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柄签专利>正文

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07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来制成:丁腈橡胶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50份;活性氧化镁8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 1份;防老剂4010NA 1.5份;防老剂BLE 2.5份,粘合剂DH8份;古马隆树脂5份;炭黑N660 50份;白炭黑15份;二氧化硅微粉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二辛脂25份;硫磺2.5份;促进剂CBS 0.8份;硫化剂TCHC 3份;粘合剂RC 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专用中胶层能满足与镀铜钢丝及聚乙烯的粘合性良好,并且与内胶层的橡胶兼容性要好,易于加工成片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软管,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
技术介绍
钢丝编织胶管具有重量轻、加工简单和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上;衡量钢丝编织胶管质量的优劣,除了检测其耐油性、耐压强度和耐老化性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之外,其耐脉冲次数的多少也是衡量胶管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由于钢丝编织胶管基本结构上的限制,目前行业内质量比较好的钢丝编织胶管,其耐脉冲次数基本在20万次左右,在数据上很难有再大的突破。因为钢丝编织橡胶软管的基本结构分为内胶层、钢丝编织骨架层和外胶层,胶管的承压主要是依靠钢丝编织骨架层来完成的,钢丝的质量高低,钢丝编织结构设计及施工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胶管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而钢丝编织骨架层是靠钢丝编织机对向旋转的锭子将合股后的钢丝按照平衡角度编织在内胶层上,相邻的两股钢丝在内胶层上就会形成交叉缝,这些交叉缝的存在,就会在钢丝骨架层上形成了应力点,胶管在使用当中,胶管受压会造成管壁胀缩,交叉缝之间的钢丝相互摩擦,久而久之,造成钢丝骨架层的破损,影响胶管的使用寿命,其耐脉冲次数就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来制成:丁腈橡胶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50份;活性氧化镁8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份;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BLE2.5份,粘合剂DH8份;古马隆树脂5份;炭黑N66050份;白炭黑15份;二氧化硅微粉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二辛脂25份;硫磺2.5份;促进剂CBS0.8份;硫化剂TCHC3份;粘合剂RC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1)、按组方称取各个原料备用;(2)、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塑炼;A、密炼机塑炼:密炼机中加入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控制密炼机转速为33,待密炼机温度升为100℃时即排胶;B、采用开炼机进行薄通工艺:整开炼机前后辊筒升温到55~60℃,并调小前后两辊筒的距离为1mmm以下。加入经密炼机预混的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混合胶,进行细塑炼,要求五包三卷后。调大前后两辊筒的距离为5mm以上,下片停放24小时后进入下道工序;(3)、混炼工艺:A、调整密炼机转速为28,升上顶栓,加入经塑炼和停放后的橡胶原材料、活性氧化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BLE、粘合剂DH、古马隆树脂,密炼2~3分钟;B加入1半的炭黑、白炭黑、二氧化硅微粉、轻质碳酸钙,密炼2~3分钟;C,加入其余的炭黑、白炭黑、二氧化硅微粉、轻质碳酸钙及全部的二辛脂,密炼4~5分钟后排胶,下片,冷却,停放12小时,供下道工艺用,全程温度控制不超过120℃;D、调整密炼机转速为25,加入一段混炼后胶料、硫磺、促进剂CBS、硫化剂TCHC和粘合剂RC,密炼2~3分钟,排胶,排胶温度不超过90℃;E、开炼机五包三卷工序后下5mm左右的片冷却停放待用。本专利技术主要创新点是在传统的钢丝编织胶管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胶管的内胶层与钢丝层之间用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纤维线采用合适的编织张力、编织角度及编织密度再编织一层,钢丝层与聚乙烯线层用专用的中间胶过渡。即其基本结构从内到外变为内胶层,聚乙烯线层,中胶层,钢丝层和外胶层。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具有高强度和较高的弹性模量,胶管受压后,压力在没有到达钢丝层的时候,聚乙烯层起到了缓冲作用,抵抗住了一部分压力,这样钢丝层所受到的压力冲击就小一些,钢丝层就会发生较小的形变,这样就大大削减了变叉缝钢丝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胶管的耐脉冲性能,按此结构设计制造的钢丝编织胶管的脉冲次数轻松达到40万次以上。