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干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86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9
一种洗干一体机,其能期待清洗性能以及烘干性能的提高。全自动洗干一体机具备:洗涤脱水桶,收容洗涤物;波轮(26),配置于洗涤脱水桶的底部;驱动单元,驱动波轮(26);以及烘干装置,向洗涤脱水桶内供给暖风。波轮(26)包括:第一叶片部(200);第二叶片部(300);以及切换机构部(500),在第一叶片部(200)显现于波轮(26)的表面的第一形态、和第二叶片部(300)显现于波轮(26)的表面的第二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洗干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干一体机。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洗干一体机,其具备配置于洗涤兼脱水桶的底部的波轮,该波轮的表面由扇状地从中心向外周部变高的大致山形的倾斜面和连接两个倾斜面之间的谷部构成。在专利文献1的洗干一体机中,当波轮旋转时,衣物滑过倾斜面并在顶点附近跳起。由此,能赋予洗涤物大幅的上下移动。当像这样对洗涤物赋予上下移动时,烘干时衣物容易在洗涤兼脱水桶内摊开,能期待烘干性能的提高。但是,上述洗干一体机中,洗涤时的衣物即洗涤物的移动也容易成为以上下移动为主体的简单移动。因此,难以对洗涤物赋予机械力,清洗性能容易变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09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期待清洗性能以及烘干性能的提高的洗干一体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方案的洗干一体机具备:洗涤桶,收容洗涤物;波轮,配置于所述洗涤桶的底部;驱动部,驱动所述波轮;以及暖风供给部,向所述洗涤桶内供给暖风。在此,所述波轮包括: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以及切换机构部,在所述第一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二形态之间进行切换。这种情况下,能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叶片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叶片部更有利于产生水流的形状,所述第二叶片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叶片部更有利于使洗涤物跳起的形状。或者,能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叶片部以及所述第二叶片部在朝向所述波轮的周向的两侧面具有倾斜,所述第一叶片部的两侧面的倾斜比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两侧面的倾斜更陡。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期待能通过在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波轮的形态来确保良好的清洗性能和烘干性能。本方案的洗干一体机中,所述切换机构部能包括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切换部。这种情况下,所述切换部能构成为具有:第一作用部,在所述切换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作用于所述第一叶片部,使所述第一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以及第二作用部,在所述切换部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作用于所述第二叶片部,使所述第二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采用上述结构的话,能容易地实现在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切换波轮的形态的结构。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可采用还具备构成所述波轮的表面的表面构成部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叶片部采用能移动至从所述表面构成部的表面突出的突出位置、和不突出的非突出位置的结构,所述第二叶片部采用构成所述表面构成部的一部分并能变形为平坦状态和隆起成山状的状态的结构。所述切换机构部中,所述第一作用部使所述第一叶片部向所述突出位置移动,所述第二作用部使所述第二叶片部变形为隆起状态。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通过将切换部移动至第一位置,使第一叶片部向突出位置移动而显现于波轮的表面,能通过将切换部移动至第二位置,使第二叶片部变形为隆起状态而显现于波轮的表面。当采用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结构:还具备锁定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形态以及所述第二形态下锁定所述切换部而使其无法移动。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防止第一叶片部不希望地缩回或第二叶片部不希望地缩回。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机构部,还可以具备手动操作部,用于进行使所述切换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手动操作,以便用户能手动进行第一形态与第二形态之间的切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洗干一体机,其能期待清洗性能以及烘干性能的提高。本专利技术效果以及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变得更清楚。不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终究只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时的一个示例,本专利技术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干一体机的侧剖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干一体机的上部的后视立体图。图3的(a)和(b)分别是实施方式的第一叶片部显现于表面的状态的波轮的立体图以及分解立体图。图4的(a)和(b)分别是实施方式的第二叶片部显现于表面的状态的波轮的立体图以及分解立体图。图5的(a)是实施方式的从上方观察的两个表面构成部的立体图,图5的(b)是实施方式的从下方观察的两个表面构成部的立体图。图6的(a)是实施方式的从前上方观察的第一叶片部的立体图,图6的(b)是实施方式的从后上方观察的第一叶片部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方式的从上方观察的基部和切换机构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从下方观察的基部和切换机构部的分解立体图。图9的(a)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的将切换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一切换位置转动时的操作的图,图9的(b)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的将切换部从中立位置向第二切换位置转动时的操作的图。图10是实施方式的第一叶片部显现于波轮的表面的状态的波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11是实施方式的第二叶片部显现于波轮的表面的状态的波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全自动洗干一体机(洗干一体机);24:洗涤脱水桶(洗涤桶);26:波轮;30:驱动单元(驱动部);50:烘干装置(暖风供给部);100:表面构成部;200:第一叶片部;300:第二叶片部;500:切换机构部;510:切换部;561:倾斜面(第一作用部);563:按压面(第二作用部);571:倾斜面(第一作用部);610:锁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洗干一体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干一体机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干一体机1的侧剖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干一体机1的上部的后视立体图。全自动洗干一体机1具备构成外观的箱体10。箱体10包括:方形筒状的机身部11,上下表面敞开;上面板12,覆盖机身部11的上表面;底座13,支承机身部11。在上面板12形成有用于投入洗涤物的外侧投入口14。外侧投入口14由自由开闭的上盖15覆盖。在箱体10内,外桶20通过具有防振装置的四根吊棒21被弹性地悬吊支承。外桶20包括:上表面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外桶主体22a、和覆盖外桶主体22a的上表面而构成外桶20的上表面的外桶罩22b。在外桶20的上表面即外桶罩22b,在与外侧投入口1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投入洗涤物的内侧投入口22c。内侧投入口22c由外桶盖23可开闭地覆盖。在外桶20内,配置有上表面敞开的大致圆筒状的洗涤脱水桶24。在洗涤脱水桶24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形成有许多脱水孔24a。在洗涤脱水桶24的上部设置有平衡环25。在洗涤脱水桶24的底部配置有波轮26。需要说明的是,洗涤脱水桶24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洗涤桶。在外桶20的外底部配置有产生驱动洗涤脱水桶24以及波轮26的转矩的驱动单元30。驱动单元30包括:驱动马达31、传递机构部32、翼轴33、以及脱水桶轴34。翼轴33与波轮26连接,脱水桶轴34与洗涤脱水桶24连接。传递机构部32具有离合器机构,通过该离合器机构的切换操作,在洗涤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具备:/n洗涤桶,收容洗涤物;/n波轮,配置于所述洗涤桶的底部;/n驱动部,驱动所述波轮;以及/n暖风供给部,向所述洗涤桶内供给暖风,/n所述波轮包括:/n第一叶片部;/n第二叶片部;以及/n切换机构部,在所述第一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二形态之间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7 JP 2017-250662一种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洗涤桶,收容洗涤物;
波轮,配置于所述洗涤桶的底部;
驱动部,驱动所述波轮;以及
暖风供给部,向所述洗涤桶内供给暖风,
所述波轮包括:
第一叶片部;
第二叶片部;以及
切换机构部,在所述第一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一形态、和所述第二叶片部显现于所述波轮的表面的第二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叶片部更有利于产生水流的形状,
所述第二叶片部具有比所述第一叶片部更有利于使洗涤物跳起的形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部以及所述第二叶片部在朝向所述波轮的周向的两侧面具有倾斜,
所述第一叶片部的两侧面的倾斜比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两侧面的倾斜更陡。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孝之山内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AQUA株式会社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