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72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箱体及转动组件,所述输送箱体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贯通,所述输送箱体及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定位导向组件,所述定位导向组件包括立柱及第一壳体,所述立柱放置在地面,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正对着所述输送箱体的一侧开设有送料通孔,所述送料通孔正对着所述进料口。本实施例涉及铜带的传送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铜片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的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带的传送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铜包铝线是指以铝芯线为主体,外面镀一定比例的铜层的电线,可以用作同轴电缆用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铝线比重小,但其焊接性能不好,故在铝线外包铜层,这种铜包铝线既可利用铝比重小的优点,也可改善焊接性能。适用于电力、电器行业,类别等级为国际、国内。在铜包铝线的制作过程中,铜片在运输过程中,从铜片输出端到进入输送箱体内部的过程中,铜片输出端与输送箱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由于铜片自身的中力因素,铜片会向下凹陷,导致铜片表面出现折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具有降低铜片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的概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体及转动组件,所述输送箱体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贯通,所述输送箱体及所述转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定位导向组件,所述定位导向组件包括立柱及第一壳体,所述立柱放置在地面,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立柱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正对着所述输送箱体的一侧开设有送料通孔,所述送料通孔正对着所述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导向组件作为中间组件,在转动组件及输送箱体之间保证铜带运行稳定。定位导向组件对铜带进入输送箱体之间的方向进行定位导向。避免铜带在转动组件与输送箱体之间由于距离过场,导致铜带行进方向偏离的事情发生。该组件减少铜带在运输途中受损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料通孔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若干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送料通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带进入送料通孔内部,铜带位于第一滚珠与送料通孔内壁底部之间。由于第一滚珠与铜带相接触,使铜带在第一壳体内部运行过程中,通带的位置不会改变。另外铜带与第一滚珠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铜带在送料通孔内部运行更加流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下半部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起到一个衬托铜带的作用,橡胶层为了避免铜带与承接板之间触碰时,承接板对铜带表面造成伤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螺杆、螺块及滑动板,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一侧相固定,所述第一螺杆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周面,所述螺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螺块,所述螺块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所述螺块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螺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外部的一侧相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带动第一螺杆围绕第一固定杆转动。又因为螺块设置在第二凹槽内部,且螺块与第二凹槽相适配。当第一螺杆转动时,螺块不能随着第一螺杆的转动而转动,所以螺块沿着第一螺杆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动个,螺块运动带动滑动板运动。随着滑动板的运动,滑动板改变送料通孔正对着转动组件处实际显露的面积大小。操作人员通过调节滑动板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宽度的铜带调节滑动板,使送料通孔靠近转动组件的一侧显露出的宽度与铜带的宽度相适配,从而提前确定铜带在第一壳体及输送箱体内部运行轨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钮轻松快速的转动第二固定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放置盘、第三固定杆及压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地面,所述放置盘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放置盘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中心处,所述压板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外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可以保证铜带卷在运动过程中,铜带卷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箱体内部设置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打磨块及承载块,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输送箱体的内壁一侧,所述打磨块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承载块固定在所述输送箱体内壁底部,所述承载块正对着所述打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带进入输送箱体内部时,第二电机带动打磨块转动,铜带在承载块上运动。打磨块对承载块上的铜带进行打磨处理。进一步优化铜带的表面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输送箱体、转动组件、第一壳体、送料通孔、第一凹槽、第一滚珠等,使铜片在运输过程中,铜片在输送箱体与转动组件之间存在支撑结构,使铜片不会因为自身重力等缘故而下凹出现折痕,降低了铜片在运输途中受损的概率。2.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一螺杆、螺块、滑动板等,使第一壳体中的送料通孔适应不同宽度铜片,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输送箱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转动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定位导向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调节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箱体;2、转动组件;11、进料口;12、出料口;3、定位导向组件;31、立柱;32、第一壳体;321、送料通孔;322、第一凹槽;323、第一滚珠;4、承接板;41、橡胶层;5、调节组件;51、第一固定杆;52、第一螺杆;53、螺块;54、滑动板;55、第二凹槽;56、第二固定杆;6、旋钮;21、第一电机;22、放置盘;23、第三固定杆;24、压板;7、打磨组件;71、第二电机;72、打磨块;73、承载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体1及转动组件2。转动组件2带动铜带卷转动。输送箱体1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相贯通。为了提高铜带的质量,输送箱体1内部设置有打磨组件7,打磨组件7对进入输送箱体1内部的铜带进行打磨之后,铜带才可进入下一步工序。打磨组件7包括第二电机71、打磨块72及承载块73。第二电机71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箱体1内壁一侧,打磨块72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71的输出端。承载块73焊接在输送箱体1内壁底部。且承载块73的顶部正对着打磨块72。当铜带进入输送箱体1内部时,铜带在承载板上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体(1)及转动组件(2),所述输送箱体(1)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且所述进料口(11)与所述出料口(12)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体(1)及所述转动组件(2)之间设置有定位导向组件(3),所述定位导向组件(3)包括立柱(31)及第一壳体(32),所述立柱(31)放置在地面,所述第一壳体(32)固定在所述立柱(31)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32)正对着所述输送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送料通孔(321),所述送料通孔(321)正对着所述进料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箱体(1)及转动组件(2),所述输送箱体(1)的两端开设有进料口(11)及出料口(12),且所述进料口(11)与所述出料口(12)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体(1)及所述转动组件(2)之间设置有定位导向组件(3),所述定位导向组件(3)包括立柱(31)及第一壳体(32),所述立柱(31)放置在地面,所述第一壳体(32)固定在所述立柱(31)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32)正对着所述输送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送料通孔(321),所述送料通孔(321)正对着所述进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孔(321)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322),若干所述第一凹槽(322)沿着所述送料通孔(32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322)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一滚珠(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2)靠近所述转动组件(2)的一侧下半部设置有承接板(4),所述承接板(4)的顶部开设有橡胶层(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包铝线的铜带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2)靠近所述转动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杆(51)、第一螺杆(52)、螺块(53)及滑动板(54),所述第一壳体(32)靠近所述转动组件(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55),所述第二凹槽(55)沿着所述第一壳体(32)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55)内壁一侧相固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明通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