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柔软全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12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包括面料本体、涤纶基布、内保温层、防静电层、抑菌层、隔热层、弹性层层、保温空腔、弹力层、防水层、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面料本体一端的涤纶基布,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通过发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织针织而成的内保温层,提高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使面料保暖性更好,通过防静电层,提高面料整体的防静电能力,减小面料摩擦产生静电,通过聚四氟乙烯和竹炭纤维混合制成抑菌层,提高面料的抑菌杀菌效果,通过弹性层内部的保温空腔,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柔软度,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暖柔软全涤布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涤布,具体是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属于全涤布应用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专利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目前现有的衣物除了装饰作用外,还需要保暖作用,然而较薄的衣服的保暖性较差,不能有效地御寒保暖,现有的全涤面料防水透气性较差,现有的面料防静电效果较差,功能单一,不适合现有面料的需求,并且抗皱性和保形性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的顶端粘和连接涤纶基布,涤纶基布的顶端粘和连接内保温层的底端,内保温层的顶端粘和连接防静电层的底端,防静电层的顶端粘和连接抑菌层的底端,抑菌层的顶端粘和连接隔热层的底端,隔热层的内部粘和连接弹性层,弹性层的顶端粘和连接防水层的底端,防水层的顶端粘和连接弹力层的底端,弹力层的顶端粘和连接耐磨层。优选的,耐磨层为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且耐磨层的厚度为0.3mm。优选的,防水层为微孔聚氨酯膜,且防水层的一端等距粘和连接若干个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优选的,抑菌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和竹炭纤维混合制成。优选的,内保温层为发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织针织而成。优选的,弹性层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保温空腔,且保温空腔呈椭圆状等距分布在弹性层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面料本体一端的涤纶基布,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通过发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织针织而成的内保温层,提高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使面料保暖性更好,通过防静电层,提高面料整体的防静电能力,减小面料摩擦产生静电,通过聚四氟乙烯和竹炭纤维混合制成抑菌层,提高面料的抑菌杀菌效果。2、通过弹性层内部的保温空腔,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柔软度,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通过微孔聚氨酯膜制成的防水层,提高面料外部的防水效果,通过防水层一侧的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提高面料的抗皱性、保形性以及弹性,通过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而成耐磨层,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耐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热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本体,2、涤纶基布,3、内保温层,4、防静电层,5、抑菌层,6、隔热层,7、弹性层层,8、保温空腔,9、弹力层,10、防水层,11、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12、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顶端粘和连接涤纶基布2,涤纶基布2的顶端粘和连接内保温层3的底端,内保温层3的顶端粘和连接防静电层4的底端,防静电层4的顶端粘和连接抑菌层5的底端,抑菌层5的顶端粘和连接隔热层6的底端,隔热层6的内部粘和连接弹性层7,弹性层7的顶端粘和连接防水层10的底端,防水层10的顶端粘和连接弹力层9的底端,弹力层9的顶端粘和连接耐磨层12,提高面料的保暖效果,抗皱性和保形性较好。耐磨层12为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且耐磨层12的厚度为0.3mm,提高耐磨效果;防水层10为微孔聚氨酯膜,且防水层10的一端等距粘和连接若干个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11,抗皱性较好;抑菌层5采用聚四氟乙烯和竹炭纤维混合制成,提高抑菌抗菌效果;内保温层3为发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织针织而成,提高保暖效果;弹性层7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保温空腔8,且保温空腔8呈椭圆状等距分布在弹性层7的内部,提高保温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面料本体1一端的涤纶基布2,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通过发热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织针织而成的内保温层3,提高面料整体的保温效果,使面料保暖性更好,通过防静电层4,提高面料整体的防静电能力,减小面料摩擦产生静电,通过聚四氟乙烯和竹炭纤维混合制成抑菌层5,提高面料的抑菌杀菌效果,通过弹性层7内部的保温空腔8,提高面料的弹性和柔软度,提高面料的抗皱性和保形性,通过微孔聚氨酯膜制成的防水层10,提高面料外部的防水效果,通过防水层10一侧的聚烯烃弹力纤维丝条11,提高面料的抗皱性、保形性以及弹性,通过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而成耐磨层12,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耐磨效果更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顶端粘和连接涤纶基布(2),涤纶基布(2)的顶端粘和连接内保温层(3)的底端,内保温层(3)的顶端粘和连接防静电层(4)的底端,防静电层(4)的顶端粘和连接抑菌层(5)的底端,抑菌层(5)的顶端粘和连接隔热层(6)的底端,隔热层(6)的内部粘和连接弹性层(7),弹性层(7)的顶端粘和连接防水层(10)的底端,防水层(10)的顶端粘和连接弹力层(9)的底端,弹力层(9)的顶端粘和连接耐磨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顶端粘和连接涤纶基布(2),涤纶基布(2)的顶端粘和连接内保温层(3)的底端,内保温层(3)的顶端粘和连接防静电层(4)的底端,防静电层(4)的顶端粘和连接抑菌层(5)的底端,抑菌层(5)的顶端粘和连接隔热层(6)的底端,隔热层(6)的内部粘和连接弹性层(7),弹性层(7)的顶端粘和连接防水层(10)的底端,防水层(10)的顶端粘和连接弹力层(9)的底端,弹力层(9)的顶端粘和连接耐磨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保暖柔软全涤布,其特征在于:耐磨层(12)为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而成,且耐磨层(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华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