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利昭专利>正文

新型攻牙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56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包括倒角刀头、刀柄套和弹簧,所述倒角刀头前端均布设有多个倾斜的刀刃,每个所述刀刃的刃口前角面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之间呈α角度,且α角度的大小小于90°,形成倾斜刃口前角面,所述倒角刀头的后端和刀柄套的前端均设有下沉的阶梯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套在两个阶梯面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倒角刀头和刀柄套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攻牙倒角刀的刃口更锋利,倒角加工更流畅且不易堵塞,刀刃不容易崩裂,能提高刀刃的使用寿命,利用该攻牙倒角刀加工的产品倒角部位更加光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攻牙倒角刀
本技术属于螺孔攻丝倒角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
技术介绍
传统的螺孔攻丝倒角方法是钻孔后用专用组合机床进行倒角后再攻丝,这种方法工序多、经济效益差。也有现有技术攻丝和倒角同步完成,通过在丝锥刀杆上加装倒角刀,在正常攻丝结束后,在丝锥刀杆反向退回过程中,倒角刀进行倒角。公告号为CN203316859U提出的一种螺孔攻丝倒角刀具,包括刀杆,刀杆前端为攻丝头,刀杆后端外圆周侧套接固定有刀柄,攻丝头外圆周侧滑动套接一倒角刀,倒角刀与刀柄之间设有弹簧,倒角刀前端设有倾斜的刀刃,通过刀杆前端的攻丝头攻丝的同时,由可在攻丝头上前后弹性滑动的倒角刀进行倒角,实现攻丝和倒角的同时进行;基于该攻丝倒角刀具的说明书及附图可知,该攻丝倒角刀具存在如下缺陷:①倒角刀的刀刃前角为直角,也即是刀刃的两侧刃口前角面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均垂直,该结构使刀刃刃口不锋利,倒角加工时是挤压式切削,排销不流畅,刀刃容易崩裂,倒角刀头使用寿命短;②刀柄与刀杆滑动连接,加工时,需要利用夹紧分别夹持固定刀柄和刀杆,刀柄的位置不可调,从而加工出的倒角大小单一,刀柄不能适用于不同外径大小的刀杆;③倒角刀与刀柄之间设有的弹簧为直身弹簧,因为倒角时是逆向旋转,直身弹簧反向受力只是在一点上扩张,这样长时间使用弹簧反向力就会越来越小疲劳而导致断裂,弹簧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的减短。上述问题也是现有技术的攻牙倒角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攻牙倒角刀存在的刀刃刃口不锋利、倒角加工时排销不流畅、刀刃容易崩裂、倒角刀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包括倒角刀头、刀柄套和弹簧;所述倒角刀头前端均布设有多个倾斜的刀刃,根据现有丝锥刀杆上设置的用于引导限制倒角刀轴向直线滑动的弧形槽个数,选择设置倒角刀头前端刀刃的个数;每个所述刀刃的刃口前角面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之间呈α角度,且α角度的大小小于90°,形成倾斜刃口前角面;所述倒角刀头的后端和刀柄套的前端均设有下沉的阶梯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套在两个阶梯面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倒角刀头和刀柄套相抵。相比于现有倒角刀的直角刃口前角面,该攻牙倒角刀的刃口更锋利,使倒角加工更流畅且不易堵塞,使刀刃不容易崩裂,从而提高了刀刃的使用寿命,利用该攻牙倒角刀加工的产品倒角部位更加光滑。进一步限定,α角度的大小范围为80°~85°,该结构设计合理,能提高刀刃刃口的锋利性,使倒角加工更流畅且不易堵塞,使刀刃不容易崩裂,从而提高了刀刃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刀柄套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贯穿侧壁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刀柄套与丝锥刀杆连接时,通过锁紧紧固螺栓能使刀柄套与丝锥刀杆固定连接,加工时,只需夹持丝锥刀杆,该设计结构能使刀柄套与不同外径大小的丝锥刀杆固定连接,适用范围广,能控制节刀柄套在丝锥刀杆上的固定位置,以调节倒角的大小。