四,本专利技术软管的结构设计(以EN853-1SN为标准,内径分别为8、10和13的液压胶管为例)及专用中胶配方和混炼工艺设计。(一)本专利技术软管的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专用中胶层能满足与镀铜钢丝及聚乙烯的粘合性良好,并且与内胶层的橡胶兼容性要好,易于加工成片状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来制成:丁腈橡胶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50份;活性氧化镁8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份;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BLE2.5份,粘合剂DH8份;古马隆树脂5份;炭黑N66050份;白炭黑15份;二氧化硅微粉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二辛脂25份;硫磺2.5份;促进剂CBS0.8份;硫化剂TCHC3份;粘合剂RC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1)、按组方称取各个原料备用;(2)、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塑炼;A、密炼机塑炼:密炼机中加入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控制密炼机转速为33,待密炼机温度升为100℃时即排胶;B、采用开炼机进行薄通工艺:整开炼机前后辊筒升温到55~60℃,并调小前后两辊筒的距离为1mmm以下。加入经密炼机预混的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混合胶,进行细塑炼,要求五包三卷后。调大前后两辊筒的距离为5mm以上,下片停放24小时后进入下道工序;(3)、混炼工艺:A、调整密炼机转速为28,升上顶栓,加入经塑炼和停放后的橡胶原材料、活性氧化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防老剂RD、防老剂4010NA、防老剂BLE、粘合剂DH、古马隆树脂,密炼2~3分钟;B加入1半的炭黑、白炭黑、二氧化硅微粉、轻质碳酸钙,密炼2~3分钟;C,加入其余的炭黑、白炭黑、二氧化硅微粉、轻质碳酸钙及全部的二辛脂,密炼4~5分钟后排胶,下片,冷却,停放12小时,供下道工艺用,全程温度控制不超过120℃;D、调整密炼机转速为25,加入一段混炼后胶料、硫磺、促进剂CBS、硫化剂TCHC和粘合剂RC,密炼2~3分钟,排胶,排胶温度不超过90℃;E、开炼机五包三卷工序后下5mm左右的片冷却停放待用。相关性能检测结果(1)物理性能。硬度:80;拉断强度:11MPa;拉断伸长率:280%;200%定伸强度:6MPa;永久变形:20%。(2)与镀铜钢丝的粘合性能。用直径为0.3mm强度2750MPa的镀铜钢丝进行测试,抽出力为150N,附胶率为100%。(3)与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线的粘合性能。用1000D规格的线进行测试,抽出力为140N,附胶率为100%。粘合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来制成:丁腈橡胶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50份;活性氧化镁8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 1份;防老剂4010NA 1.5份;防老剂BLE 2.5份,粘合剂DH 8 份;古马隆树脂5份;炭黑N660 50份;白炭黑15份;二氧化硅微粉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二辛脂25份;硫磺2.5份;促进剂CBS 0.8份;硫化剂TCHC 3份;粘合剂RC 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来制成:丁腈橡胶5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50份;活性氧化镁8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份;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BLE2.5份,粘合剂DH8份;古马隆树脂5份;炭黑N66050份;白炭黑15份;二氧化硅微粉20份;轻质碳酸钙20份;二辛脂25份;硫磺2.5份;促进剂CBS0.8份;硫化剂TCHC3份;粘合剂RC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脉冲工程机械用钢丝编织橡胶软管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
(1)、按组方称取各个原料备用;
(2)、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塑炼;
A、密炼机塑炼:密炼机中加入丁腈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控制密炼机转速为33,待密炼机温度升为100℃时即排胶;
B、采用开炼机进行薄通工艺:整开炼机前后辊筒升温到55~60℃,并调小前后两辊筒的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柄签蒋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柄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