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00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其包括冷凝水池、水洗用水池、水洗池、弯折降温流道、管道、第一浮球阀和第二浮球阀;冷凝水池的位置高于水洗用水池,水洗用水池的位置高于水洗池;水洗用水池位于冷凝水池的侧下方,第一浮球阀的阀门安装在冷凝水池,第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水洗用水池内,水洗用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水洗池,第二浮球阀设置在管道的位于水洗池内的末端且其浮球位于水洗池内;弯折降温流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的位置高于出水端,进水端位于第一浮球阀的阀门的下方,出水端连通到水洗用水池。其能够把冷凝水降温后供水洗池使用,避免冷凝水的浪费,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纺织行业采用染线设备对丝线或布料进行染色。在染线设备中,一般设置有烘筒,烘筒被高温的水蒸气加热,高温的烘筒对染色后的丝线或布料进行烘干固色。对于染线设备所使用的水蒸气,在水蒸气的热量被利用后,水蒸气会降温冷凝成冷凝水。因此,为了使烘筒保持较高的温度,就必须尽快将冷凝水排出去。现有技术是直接将冷凝水排放到下水管道中,但冷凝水为洁净用水,直接将其排放将造成较大的浪费。同时,染线设备中具有水洗池,水洗池主要用于对染色后的丝线或布料进行清洗,以洗去丝线或布料表面的毛絮或未固色的染料(浮色),所以,水洗池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在以往,为了满足水洗池的用水需求,需要直接把自来水输送到水洗池中,这里的自来水需要常温,是因为如果水洗池中的水温度过高的话,才刚刚完成固色的丝线或布料接触高温的水会造成染料重新脱落;自来水温度低,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因此,以往都是直接往水洗池输送自来水,但是这样成本高。而如上所述,冷凝水为洁净用水,将其回用到水洗池的话,能大大降低成本。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冷凝水从烘筒中出来后,其温度一般仍超过80度,这样高温的冷凝水无法输送到水洗池中直接使用。为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回用洗布系统,其能够把冷凝水降温后供水洗池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其包括冷凝水池、水洗用水池、水洗池、弯折降温流道、管道、第一浮球阀和第二浮球阀;所述冷凝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用水池,所述水洗用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池;所述水洗用水池位于所述冷凝水池的侧下方,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安装在所述冷凝水池,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所述水洗用水池内,所述水洗用水池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水洗池,所述第二浮球阀设置在所述管道的位于所述水洗池内的末端且其浮球位于所述水洗池内;所述弯折降温流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的下方,所述出水端连通到所述水洗用水池。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降温流道通过金属槽搭建,所述金属槽的截面形状为“凵”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槽的宽度为15-20cm。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降温流道设置在一支撑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降温流道的出水端设置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降温流道的总长度为30-50米。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高于所述出水端3-7cm。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其能够把冷凝水降温后供水洗池使用,避免冷凝水的浪费,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而且节能环保,且制造成也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凝水池;2-水洗用水池;3-水洗池;4-弯折降温流道;5-管道;6-第一浮球阀;7-第二浮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冷凝水池1、水洗用水池2、水洗池3、弯折降温流道4、管道5、第一浮球阀6和第二浮球阀7;冷凝水池1的位置高于水洗用水池2,水洗用水池2的位置高于水洗池3;水洗用水池2位于冷凝水池1的侧下方,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安装在冷凝水池1,第一浮球阀6的浮球位于水洗用水池2内,水洗用水池2通过管道5连通水洗池3,第二浮球阀7设置在管道5的位于水洗池3内的末端且其浮球位于水洗池3内;弯折降温流道4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的位置高于出水端,进水端位于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的下方,出水端连通到水洗用水池2。本技术所称的弯折降温流道4,是在水平方向上弯折。基于上述的结构,在实际生产中,把从染线设备产生的冷凝水输送到冷凝水池1并储存在冷凝水池1内,水从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流到弯折降温流道4内,水从弯折降温流道4的进水端流到出水端的过程中进行降温,水降温到接近常温后流到并储存在水洗用水池2中,之后当水洗池3需要补充水时,水从水洗用水池2输送到水洗池3中,上述结构以实现把冷凝水降温后输送到水洗池3中回用。由于冷凝水池1的位置高于水洗用水池2,水洗用水池2的位置高于水洗池3,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往下流;而第一浮球阀6的浮球位于水洗用水池2内,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安装在冷凝水池1,是为了当水洗用水池2内的水位较低时,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打开,冷凝水池1往弯折降温流道4加水,当水洗用水池2内的水位足够高时,第一浮球阀6的阀门关闭,冷凝水池1停止往弯折降温流道4加水;而第二浮球阀7直接控制水洗池3的水位,当水洗池3内的水位过低时,第二浮球阀7打开,水洗用水池2往水洗池3加水;上述的设置使得水从冷凝水池1输送到水洗池3的过程不需要使用外部动力源和电控装置,直接通过重力原理及浮力原理即可完成自动加水和控制水位,节能环保,且制造成本低。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能够把冷凝水降温后供水洗池使用,避免冷凝水的浪费,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而且节能环保,且制造成也低,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降温流道4通过金属槽搭建,金属槽的截面形状为“凵”形。采用金属槽搭建的弯折降温流道4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和散热能力,有利于热量的散发;而金属槽的截面形状设计为“凵”,是为了使金属槽呈开放的状态,方便散热;即使有雨水淋落,收集到的雨水也可用于水洗。优选地,金属槽的宽度为15-20cm,进一步优选地为17cm。宽度较宽的金属槽可以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方便散热。优选地,弯折降温流道4的出水端设置有滤网。由于金属槽的截面形状设计为“凵”,即上方开口,无可避免地会有外部杂物进入金属槽,为了避免这些杂物进入水洗池3影响水洗,在弯折降温流道4的末端设置有滤网以来过滤杂物。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降温流道4设置在一支撑架上。上述的结构设置是为了架起弯折降温流道4,使其底部空气流通,方便其底部散热,便于对水进行降温。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降温流道4的总长度为30-50米,优选地为40米。进水端高于出水端3-7cm,优选地为5cm。上述的结构设置能够使水在弯折降温流道4内缓慢流动,水从进水端流到出水端时,基本能降到常温。当然,弯折降温流道4的总长度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长度,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池、水洗用水池、水洗池、弯折降温流道、管道、第一浮球阀和第二浮球阀;/n所述冷凝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用水池,所述水洗用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池;/n所述水洗用水池位于所述冷凝水池的侧下方,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安装在所述冷凝水池,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所述水洗用水池内,所述水洗用水池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水洗池,所述第二浮球阀设置在所述管道的位于所述水洗池内的末端且其浮球位于所述水洗池内;/n所述弯折降温流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的下方,所述出水端连通到所述水洗用水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池、水洗用水池、水洗池、弯折降温流道、管道、第一浮球阀和第二浮球阀;
所述冷凝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用水池,所述水洗用水池的位置高于所述水洗池;
所述水洗用水池位于所述冷凝水池的侧下方,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安装在所述冷凝水池,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所述水洗用水池内,所述水洗用水池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水洗池,所述第二浮球阀设置在所述管道的位于所述水洗池内的末端且其浮球位于所述水洗池内;
所述弯折降温流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浮球阀的阀门的下方,所述出水端连通到所述水洗用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回用水洗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天生文爱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利致牛仔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