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倒角刀头一端为弹簧的大底端,相比于直身弹簧,锥形弹簧的反向力由大底端至小底端一层一层向上分布,使整个弹簧都在受力而不是在弹簧的一个点上,能增大弹簧的反向力,使弹簧抗疲劳强度更强且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倒角刀头后端的阶梯面上设有卡槽,弹簧的大底端卡接于卡槽内,能提高弹簧和倒角刀头之间连接的稳固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倒角刀的直角刃口前角面,该攻牙倒角刀的刃口更锋利,使倒角加工更流畅且不易堵塞,使刀刃不容易崩裂,从而提高了刀刃的使用寿命,利用该攻牙倒角刀加工的产品倒角部位更加光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倒角刀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倒角刀头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倒角刀头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附图中:1-倒角刀头,2-刀柄套,3-弹簧,4-刀刃,5-刃口前角面,6-倒角刀头前端端面,7-紧固螺栓,8-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包括倒角刀头1、刀柄套2和弹簧3;所述倒角刀头1前端均布设有三个倾斜的刀刃4,每个所述刀刃4的刃口前角面5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6之间呈α角度,α角度的大小为85°,形成倾斜刃口前角面5,所述倒角刀头1的后端和刀柄套2的前端均设有下沉的阶梯面,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卡套在两个阶梯面上,且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倒角刀头1和刀柄套2相抵。相比于现有倒角刀的直角刃口前角面5,该攻牙倒角刀的刃口更锋利,使倒角加工更流畅且不易堵塞,使刀刃4不容易崩裂,从而提高了刀刃4的使用寿命,利用该攻牙倒角刀加工的产品倒角部位更加光滑。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柄套2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有两个贯穿侧壁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均设有紧固螺栓7,刀柄套2与丝锥刀杆连接时,通过锁紧紧固螺栓7能使刀柄套2与丝锥刀杆固定连接,加工时,只需夹持丝锥刀杆,该设计结构能使刀柄套2与不同外径大小的丝锥刀杆固定连接,适用范围广,能控制节刀柄套2在丝锥刀杆上的固定位置,以调节倒角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3为锥形弹簧,所述弹簧3靠近倒角刀头1一端为弹簧3的大底端,相比于直身弹簧3,锥形弹簧的反向力由大底端至小底端一层一层向上分布,使整个弹簧3都在受力而不是在弹簧3的一个点上,能增大弹簧3的反向力,使弹簧3抗疲劳强度更强且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弹簧3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角刀头1后端的阶梯面上设有卡槽8,弹簧3的大底端卡接于卡槽8内,能提高弹簧3和倒角刀头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螺孔攻丝倒角前,根据现有丝锥刀杆上设置的弧形槽个数选用对应个数刀刃4的倒角刀头1;根据倒角的大小调节刀柄套2的位置并锁紧紧固螺栓7使刀柄套2与丝锥刀杆固定;螺孔攻丝倒角时,当丝锥攻入工件到一定深度后,倒角刀头1的刀刃4前端顶到螺孔孔端;丝锥继续攻进,倒角刀沿丝锥刀杆向尾部移动,弹簧3受力压缩;当丝锥攻到螺孔要求深度反转退刀时,倒角刀头1在弹簧3的压力作用下刀刃4对螺孔端面进行倒角,倒角刀头1沿丝锥刀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角刀头(1)、刀柄套(2)和弹簧(3);所述倒角刀头(1)前端均布设有多个倾斜的刀刃(4),每个所述刀刃(4)的刃口前角面(5)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6)之间呈α角度,形成倾斜的刃口前角面(5);所述倒角刀头(1)的后端和刀柄套(2)的前端均设有下沉的阶梯面,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卡套在两个阶梯面上,且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倒角刀头(1)和刀柄套(2)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攻牙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角刀头(1)、刀柄套(2)和弹簧(3);所述倒角刀头(1)前端均布设有多个倾斜的刀刃(4),每个所述刀刃(4)的刃口前角面(5)与倒角刀头前端端面(6)之间呈α角度,形成倾斜的刃口前角面(5);所述倒角刀头(1)的后端和刀柄套(2)的前端均设有下沉的阶梯面,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卡套在两个阶梯面上,且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倒角刀头(1)和刀柄套(2)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攻牙倒角刀,其特征在于:α角度的大小范围为8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昭
申请(专利权)人:毛利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