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25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燃油滤清器。其中燃油滤清器包括杯罩、设置在杯罩上端的注油孔和设置在注油孔上的放气阀,放气阀包括阀体和阀柄,阀体包括用于与注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阀体上套设有密封圈,在阀体与注油孔完全螺纹连接时,密封圈能够密封注油孔的端面,阀体中放气管路的一端位于阀体的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位于阀体的周面,且位于螺纹连接部与密封圈之间;阀柄设置在阀体远离螺纹连接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体上设置放气管路,使在密封圈不完全密封注油孔的端面且放气阀体与杯罩脱离螺纹连接之前,连通注油孔和大气,起到平衡燃油滤清器内、外气压的作用,操作简便,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燃油滤清器
,尤其涉及一种燃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汽车发动机排放要求的提高,这就导致了燃油滤清器需要不断的提升和改进。燃油滤清器主要的作用是对燃油进行过滤,同时除去柴油中的水分。经过过滤后的燃油,将大大降低喷油嘴的失效概率,对发动机的寿命也得到了提高。现有滤清器注油孔放气阀需要完全拧出杯罩本体后才能实现放气的功能,操作繁琐、耗时长,严重影响了放气的效率,所以亟需一种高效的滤清器注油孔放气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具有放气操作简便的优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油滤清器,包括杯罩和设置在所述杯罩上端的注油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油孔上的放气阀,所述放气阀包括:阀体,包括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注油孔螺纹连接,所述阀体上套设有密封圈,在所述阀体与所述注油孔完全螺纹连接时,所述密封圈能够密封所述注油孔的端面,所述阀体中还设置有放气管路,所述放气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周面,且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圈之间;阀柄,设置在所述阀体远离所述螺纹连接部的一端。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放气管路包括相互连通且垂直设置的放气通道和放气孔。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放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与所述放气孔的一端连接,所述放气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的周面,且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圈之间。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体远离所述螺纹连接部一端。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阀体靠近所述阀柄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密封圈卡接于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阀柄之间。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起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倒角。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阀柄与所述阀体一体成型。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杯罩设置为可视化杯罩。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杯罩设置有所述注油孔处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阀体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作为一种燃油滤清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杯罩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圈配合的环形凸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燃油滤清器正常工作时,阀体的螺纹连接部与杯罩螺纹连接,阀体上的密封圈受到压缩,与杯罩抵接,保证注油孔处的密封,燃油不会泄漏出来;在阀体上设置放气管路,使密封圈不完全密封注油孔端面且放气阀体与杯罩脱离螺纹连接之前,连通注油孔和大气,起到平衡燃油滤清器内、外气压的作用,使杯罩能很容易地被拆卸,较现有技术中需要完全将滤清器注油孔放气阀拧出杯罩后才能实现放气来说,操作更加简便,耗时更短,从而保证燃油滤清器能高效可靠的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滤清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注油孔放气阀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油滤清器注油孔放气阀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圈的示意图。图中:1-放气阀;11-阀体;111-放气通道;112-放气孔;113-环形凸起;12-阀柄;2-密封圈;21-倒角;3-杯罩;31-环形凸台;32-注油孔;4-滤芯;5-上端盖;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该燃油滤清器设置有杯罩3、置于杯罩3内的滤芯4和置于滤芯4上方的上端盖5,以及位于杯罩3上端的注油孔32和设置在注油孔32上的放气阀1。当燃油滤清器进行拆装更换滤芯4时,由于燃油滤清器内压力过高,为便于使燃油滤清器能更加容易的拆卸,需要将注油孔32上的放气阀1打开,平衡燃油滤清器的内外气压,这样一来,导致操作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燃油滤清器的工作效率。所以,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放气阀1具有放气操作简便的优点。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在燃油滤清器上端注油孔32的上方,包括阀体11和阀柄12,阀体11包括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注油孔32螺纹连接,阀体11上套设有密封圈2,在阀体11与注油孔32完全螺纹连接时,密封圈2能够密封注油孔32的端面,阀体11中还设置有放气管路,放气管路的一端位于阀体11的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位于阀体11的周面,且位于螺纹连接部与密封圈2之间;阀柄12设置在阀体11远离螺纹连接部的一端。当燃油滤清器正常工作时,阀体11的螺纹连接部与杯罩3螺纹连接,阀体11上的密封圈2受到压缩,与杯罩3抵接,保证注油孔32处的密封,燃油不会泄漏出来;在阀体11上设置放气管路,使密封圈2不完全密封注油孔32的端面且阀体11与杯罩3脱离螺纹连接之前,连通注油孔32和大气,起到平衡燃油滤清器内、外气压的作用,使杯罩3能很容易地被拆卸,较现有技术中需要完全将滤清器放气阀1拧出杯罩3后才能实现放气来说,操作更加简便,耗时更短,从而保证燃油滤清器能高效可靠的工作。具体地,放气管路包括相互连通且相互垂直的放气通道111和放气孔112,放气通道111与注油孔32连通,设置在阀体11的螺纹连接部一端;放气孔112的一端位于阀体11的周面,螺纹连接部与密封圈2之间,且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与放气通道111连通。进行放气操作时,燃油滤清器内气体依次通过放气通道111和放气孔112随后与大气连通,实现内外气压平衡的效果。优选地,放气通道111与放气孔112垂直设置,便于加工。进一步地,阀体11上的密封圈2设置在阀体11靠近阀柄12的一端,当燃油滤清器正常工作时,阀体11和杯罩3螺纹连接,密封圈2的一端与阀柄12抵接,另一端与杯罩3抵接。为防止密封圈2与阀体11脱落,阀体11靠近阀柄1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113,密封圈2卡接于环形凸起113和阀柄12之间。优选地,如图5所示,密封圈2与环形凸起113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倒角21,倒角21的设置能防止密封圈2与环形凸起113之间发生干涉,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优选地,如图4所示,阀柄12设置为十字形,使操作者对放气阀1旋拧时更加省力。于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滤清器,包括杯罩(3)和设置在所述杯罩(3)上端的注油孔(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气阀(1),所述放气阀(1)包括:/n阀体(11),包括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注油孔(32)螺纹连接,所述阀体(11)上套设有密封圈(2),在所述阀体(11)与所述注油孔(32)完全螺纹连接时,所述密封圈能够密封所述注油孔(32)的端面,所述阀体(11)中还设置有放气管路,所述放气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周面,且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圈之间;/n阀柄(12),设置在所述阀体(11)远离所述螺纹连接部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滤清器,包括杯罩(3)和设置在所述杯罩(3)上端的注油孔(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气阀(1),所述放气阀(1)包括:
阀体(11),包括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注油孔(32)螺纹连接,所述阀体(11)上套设有密封圈(2),在所述阀体(11)与所述注油孔(32)完全螺纹连接时,所述密封圈能够密封所述注油孔(32)的端面,所述阀体(11)中还设置有放气管路,所述放气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周面,且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圈之间;
阀柄(12),设置在所述阀体(11)远离所述螺纹连接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管路包括相互连通且垂直设置的放气通道(111)和放气孔(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通道(111)的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端面,另一端与所述放气孔(11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气孔(11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11)的周面,且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密封圈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峰李蕾卢增彩赵旻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