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55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包括弧形板、半管和旋转架,所述的半管的上端面上设有破土部,所述的破土部的径向截面呈等腰锐角三角形形状,所述的半管的两端还设有转动杆;所述的旋转架包括支撑腿和与支撑腿相连接的滑板,所述的滑板上设有弧形通槽,所述的转动杆穿过弧形通槽,所述的弧形通槽的圆心和半管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施工工期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对应的城市地下管线的设置也越来越多;现有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导线地下管线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有技术采用砌筑管沟保护管线的方法,挖开管线上的覆土后在管线两边用混凝土砌墙,再在管线上盖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采用上述方法对管线进行保护时,需要砌墙,因此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有施工工期短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每段施工步骤如下:步骤1,挖掘覆土层,形成长度为0.5m-1m的沟渠,使得管线外露且沟渠的底面和管线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步骤2,在沟渠的两端挖掘辅助腔,辅助腔和沟渠相连通且位于辅助腔内的管线处于悬空状态;步骤3,将半管放置在沟渠的底面上且覆盖在管线的上方;步骤4,在辅助腔内设置旋转架,通过旋转架将半管旋转,使得半管位于管线的下方;步骤5,在半管的上方放置弧形板,将弧形板和半管以及旋转架相连接;步骤6,向弧形板与半管形成的间隙内填充土壤;步骤7,回填沟渠和辅助腔,完成该段施工;步骤8,下一段施工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完成管线保护施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线处于弧形板和半管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在存在行车载荷的情况下,管线周围的土壤受挤压对管线挤压得问题发生,同时由于半管是向下旋转至管线下方,因此能够有效的对管线支撑效果,弧形板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因此弧形板能够分担管线所受到的垂直载荷,进而能够对管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相对于砌墙的方法,本方法施工工期更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半管的圆心、弧形板的圆心和管线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存在垂直于管线的载荷时,弧形板能够能够最大程度的分担管线所受到的垂直载荷,使得对管线的保护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半管为钢材构件,所述的弧形板为钢材构件或工程塑料预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半管和弧形板具有结构强度高得特点,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使得对管线的保护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4之后,步骤5之前,对半管上部的泥土进行清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使得半管上部更为洁净,更便于弧形板和半管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包括弧形板、半管和旋转架,所述的半管的上端面上设有破土部,所述的破土部的径向截面呈等腰锐角三角形形状,所述的半管的两端还设有转动杆;所述的旋转架包括支撑腿和与支撑腿相连接的滑板,所述的滑板上设有弧形通槽,所述的转动杆穿过弧形通槽,所述的弧形通槽的圆心和半管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半管放置在沟渠的底面上且覆盖在管线的上方时,将旋转架放置于辅助腔内,并使转动杆穿过弧形通槽,并驱动转动杆沿弧形通槽移动,从而带动半管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破土部分开泥土,进而达到使半管旋转至管线下方的目的。随后将弧形板与半管相连接,进而达到对管线起到保护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弧形板上设有定位板,所述的弧形板和定位板形成抵接腔,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的破土部上设有和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半管和弧形板时,按压弧形板,使得破土部进入抵接腔内,并使得定位板上的定位凸起卡入至卡槽内,因此使得连接半管和弧形板更为方便,同时当定位凸起卡入卡槽内时,会存在震动和声音反馈,进而便于安装人员得知已安装到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滑板呈弧形状,所述的滑板和弧形板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的弧形板上设有用于卡箍穿过的连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弧形板与滑板的连接效果更好,进而对管线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滑板的两端伸入至抵接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