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24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包括有形成于车辆壳体表面的面板,该面板上开设有通孔,且在通孔内设置有与该通孔孔型匹配的翻转板,所述面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在翻转板上且可供该翻转板旋转复位的连接组件,所述翻转板的内侧面安装有充电插件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旋转的翻转板使得充电插件总成暗藏在面板内部,有效的防止了插件长时间裸漏在外并影响使用可靠性以及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该种结构使用方便,通过简单的翻转便可使用充电插件总成,不仅安全高效同时保证了车辆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车辆
,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叉车的蓄电池常配备充电和放电两个接口插件。放电接口插件与车体的电机、控制器等用电设备相连。充电接口插件放置于叉车的某一个位置。当叉车需要充电时人工将该充电插件与充电机的对应插件相连,实现充电功能。行业现有技术方案多将该插件固定于车体的某一个便于插拔的位置,使插件的插孔朝外,这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插件长时间裸露在外容易积灰,影响可靠性,同时插件裸露在外也影响整车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包括有形成于车辆壳体表面的面板,该面板上开设有通孔,且在通孔内设置有与该通孔孔型匹配的翻转板,所述面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在翻转板上且可供该翻转板旋转复位的连接组件,所述翻转板的内侧面安装有充电插件总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在面板内侧的铰链以及通过连接轴连接在翻转板上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2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翻转板内侧面的两侧。所述面板的内侧面安装有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实现翻转板复位后该翻转板外侧面端面与面板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限位件设置为U形板结构,且该U形板上形成有尺寸小于通孔孔型并大于充电插头总成外轮廓尺寸的U形槽。所述翻转板的厚度与面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充电插件总成的插孔朝向翻转板向外翻转的一侧设置r>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采用可旋转的翻转板使得充电插件总成暗藏在面板内部,有效的防止了插件长时间裸漏在外并影响使用可靠性以及容易积灰的问题,同时该种结构使用方便,通过简单的翻转便可使用充电插件总成,不仅安全高效同时保证了车辆整体的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通孔正视图。图中:1面板、11通孔、2翻转板、3充电插件总成、4限位板、41U形槽、42阻挡区、5连接组件、51铰链、52复位弹簧、6插头、7放电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的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包括有形成于车辆壳体表面的面板1,该面板1上开设有通孔11,且在通孔11内设置有与该通孔11孔型匹配的翻转板2,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翻转板2在翻转过程中与通孔11边缘处发生干涉,翻转板2的尺寸大小可略小于通孔11的尺寸大小设置,同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通孔11和翻转板2的结构形式,通孔11可以为圆形孔或腰形孔或矩形孔等等;所述面板1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在翻转板2上且可供该翻转板2旋转复位的连接组件5,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组件5仅用于翻转板2的翻转和复位,所述翻转板2的内侧面安装有充电插件总成3,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向内按压翻转板2的下部区域可将其上部区域向外翻转,而安装在翻转板2内侧面的充电插件总成3便可露出插孔,并连接插头6实现充电,该充电插件总成3的另一端连接有放电插件7,需要说明的是,该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适用于工况车辆,例如叉车、货车等,同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其他种类车辆的应用,该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具有将充电插件总成3暗藏在面板1内部的特点,一般所指的面板1为车辆的外壳部,具体结构如下:翻转板2通过在面板1内侧采用连接组件5实现翻转和复位,连接组件5包括有固接在面板1内侧面的铰链51,同时在铰链51上设置有复位弹簧52,该复位弹簧52通过连接轴与翻转板2连接,为了使得该翻转板2在翻转过程中更加稳定,本实施优选采用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组件5,为保证其使用效果,两个连接组件5内的连接轴需同轴设置,便可使得翻转板2在翻转过程中沿着同一轴线转动;同时为了保证面板1的表面与翻转板2的外表面平整性,本实施例优选的翻转板2与面板1的厚度相同。进一步的,由于翻转板2在复位弹簧52的弹性作用下实现复位,且翻转板2的尺寸大小适配通孔11的大小,为了保证翻转板2在复位后其外表面与面板1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优选采用限位件4阻挡翻转板2的翻转角度,具体的为,该限位件4设置为U形板结构,且该U形板上形成有尺寸小于通孔11的U形槽41,如图5所示,当限位件4固接在面板1内侧面后,由于U形槽41的尺寸小于通孔11的尺寸,便会在通孔11内侧形成有U形的阻挡区42,当翻转板2复位后,其内侧面会直接贴合该阻挡区42的表面;同时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实用性,U形槽41的尺寸还需满足大于充电插头总成3外轮廓尺寸,该中尺寸要求为了防止充电插头总成3与限位件4发生干涉。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形成于车辆壳体表面的面板(1),该面板(1)上开设有通孔(11),且在通孔(11)内设置有与该通孔(11)孔型匹配的翻转板(2),所述面板(1)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在翻转板(2)上且可供该翻转板(2)旋转复位的连接组件(5),所述翻转板(2)的内侧面安装有充电插件总成(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形成于车辆壳体表面的面板(1),该面板(1)上开设有通孔(11),且在通孔(11)内设置有与该通孔(11)孔型匹配的翻转板(2),所述面板(1)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在翻转板(2)上且可供该翻转板(2)旋转复位的连接组件(5),所述翻转板(2)的内侧面安装有充电插件总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有固定连接在面板(1)内侧的铰链(51)以及通过连接轴连接在翻转板(2)上的复位弹簧(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充电插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设置有2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翻转板(2)内侧面的两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显成王勇赵佛晓李黎明周鑫卓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