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42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属于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上模仁,上模仁底部为成型表面;下模具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模仁和第二连接件,下模仁朝向上模仁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插入的成型凹槽,成型凹槽槽底面为成型表面;设上模仁伸入成型凹槽内时,上模仁的成型表面距离下模仁的成型表面一个V形折弯件壁厚的距离,第三平面位于上模仁侧壁与成型凹槽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一次连续成型的V形折弯件,具有通过同一副模具进行一次定位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且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金属板材折弯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紧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紧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紧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紧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折弯机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目前在加工具有多个折弯角的板材,均采用依次折弯各个角的方式完成加工,通过液压折弯机的后挡料传动机构定位折弯板材。现有的折弯机模具是折弯机用来加工成型板料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构成的零件不同。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折弯机上模和下模的互为导向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根据成型工件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配置不同凹槽角度的下模。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要折弯的工件的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不同的工件就需要不同的模具来处理。例如在自动电梯的铝板配件的加工中,需要将一种工字形板材进行的折弯成型,形成V形折弯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工字形板材,图2为V形折弯件,向工字形板材1中部压出圆弧,折成后的形状为中部是一个半圆形的第一圆弧面12,第一圆弧面12连接的两侧平面设为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之间的夹角为110°,第一平面13和第二平面14伸出第一圆弧面12轴向宽度的两侧均朝向第一圆弧面12弯曲的一侧折弯,折弯的面设为第三平面15,第三平面15与第一平面13或第二平面14的折弯角为90°,形成V形折弯件11。对于上述陈述的工字形板材进行的折弯成型,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先通过第一道模具折弯第一圆弧面后,在通过第二个模具依次折弯出四个第三平面,加工工序较多;而且采用两套模具依次加工第一圆弧面和第三平面的方式,难以在第二套模具上再次定位加工第三平面,并且先后加工同侧的两个第三平面,难以保持同侧前后加工两个第三平面的一平行度,加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具有通过同一副模具进行一次定位折弯成型,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上模仁,所述上模仁底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斜面、第一成型圆弧面和第二成型斜面;所述第一成型斜面成型尺寸与第一平面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圆弧面成型尺寸与第一圆弧面相等,所述第二成型斜面成型尺寸与第二平面相等;所述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模仁和第二连接件,所述下模仁朝向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插入的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槽底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成型斜面、第二成型圆弧面和第四成型斜面;设所述上模仁伸入所述成型凹槽内时,所述上模仁的下表面距离所述下模仁的上表面一个V形折弯件壁厚的距离;所述成型凹槽周向侧壁距所述上模仁周向侧壁一个V形折弯件壁厚的距离,第三平面位于所述上模仁侧壁与所述成型凹槽侧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仁朝向下模仁的下模仁的成型表面冲压,第一成型斜面与第三成型斜面对应成型第一平面,第一成型圆弧面与第二成型圆弧面对应成型第一圆弧面,第二成型斜面与第四成型斜面对应成型第二平面,上模仁侧壁与成型凹槽侧壁成型第三平面。折弯过程中,同时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一次性将工字形板材定位折弯成型为V形折弯件,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凹槽槽口处设有防撞圆角,所述上模仁底部沿其周向设有避让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圆角用于向下冲压时,保护工字形板材表面,防止成型凹槽槽口损伤工字形板材,造成工字形板材磨损或断裂。