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22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申请属于汽车空调车身附件开发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前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该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包括除霜风口、与所述除霜风口固定连接的仪表板本体,以及与所述除霜风口连接的除霜风管,所述除霜风管设有进风口;所述除霜风口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对应设置,所述除霜风口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下端朝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延伸,所述除霜风口贴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本申请能够缓解前挡风玻璃的倒影问题,达到一个风口能除去前挡风玻璃上各个角落的霜层的效果,并且造型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
本申请属于汽车空调车身附件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除霜风口结构和汽车。
技术介绍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由于车内外温差造成前挡风玻璃结霜,这样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如不及时消除,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对安全行车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车辆一般都设有汽车除霜风道总成,而仪表板前除霜能够起到对前挡风玻璃除霜及除雾的功能,当汽车在行驶中可以快速除去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以保证驾驶员拥有一个良好的视野,从而保证乘客及车辆的安全。然而,现在市面上的前除霜结构大部分为外漏式,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前除霜风口结构,其将前除霜风口外漏,该结构虽然能起到除霜除雾的功能,但在汽车高速发展及对汽车造型设计更加简洁美观的今天,这种外漏式的除霜风口结构已无法满足要求。同时,这种外漏式前除霜风口结构容易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倒影,给驾驶员观察前方路面的情况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乘客及车辆的安全。另外,现有的这种前除霜风口结构只能除去风口出风位置之后前挡风玻璃上的霜层,而风口之前的霜层无法除去,这样也会导致行车中安全隐患的增加。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能够缓解前挡风玻璃的倒影问题,达到一个风口能除去前挡风玻璃上各个角落的霜层的效果,并且造型设计更加简洁美观,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至少具有与所述汽车除霜风口结构相同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包括除霜风口、与所述除霜风口固定连接的仪表板本体,以及与所述除霜风口连接的除霜风管,所述除霜风管设有进风口;所述除霜风口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对应设置,所述除霜风口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下端朝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延伸,所述除霜风口贴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口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前端边界下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仪表板海绵条,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内侧和所述除霜风口的前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仪表板海绵条的相对两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口与所述仪表板本体焊接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口的下部与所述除霜风管通过卡接和/或螺接的方式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除霜风口连通,所述除霜风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空调主机的出风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口通过所述除霜风管的进风口与空调主机的出风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管包括除霜风管第一本体和除霜风管第二本体,所述除霜风管第一本体与所述除霜风管第二本体相配合以构成一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除霜风口相连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霜风管包括除霜风管第一本体和除霜风管第二本体,所述除霜风管第一本体的一端和所述除霜风管第二本体的一端均与所述除霜风口相连通;所述除霜风管第一本体的另一端和所述除霜风管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空调主机的出风口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仪表板支架,所述仪表板支架与所述仪表板本体连接,且所述仪表板支架与所述除霜风管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前风窗下盖板,所述前风窗下盖板与所述仪表板支架固定连接。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包括除霜风口、仪表板本体和除霜风管,除霜风口与仪表板本体固定连接,并且除霜风口与除霜风管相连接,除霜风口与汽车前挡风玻璃相对应的设置,该除霜风口从仪表板本体的下端朝向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延伸,除霜风口几乎贴合前挡风玻璃,将除霜风口设计在仪表板本体与前挡风玻璃之间,这样从驾驶员的视野方向不可见,使得该除霜风口成为一种隐藏式的前除霜风口,并达到前除霜的效果。由此,该汽车前除霜风口结构的除霜风口为隐藏式,不仅解决了前挡风玻璃上的倒影问题,达到一个风口能够除去前挡风玻璃上各个角落的霜层的效果,而且造型设计更加的简洁美观,提升了用户的实际体验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除霜风口结构,因而至少具有与上述汽车除霜风口结构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仪表板;100-仪表板本体;110-仪表板支架;120-仪表板海绵条;201-(前)除霜风口;300-前挡风玻璃;400-除霜风管;401-除霜风管第一本体;402-除霜风管第二本体;500-前风窗下盖板;601-第一吹面风管;602-第二吹面风管。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的是汽车正常放置时常规理解的方位。例如,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前侧被称为“前”,沿车辆纵向方向的后侧被称为“后”,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被称为“左”,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被称为“右”,沿车辆高度方向的上侧被称为“上”,沿车辆高度方向的下侧被称为“下”。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专业与科学术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
技术介绍
所言,现有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造型复杂,除霜效果还有待提升,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包括仪表板1、除霜风口201和前挡风玻璃300,该前除霜风口为外漏式,并且除霜风口201与前挡风玻璃300的距离较远。现有技术中的前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霜风口、与所述除霜风口固定连接的仪表板本体,以及与所述除霜风口连接的除霜风管,所述除霜风管设有进风口;/n所述除霜风口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对应设置,所述除霜风口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下端朝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延伸,所述除霜风口贴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霜风口、与所述除霜风口固定连接的仪表板本体,以及与所述除霜风口连接的除霜风管,所述除霜风管设有进风口;
所述除霜风口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对应设置,所述除霜风口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下端朝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延伸,所述除霜风口贴近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口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前端边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仪表板海绵条,所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内侧和所述除霜风口的前侧分别连接于所述仪表板海绵条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口与所述仪表板本体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除霜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李军刘超刘杨胜李宇彤陶明强漆建华唐先念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