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758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基于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转换,包括:获取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获取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负载功率,确定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并控制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根据负载功率需求调节处于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数量,实现接收装置的分时工作,有助于散热,有效避免接收装置过热导致系统效率及功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式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的供电制式中,传统的接触网与第三轨供电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接触火花、机械磨损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非接触供电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规避了这些问题。非接触供电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能够将能量隔空的从发射装置传递到接收装置。目前,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接收装置通常位于车底,然而车底空间小不利于接收装置散热,因此存在接收装置过热而导致系统效率及功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接收装置过热而导致系统效率及功率降低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接收装置的可移动设备,基于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转换,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负载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基于所述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满足预设周期的要求,则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周期根据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负载功率变化速率设定。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待转换的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比较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预设周期,若所述持续时间等于所述预设周期,则执行所述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的步骤。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预设编号规则,对每一所述接收装置进行编号;当处于同一状态的接收装置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长时,基于所述接收装置对应的编号的顺序,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替换数量和按照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选择;所述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替换数量、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确定工作状态转非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一数量以及非工作状态转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确定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系统,适用于可移动设备,包括:多个接收装置,被配置于所述可移动设备的底部;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转换,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负载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基于所述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满足预设周期的要求,则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负载功率变化速率,确定所述预设周期。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比较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预设周期,若所述持续时间等于所述预设周期,则执行所述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预设编号规则,对每一所述接收装置进行编号;当处于同一状态的接收装置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长时,基于所述接收装置对应的编号的顺序,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替换数量和按照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选择;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替换数量、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确定工作状态转非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一数量以及非工作状态转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确定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获取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负载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基于所述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满足预设周期的要求时,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基于这样的技术方案,根据负载功率需求调节处于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数量,从而实现接收装置的分时工作,有助于接收装置散热,提升系统效率及稳定性,有效避免接收装置过热导致系统效率及功率降低的问题。同时,由于供电系统能够自动适应负载功率的需求,能够有效避免功率冗余,进而提高系统效率和能源用效率。此外,由于接收装置分时工作,具有更长的散热时间,降低了对散热空间的要求,有助于节约车体空间,实现更加灵活的车体空间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示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接收装置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转换,具体包括:/n获取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n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负载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n基于所述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n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满足预设周期的要求,则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非接触式供电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多个接收装置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周期控制所述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转换,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当前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一分布数据,以及每一接收装置所处状态和对应的持续时长;
获取所述可移动设备下一周期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负载功率,确定所述多个接收装置在下一周期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第二分布数据;
基于所述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
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满足预设周期的要求,则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周期根据所述可移动设备的负载功率变化速率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待转换的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周期的持续时间;
比较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预设周期,若所述持续时间等于所述预设周期,则执行所述控制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进行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间的转换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预设编号规则,对每一所述接收装置进行编号;
当处于同一状态的接收装置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长时,基于所述接收装置对应的编号的顺序,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替换数量和按照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选择;
所述按照预设规则确定待转换接收装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替换数量、所述第一分布数据和所述第二分布数据,确定工作状态转非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一数量以及非工作状态转工作状态的接收装置的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第二数量和所述持续时长由长到短的顺序,确定所述待转换接收装置。


6.一种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文韬刘华东傅群锋罗剑波周振邦文宇良罗文广周凌波许倍倍姜耀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