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83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安装于舵机上,所述舵机包括舵机外壳、设置于舵机外壳内的传动齿轮组和舵机端盖,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的齿轮柱穿过所述舵机端盖上的通孔,所述增强装置包括辅助端盖、第一线轴连接件、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线轴盘,所述辅助端盖盖设于舵机端盖上,并与舵机外壳固定,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穿过辅助端盖上的通孔与所述末端齿轮连接,所述线轴盘、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第一线轴连接件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旋转角度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舵机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等灵活性较高的机构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或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由于舵机的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通常会采用舵机作为驱动机构的动力源。舵机又叫伺服电机,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舵机广泛运用于机器人各类关节运动和各种数字互动装置设计中。舵机通常装在机器人运动着的关节上,为减轻机器人的负载,所以要求重量轻、体积小。常规舵机转动的角度一般在90度到270度之间,由此产生的传动角度和距离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机器人运动方面对舵机旋转角度和传动距离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安装于舵机上,所述舵机包括舵机外壳、设置于舵机外壳内的传动齿轮组和舵机端盖,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的齿轮柱穿过所述舵机端盖上的通孔,所述增强装置包括辅助端盖、第一线轴连接件、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线轴盘,所述辅助端盖盖设于舵机端盖上,并与舵机外壳固定,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穿过辅助端盖上的通孔与所述末端齿轮连接,所述线轴盘、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第一线轴连接件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线轴盘与第二线轴连接件通过半圆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第一线轴连接件通过六边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与末端齿轮通过锯齿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线轴盘、第二线轴连接件、第一线轴连接件和末端齿轮的中心贯穿设置有齿轮搓花轴,该齿轮搓花轴一端与线轴盘固定,另一端与舵机外壳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端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带有固定孔的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与第二线轴连接件间设置有固定片,该固定片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穿过该通孔与第二线轴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固定于辅助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采用钢材料制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第一线轴连接件采用钢材料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具有长齿柱的传动齿轮组,使得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的齿轮柱穿过舵机端盖上的通孔,一方面传动齿轮组保持了原有齿轮的旋转角度、速度等特性,另一方面拥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与外部的构件进行咬合,方便连接外部线轴,带动其旋转,从而通过线轴简单方便地实现了舵机旋转角度的增加。2、本技术采用线轴盘与线轴连接件的方式增强旋转角度,利用舵机本身的齿轮并加以改进,没有增加其他的外部齿轮,减少了齿轮之间因咬合误差带来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3、本技术设置有齿轮搓花轴,提高了各同轴连接的部件在工作时的稳定性。4、本技术设置有辅助端盖,可以在不拆卸舵机主体结构的条件下,将舵机与上部的线轴构件固定和衔接,安装方便。5、本技术第二线轴连接件和第一线轴连接件和固定片等部件采用钢材料,耐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中,1:线轴,2:线轴连接件,3、12:齿轮搓花轴,4、固定螺丝,5、固定片,6、线轴连接件,7、舵机端盖,8、固定螺丝,9、舵机端盖,10、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齿轮搓花轴,13、传动齿轮,14、传动齿轮,15、舵机外壳,16、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安装于舵机上,舵机包括舵机外壳15、设置于舵机外壳15内的传动齿轮组和舵机端盖9,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11的齿轮柱穿过舵机端盖9上的通孔,增强装置包括辅助端盖7、第一线轴连接件6、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线轴盘1,辅助端盖7盖设于舵机端盖9上,并与舵机外壳15固定,第一线轴连接件6穿过辅助端盖7上的通孔与末端齿轮11连接,线轴盘1、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第一线轴连接件6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线轴盘1直径一般大于末端齿轮11的直径。线轴盘1作为整个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直径越大的线轴盘,最终使用时与线轴盘连接物体的转动的角度更大。例如,在数字交互装置应用中,将线轴盘上绑定绳子,尾端悬吊装饰物,最终可以在舵机驱动下,使装饰物产生的位移增大。本实施例中线轴盘1整体直径为5.7cm,内径1.2cm,具体应用中可以依据实际使用场景来选择不同直径的线轴盘。线轴盘1与第二线轴连接件2通过半圆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第一线轴连接件6通过六边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第一线轴连接件6与末端齿轮11通过锯齿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通过上述咬合设置,提高了各部件的工作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包括始端齿轮10、两个传动齿轮13和14以及末端齿轮11,始端齿轮10通过两个传动齿轮13和14与末端齿轮11连接,两个传动齿轮13和14通过齿轮搓花轴12连接。始端齿轮10、两个传动齿轮13和14以及末端齿轮11均采用黄铜材料,便于加工。舵机端盖9和辅助端盖7上均设置有用于分别穿过始端齿轮10和末端齿轮11的同轴通孔。辅助端盖7的作用是在不需要拆卸舵机主体结构的条件下,将舵机与上部的构件固定和衔接的作用,舵机端盖9主要起到固定舵机主体结构外壳的作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线轴盘1、第二线轴连接件2、第一线轴连接件6和末端齿轮11的中心贯穿设置有齿轮搓花轴3,该齿轮搓花轴3一端与线轴盘1固定,另一端与舵机外壳15固定。在某些实施例中,辅助端盖7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带有固定孔的连接板17。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线轴连接件6与第二线轴连接件2间设置有固定片5,该固定片5中间设有通孔,第一线轴连接件6穿过该通孔与第二线轴连接件2连接。该固定片5通过多个固定螺丝4固定于辅助端盖7上。第二线轴连接件2、第一线轴连接件6和固定片5采用钢材料制作,耐磨性能好。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安装于舵机上,所述舵机包括舵机外壳(15)、设置于舵机外壳(15)内的传动齿轮组和舵机端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11)的齿轮柱穿过所述舵机端盖(9)上的通孔,/n所述增强装置包括辅助端盖(7)、第一线轴连接件(6)、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线轴盘(1),所述辅助端盖(7)盖设于舵机端盖(9)上,并与舵机外壳(15)固定,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6)穿过辅助端盖(7)上的通孔与所述末端齿轮(11)连接,所述线轴盘(1)、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第一线轴连接件(6)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安装于舵机上,所述舵机包括舵机外壳(15)、设置于舵机外壳(15)内的传动齿轮组和舵机端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端齿轮(11)的齿轮柱穿过所述舵机端盖(9)上的通孔,
所述增强装置包括辅助端盖(7)、第一线轴连接件(6)、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线轴盘(1),所述辅助端盖(7)盖设于舵机端盖(9)上,并与舵机外壳(15)固定,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6)穿过辅助端盖(7)上的通孔与所述末端齿轮(11)连接,所述线轴盘(1)、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第一线轴连接件(6)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盘(1)与第二线轴连接件(2)通过半圆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轴连接件(2)和第一线轴连接件(6)通过六边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轴式舵机旋转角度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轴连接件(6)与末端齿轮(11)通过锯齿形槽位咬合固定连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彤彤王秀婧陈梓绵姚稼澍尹武先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