紧密衔接,具体的调整可以通过齿轮的大小和齿数进行控制。而本技术上设的支付区域,则使其可以实现自助式充电,景观灯变成了充电桩。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选择充电的模式,触摸显示屏作为目前广泛应用的电脑输入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使用者只要用手指点击触摸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自助充电操作。无人使用时,触摸显示屏还可以播放广告视频,使其具有广告增值、休闲娱乐的作用。摄像装置设置于触摸显示屏的上方,一般为可识别摄像头;刷卡器位于触摸显示屏的下方;用户可自助选择通过一卡通支付充电电费,或是直接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手机上的支付码付费。充电指示灯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或闪烁频率,来提示当前状态,如开始充电、电量已满、提示缴费等。充电结束后,根据充电时长进行费用计算。进一步地,所述遮雨板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相邻的两个遮雨板中,靠上方的遮雨板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装置,靠下方的遮雨板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同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衔接装置,所述第一衔接装置和第二衔接装置之间通过衔接带互相连接。当遮雨板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则通过最上方的遮雨板带动其他遮雨板转动。若设置遮雨板的旋转方向为,由上至下俯瞰遮雨板时,为逆时针方向。则在第一衔接装置和第二衔接装置之间连接衔接带,所述衔接带应选用柔软,防水或遮光的材质,且衔接带的剪裁应适应遮雨板的旋转周面。其中,所述丝杆上还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于靠下方的遮雨板的底端。当遮雨板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支撑台用于对除了最上方的遮雨板以外的其他遮雨板进行支撑。由于其他遮雨板均未与丝杆进行固定连接,所以丝杆本身的转动不会影响其他遮雨板,且丝杆不对其具有支撑功能,故而设置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为圆形饼状,与丝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还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丝杆顶端。虽然最上方的遮雨板与丝杆是固定连接的,但设置限位台仍然可以防止遮雨板意外从丝杆顶部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区域内与充电块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充电块上与充电区域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限位滑轨相匹配。当需要伸展遮雨板时,使用者可在充电区域将充电块向内部按压。设置滑轮与限位滑轨,既可以对充电块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还可以使得按压的过程更为轻松。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块的外侧面还设有拉手。当需要收拢遮雨板时,则向外拉动拉手,使得充电块向外部运动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充电块由外侧运动至内侧的距离,应该是能够使得遮雨板完全展开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区域的上端还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其两侧延伸出的T形槽;所述凹槽内部卡箍有与凹槽匹配的盖板。本技术在充电区域上配置了盖板,用于对充电区域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防止雨水、灰尘进入充电区域。所述盖板在未使用充电区域时,是从凹槽内抽出,然后盖板的末端卡箍在凹槽的前端,且盖板沿盖板末端的水平轴线为轴旋转下落,覆盖在充电区域的外侧面;需要充电时,只需抬起盖板至水平再将其插入凹槽内即可。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在景观灯上增设了自助充电的功能,人们可通过触摸显示屏实现自主充电操作,然后可自助选择通过一卡通支付充电电费,或是直接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手机上的支付码付费,完成付费后充电块得到供电。2.本技术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增设了遮雨板,人们可自动控制遮雨板的开启与关闭,且为纯机械控制,不消耗额外的电能。将充电块向内部按动至最内侧时,可将遮雨板全部展开,通过拉手将充电块向外部拉出时,可将遮雨板收拢。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充电区域正面示意图;图中,1-灯杆、2-托载板、3-遮雨板、4-丝杆、5-充电区域、6-充电块、7-齿轮、8-齿条、9-电源插口、10-支付区域、11-灯具、12-第一衔接装置、13-第二衔接装置、14-支撑台、15-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1),以及设置于灯杆(1)顶部的托载板(2),所述托载板(2)的顶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遮雨板(3),所述托载板(2)的底面设置有灯具(11);还包括设置于灯杆(1)内部的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上端贯穿灯杆(1)顶部、托载板(2)与遮雨板(3),且与最上方的遮雨板(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的下端套接有齿轮(7);灯杆(1)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区域(5),所述充电区域(5)内设置有充电块(6),所述充电块(6)的内侧面衔接有齿条(8)的一端,所述齿条(8)的另一端延伸至灯杆(1)内部与所述齿轮(7)啮合;所述充电块(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口(9);所述灯杆(1)上还设置有支付区域(10),所述支付区域(10)包括触摸显示屏、摄像装置、刷卡器以及充电指示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1),以及设置于灯杆(1)顶部的托载板(2),所述托载板(2)的顶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遮雨板(3),所述托载板(2)的底面设置有灯具(11);还包括设置于灯杆(1)内部的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上端贯穿灯杆(1)顶部、托载板(2)与遮雨板(3),且与最上方的遮雨板(3)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的下端套接有齿轮(7);灯杆(1)侧壁上还设置有充电区域(5),所述充电区域(5)内设置有充电块(6),所述充电块(6)的内侧面衔接有齿条(8)的一端,所述齿条(8)的另一端延伸至灯杆(1)内部与所述齿轮(7)啮合;所述充电块(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源插口(9);所述灯杆(1)上还设置有支付区域(10),所述支付区域(10)包括触摸显示屏、摄像装置、刷卡器以及充电指示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助充电的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3)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相邻的两个遮雨板(3)中,靠上方的遮雨板(3)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装置(12),靠下方的遮雨板(3)上与其旋转方向相同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衔接装置(13),所述第一衔接装置(12)和第二衔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江兵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力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