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7504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性能较高的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亚锡分别与作物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如马铃薯粉、红薯粉、大米粉、玉米粉、小麦粉、绿豆粉混合后形成复合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分两步先氧化后还原的条件下进行煅烧,形成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绿色环保、低成本且性能较高的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不仅提高了传统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反应进程易控制,利于其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合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电化学储能的二次电池体系是实现能源转换和储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兼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是最具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同时也在现今势头正猛的电动汽车产业和电网储能产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使得开发高容量、高稳定性以及价格低廉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自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石墨一直是主流的负极材料。然而,石墨的质量比理论容量较低(372mAh/g),限制了其作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锡基材料曾是最受重视和研究最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理论容量为994mAh/g。纳米化的锡基材料,在锡锂合金化反应中比普通晶粒尺寸的锡更难产生裂纹和粉化失效,从而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然而传统纳米锡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应用到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锡纳米化的高成本和锡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高容量、高稳定性和成本低廉的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反应进程易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锡碳复合材料将锡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碳框架中,SEI膜在框架外部产生,极大的增强SEI膜的稳定性,提高充放电的库仑效率,具有较高的可逆储锂容量和稳定性。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亚锡与谷物粉在水中充分混合后在低温下烘干形成复合前驱体1;将所述前驱体1在空气气氛200-400℃下煅烧,得到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2在氮气气氛600-900℃下煅烧,得到锡碳复合材料。优选的,所述煅烧后还得到尾气。优选的,所述尾气为HCl、CO2、H2O。优选的,还包括将所述尾气通入水或碱性水溶液中。优选的,所述锡碳复合材料的产率为95%~100%。优选的,所述空气中煅烧的温度为300℃,时间为1h;优选的,所述氮气中煅烧的温度为650℃,时间为2h。优选的,所述前驱体混合物中氯化亚锡与谷物粉的质量比为1:2。优选的,谷物粉为标准面粉。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亚锡与标准面粉混合形成前驱体1;将所述前驱体1在300℃下煅烧,得到前驱体2,将所述前驱体2在氮气气氛650℃下煅烧,得到锡碳复合材料。其中氯化亚锡通过一系列反应分解氧化生成SnO2,具体反应过程如下:(1)SnCl2.2H2O→Sn(OH)Cl.H2O+HCl;(2)Sn(OH)Cl.H2O→Sn(OH)2+HCl;(3)Sn(OH)2→SnO+H2O;(4)2SnO+O2→2SnO2。标准面粉是高温碳化形成碳骨架,主要是淀粉碳化:(C6H10O5)n→n6C+5nH2O;生成的碳包覆二氧化锡的前驱体2,将前驱体2在氮气气氛下650℃高温还原(SnO2+2C→Sn+2CO)得到碳包覆锡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方便快捷,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前驱体,而且产率高,通过对实施例1里的XRD图谱分析可知,所有的前驱体氯化亚锡、标准面粉均能参加反应并且反应完全。标准面粉与氯化亚锡混合体反应会释放少量的HCl,无其它污染物产生;而所上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可以通过水进行吸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操作可控,只需要加热即可,不需要复杂的操作,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锡碳复合材料的XRD(X射线粉末衍射)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锡碳复合材料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锡碳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锡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谷物粉和氯化亚锡的复合前驱体氧化后惰性气氛下煅烧还原(二氧化锡还原成锡时体积变小自然产生膨胀空间),得到产物:锡碳复合材料。谷物粉可以是玉米淀粉、小麦面粉等,优选标准面粉,目前全世界小麦年产量为7亿吨,因此标准面粉是一种产量大,成本低,绿色环保的原料。标准面粉主要由淀粉和蛋白质组成,合适的比例使得标准面粉和水混合后可以通过淀粉糊化和蛋白质溶胀的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和分散的作用。凝胶经过干燥、烧结碳化制备出纳米亚结构的材料。在碳化过程中,标准面粉可以稳定地形成坚固的碳框架,这使得它可作为碳化材料的优良前体。按照本专利技术,锡碳复合材料指:具有一定膨胀空间的碳框架包覆锡微粒的三维复合材料。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煅烧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其中煅烧温度为200~400℃。第二步煅烧温度为600~900℃。由于不添加任何其他原料,所有的复合前驱体都能得到足量的锡碳复合材料,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锡碳复合材料的产率为95%~100%。由于氯化亚锡分解产物有少量的HCl,所以在第一步反应尾气通入碱性水溶液中,使HCl完全反应和吸收,从而达到除去有害尾气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锡碳复合材料具有单独的膨胀空间(二氧化锡还原成锡时自然产生膨胀空间),一方面防止原位纳米活性锡团聚,另一方面起到一定的缓冲体积膨胀作用。因此大幅度提高锡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反应进程易控制,利于其大规模生产。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三维结构的锡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在1A/g的较高倍率下充放电比容量高达440mAh/g,且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可达500圈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以价格低廉易得的标准面粉、氯化亚锡为原料,制备得到锡碳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降低了生产成本,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以下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所采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市购。实施例1称取1.0g标准面粉与0.5g氯化亚锡的混合体置于50ml坩锅中,加入20ml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得到均质混合物。然后将该坩埚放置于70℃下蒸干,在有氧条件下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300℃,保持煅烧温度在300℃下煅烧时间为1h,随后在氮气气氛下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为650℃,保持煅烧温度在650℃下煅烧时间为2h,冷却得到锡碳复合材料。实施例2称取1.0g标准面粉与0.4g氯化亚锡的混合体置于50ml坩锅中,加入20ml去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粒径均一的锡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碳结构内部,且锡颗粒周围有封闭独立膨胀空间,该材料中锡与碳的质量百分比为1:(0.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为粒径均一的锡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碳结构内部,且锡颗粒周围有封闭独立膨胀空间,该材料中锡与碳的质量百分比为1:(0.2-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氯化亚锡与谷物粉混合形成前驱体1;
(2)将所述前驱体1氧化煅烧得到前驱体2;
(3)将所述前驱体2还原煅烧得到最终产物锡碳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月华李佩东刘悉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特瑞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