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35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态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底部加浆、直接振捣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在上、下游模板或廊道模板两侧、岸坡基岩面等防渗级别高的区域内即铺洒浆液区域,利用新鲜的碾压混凝土采用人工筑梗,在沿着长度方向每1米形成方格,以便于计量浆液体积,浆液铺洒量按该区格碾压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进行控制。水泥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55‑0.65。随后铺筑碾压混凝土、平仓、振捣以及收面,振捣可直接利用直径100mm的高频振捣棒完成。该施工方法便于精确计量加入浆液的体积;采用底部加浆通过振捣更有利于层间结合;不会出现漏振,混凝土外观质量得到保证;操作方便、简单,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施工;实现加浆工艺的优化,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速度,节约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态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变态混凝土:在已经摊铺的碾压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灰浆后振捣密实的混凝土。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时常用到碾压混凝土,它是低水灰比,坍落度为零的混凝土,具有施工快、强度高、缩缝少、水泥用量少、造价低、减少施工环境污染等优点,经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成型,不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局部改扩建工程,施工方便快捷。但是在施工中,有些部位没法用机械设备碾压,这些部位的混凝土密实度是一个问题,采用常态混凝土对这些部位进行浇筑,由于常态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之间的优劣势各不相同,因此连接部位浇筑效果不理想,采用一种介于常态与碾压之间的混凝土,使其具备常态混凝土的可振捣性能,同时又具备碾压混凝土施工快、强度高等优势,保证浇筑质量,这种混凝土就是变态混凝土。已有的变态混凝土(加浆混凝土)施工工法,施工加浆混凝土时一般采用表面洒浆、插孔加浆、或者采用中部掏槽的加浆施工方法,即在已经摊铺的混凝土上部或者中部加浆,也有直接利用拌和站机拌形成的低塌落度的加浆混凝土。表面洒浆:是指在已经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表面铺洒一定量的水泥净浆,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无法准确的控制加浆量,且浆液会在碾压混凝土表面随意流动,在振捣过程中,水泥净浆会溢出碾压混凝土表面,污染模板且无法判断对变态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以及是否存在漏振现象。插孔加浆:是指在已经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表面采用插孔器在混凝土表面插孔,插孔深度接近碾压混凝土的摊铺厚度,随后将水泥净浆加入孔内,插孔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间排距进行插孔,随后对碾压混凝土进行振捣。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无法准确控制加浆量,且在振捣过程中,水泥净浆部分会溢出碾压混凝土表面。还无法判断对变态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中部掏槽加浆:是指在已经摊铺的碾压混凝土上采用人工进行掏槽,掏槽深度约为摊铺层厚的2/3,随后将水泥净浆加入已经完成的槽内,表面覆盖碾压混凝土进行振捣。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虽然可以准确控制加浆量,但不能保证加浆的均匀性,因人工掏槽存在误差,无法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故加浆会出现不均匀性,且在覆盖混凝土的过程中,部分水泥净浆会溢出碾压混凝土表面,振捣时无法判断对变态混凝土的振捣效果。直接利用拌和站机拌形成的低塌落度的加浆混凝土,可以直接进行振捣,存在的缺点是施工速度慢、成本高,不利于节约成本和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础面处理,对已经完成的基础面进行冲毛和清理;(2)筑梗,利用碾压混凝土围梗制作一排方格,方格高度满足加浆的深度需要,方格的围梗的高度为5cm-8cm,方格的围梗的宽度为10-15cm,垂直边的长度为0.5-1.5m,平行边的长度为1.0-1.2m;(3)加浆,向所述方格的围梗封闭区域内加注浆液,所加浆液为水泥净浆,水泥净浆所采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优选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碾压混凝土为准三级配时,水泥净浆比重为0.55-0.65g/cm3;(4)混凝土铺筑,在步骤3)中加注完水泥净浆的方格的封闭区域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每一层碾压混凝土铺筑厚度为30cm-35cm;(5)平仓,将步骤4)中已加注水泥浆的方格状围梗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整平;平仓方式优先选用选用小型挖掘机,当小型机械设备不能到达部位采用人工;(6)振捣,利用振捣棒振捣达到表面泛浆效果;加浆混凝土铺筑完成后,等和其相连接的碾压混凝土铺筑完成且碾压开始后,再进行加浆混凝土振捣,加浆混凝土振捣可利用直径70mm-100mm振捣棒振捣,要求振捣棒距离模板边20cm-30cm;(7)收面,将已经振捣完成的混凝土面进行整平,当该技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时,加浆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在振动碾无法碾压的区域利用平板振捣器将加浆混凝土表面找平,便于下一层加浆混凝土施工。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将上游模板架设完成后,仓号开仓后,利用新鲜碾压混凝土完成对长度方向筑梗和宽度方向筑梗,垂直边和平行边之间形成封闭区域,随后向封闭区域内家加入浆液,加浆完成后,在封闭区域内铺设碾压混凝土,利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向封闭区域内家加入浆液的步骤为:A.加浆量计算:根据所围成筑梗区域内碾压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进行控制,计算加浆量;B.筑梗:利用新鲜的碾压混凝土在上下游模板侧、两岸岸坡、廊道周边、预留孔洞等防渗部位利用人工、铁锹形成等面积的封闭区域;C.