避让圆角用于上模仁向下冲压力度太大时,防止尖锐的直角造成工字形板材的第三平面处被冲破而断裂或报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仁朝向所述上模仁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且所述定位凹槽位于所述成型凹槽槽口处,工字形板材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凹槽定位工字形板材的周向,防止冲压时工字形板材移位,可以有效提升V形折弯件的折弯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仁包括通过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模仁块、第二模仁块和第三模仁块,所述第一模仁块与所述第三模仁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成型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模仁块上,所述第二成型圆弧面位于所述第二模仁块上,所述第四成型斜面位于所述第三模仁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模仁拆分成三部分,便于下模仁的整体转运和磨损更换;也方便加工第二成型圆弧面,有利于提高第二成型圆弧面的加工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成型圆弧面上开设有若干顶料凹槽,所述顶料凹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朝向所述上模仁的一端伸出顶料凹槽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和顶料凹槽用于在冲压成型时起缓冲作用,减少工字型板材的损伤,也可以减少下模仁的成型表面的磨损。当上模上行离开成型凹槽后,压缩弹簧回弹,顶出V形折弯件,方便拿取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仁块、所述第二模仁块和所述第三模仁块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若干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可供连接板嵌伸入的避让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将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三模仁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和螺栓用于将第一模仁块、第二模仁块和第三模仁块连接成整体;压紧板用于从第一模仁块和第三模仁块处朝向第二模仁块处提供压紧力,增强下模仁各模仁块连接的紧密性,且压紧板还可以将增强下模仁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顶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夹紧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底部开设有若干T型槽,所述上模仁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T型螺钉,所述T型螺钉嵌入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滑槽用于与折弯机的夹紧板配合夹紧,第一连接件与上模仁通过T型槽和T型螺钉连接,可以缓冲上模仁对折弯机夹紧板的一部分冲击力,延长折弯机和上模仁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模仁和下模仁的设置,能够起到同时折弯出第一圆弧面和四个第三平面,一次性将工字形板材定位折弯成型为V形折弯件,使得第三平面折弯定位准确,同侧第三平面平行度较好的效果;2.通过防撞圆角和避让圆角的设置,能够起到保护工字形板材表面,防止尖锐的直角造成工字形板材第三平面处断裂或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件(21)和上模仁(22),所述上模仁(22)底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斜面( 24)、第一成型圆弧面(25)和第二成型斜面(26);所述第一成型斜面( 24)成型尺寸与第一平面(13)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圆弧面(25)成型尺寸与第一圆弧面(12)相等,所述第二成型斜面(26)成型尺寸与第二平面(14)相等;/n所述下模具(3)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模仁(32)和第二连接件(31),所述下模仁(32)朝向所述上模仁(22)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22)插入的成型凹槽(34),所述成型凹槽(34)槽底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成型斜面(35)、第二成型圆弧面(36)和第四成型斜面(37);/n设所述上模仁(22)伸入所述成型凹槽(34)内时,所述上模仁(22)的下表面距离所述下模仁(32)的上表面一个V形折弯件(11)壁厚的距离;所述成型凹槽(34)周向侧壁距所述上模仁(22)周向侧壁一个V形折弯件(11)壁厚的距离,第三平面(15)位于所述上模仁(22)侧壁与所述成型凹槽(34)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件(21)和上模仁(22),所述上模仁(22)底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斜面(24)、第一成型圆弧面(25)和第二成型斜面(26);所述第一成型斜面(24)成型尺寸与第一平面(13)相等,所述第一成型圆弧面(25)成型尺寸与第一圆弧面(12)相等,所述第二成型斜面(26)成型尺寸与第二平面(14)相等;
所述下模具(3)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下模仁(32)和第二连接件(31),所述下模仁(32)朝向所述上模仁(22)的下表面设有可供上模仁(22)插入的成型凹槽(34),所述成型凹槽(34)槽底表面设有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成型斜面(35)、第二成型圆弧面(36)和第四成型斜面(37);
设所述上模仁(22)伸入所述成型凹槽(34)内时,所述上模仁(22)的下表面距离所述下模仁(32)的上表面一个V形折弯件(11)壁厚的距离;所述成型凹槽(34)周向侧壁距所述上模仁(22)周向侧壁一个V形折弯件(11)壁厚的距离,第三平面(15)位于所述上模仁(22)侧壁与所述成型凹槽(34)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34)槽口处设有防撞圆角(341),所述上模仁(22)底部沿其周向设有避让圆角(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32)朝向所述上模仁(22)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33),且所述定位凹槽(33)位于所述成型凹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诺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