在连接滑板和弧形板时,滑板不易错位,使得二者更便于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管线处于弧形板和半管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在存在行车载荷的情况下,管线周围的土壤受挤压对管线挤压得问题发生,同时由于半管是向下旋转至管线下方,因此能够保持土壤对管线支撑效果,弧形板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因此弧形板能够分担管线所受到的垂直载荷,进而能够对管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相对于砌墙的方法,本方法施工工期更短;当半管放置在沟渠的底面上且覆盖在管线的上方时,将旋转架放置于辅助腔内,并使转动杆穿过弧形通槽,并驱动转动杆沿弧形通槽移动,从而带动半管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破土部分开泥土,进而达到使半管旋转至管线下方的目的。随后将弧形板与半管相连接,进而达到对管线起到保护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弧形板、半管和旋转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弧形管和半管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弧形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旋转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沟渠;12、辅助腔;13、管线;2、半管;21、破土部;22、卡槽;23、转动杆;3、弧形板;31、定位板;32、定位凸起;33、抵接腔;34、卡箍;35、连接槽;4、旋转架;41、滑板;411、弧形通槽;42、支撑腿;43、定位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参照图1和图2,市政管线保护结构包括弧形板3、位于弧形板3下方的半管2和设在半管2两端的旋转架4,参照图3,管线13位于弧形板3和半管2形成的腔体内,半管2的圆心、弧形板3的圆心和管线13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参照图4,半管2的上端面上设有破土部21,破土部21的径向截面呈等腰锐角三角形形状,半管2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3;旋转架4包括支撑腿42和与支撑腿42相连接的滑板41,滑板41呈弧形状,滑板41上设有弧形通槽411,转动杆23穿过弧形通槽411,弧形通槽411的圆心和半管2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弧形板3和半管2均为钢材预制件。参照图4和图5,弧形板3上设有定位板31,弧形板3和定位板31形成抵接腔33,定位板31上设有定位凸起32,破土部21上设有和定位凸起32相适配的卡槽22。破土部21位于抵接腔33内且定位凸起32位于卡槽22内,从而起到连接弧形板3和半管2的目的。参照图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其特征在于:每段施工步骤如下:/n步骤1,挖掘覆土层,形成长度为0.5m-1m的沟渠(11),使得管线(13)外露且沟渠(11)的底面和管线(1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n步骤2,在沟渠(11)的两端挖掘辅助腔(12),辅助腔(12)和沟渠(11)相连通且位于辅助腔(12)内的管线(13)处于悬空状态;/n步骤3,将半管(2)放置在沟渠(11)的底面上且覆盖在管线(13)的上方;/n步骤4,在辅助腔(12)内设置旋转架(4),通过旋转架(4)将半管(2)旋转,使得半管(2)位于管线(13)的下方;/n步骤5,在半管(2)的上方放置弧形板(3),将弧形板(3)和半管(2)以及旋转架(4)相连接;/n步骤6,向弧形板(3)与半管(2)形成的间隙内填充土壤;/n步骤7,回填沟渠(11)和辅助腔(12),完成该段施工;/n步骤8,下一段施工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完成管线(13)保护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其特征在于:每段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1,挖掘覆土层,形成长度为0.5m-1m的沟渠(11),使得管线(13)外露且沟渠(11)的底面和管线(13)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2,在沟渠(11)的两端挖掘辅助腔(12),辅助腔(12)和沟渠(11)相连通且位于辅助腔(12)内的管线(13)处于悬空状态;
步骤3,将半管(2)放置在沟渠(11)的底面上且覆盖在管线(13)的上方;
步骤4,在辅助腔(12)内设置旋转架(4),通过旋转架(4)将半管(2)旋转,使得半管(2)位于管线(13)的下方;
步骤5,在半管(2)的上方放置弧形板(3),将弧形板(3)和半管(2)以及旋转架(4)相连接;
步骤6,向弧形板(3)与半管(2)形成的间隙内填充土壤;
步骤7,回填沟渠(11)和辅助腔(12),完成该段施工;
步骤8,下一段施工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完成管线(13)保护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管(2)的圆心、弧形板(3)的圆心和管线(13)的轴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管线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管(2)为钢材构件,所述的弧形板(3)为钢材构件或工程塑料预制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丹李雪琴吴朝勇滕松浩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