实测加浆量:根据浆液实际比重计算加浆量,并且与实际加浆量进行对比;D.测定浆液比重:利用比重计测定实际的浆液比重,并且与设计浆液比重进行对比;E.根据试验段得出的参数,确定最佳加浆量;F.根据试验段得出的参数,确定最佳浆液比重。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加浆量计算可根据所围成筑梗区域内碾压混凝土体积的8%进行控制。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根据浆液实际比重计算加浆量所得出封闭区域内浆液铺洒厚度为2.4cm。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利用比重计测定实际的浆液比重,水灰比控制在0.65。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最佳加浆量可按照7.5%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在建和已经建成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保证满足大坝坝体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设计对大坝坝体防渗区加浆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能够在保证坝体防渗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碾压混凝土的快速铺筑,有利于节约施工工期和减少工程投入;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保证满足大坝坝体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设计对大坝坝体防渗区加浆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优化调整,本专利技术达到如下显著效果:(1)施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2)确保不漏振、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3)优化了原有的施工方法,节约施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筑梗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筑梗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振捣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振捣效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底部加浆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振捣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混凝土外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混凝土外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基础面冲毛效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10所示的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基础面处理,对已经完成的基础面进行冲毛和清理;/n(2)筑梗,利用碾压混凝土围梗制作一排方格,方格高度满足加浆的深度需要,方格的围梗的高度为5cm-8cm,方格的围梗的宽度为10-15cm,垂直边的长度为0.5-1.5m,平行边的长度为1.0-1.2m;/n(3)加浆,向所述方格的围梗封闭区域内加注浆液,所加浆液为水泥净浆,水泥净浆所采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优选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碾压混凝土为准三级配时,水泥净浆比重为0.55-0.65g/cm3;/n(4)混凝土铺筑,在步骤3)中加注完水泥净浆的方格的封闭区域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每一层碾压混凝土铺筑厚度为30cm-35cm;/n(5)平仓,将步骤4)中已加注水泥浆的方格状围梗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整平;平仓方式优先选用选用小型挖掘机,当小型机械设备不能到达部位采用人工;/n(6)振捣,利用振捣棒振捣达到表面泛浆效果;加浆混凝土铺筑完成后,等和其相连接的碾压混凝土铺筑完成且碾压开始后,再进行加浆混凝土振捣,加浆混凝土振捣可利用直径70mm-100mm振捣棒振捣,要求振捣棒距离模板边20cm-30cm;/n(7)收面,将已经振捣完成的混凝土面进行整平,当该技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时,加浆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在振动碾无法碾压的区域利用平板振捣器将加浆混凝土表面找平,便于下一层加浆混凝土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础面处理,对已经完成的基础面进行冲毛和清理;
(2)筑梗,利用碾压混凝土围梗制作一排方格,方格高度满足加浆的深度需要,方格的围梗的高度为5cm-8cm,方格的围梗的宽度为10-15cm,垂直边的长度为0.5-1.5m,平行边的长度为1.0-1.2m;
(3)加浆,向所述方格的围梗封闭区域内加注浆液,所加浆液为水泥净浆,水泥净浆所采用的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优选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碾压混凝土为准三级配时,水泥净浆比重为0.55-0.65g/cm3;
(4)混凝土铺筑,在步骤3)中加注完水泥净浆的方格的封闭区域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每一层碾压混凝土铺筑厚度为30cm-35cm;
(5)平仓,将步骤4)中已加注水泥浆的方格状围梗上铺筑坝体同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整平;平仓方式优先选用选用小型挖掘机,当小型机械设备不能到达部位采用人工;
(6)振捣,利用振捣棒振捣达到表面泛浆效果;加浆混凝土铺筑完成后,等和其相连接的碾压混凝土铺筑完成且碾压开始后,再进行加浆混凝土振捣,加浆混凝土振捣可利用直径70mm-100mm振捣棒振捣,要求振捣棒距离模板边20cm-30cm;
(7)收面,将已经振捣完成的混凝土面进行整平,当该技术应用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时,加浆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在振动碾无法碾压的区域利用平板振捣器将加浆混凝土表面找平,便于下一层加浆混凝土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加浆的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国刘元广石岩穆国锋张京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