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亚胺、聚酰亚胺的前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双面挠性覆铜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聚酰亚胺的前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双面挠性覆铜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汽车导航仪、电脑配件及其它电子产品的高性能化、小型化、轻型化,以及高端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其中的电子线路也不断向着“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而传统使用的刚性覆铜板,不具备可挠性,生产得到的电子线路无法弯曲组装、体积庞大,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高密度化、多层化、高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的单面/双面挠性覆铜板正在逐渐取代这些刚性覆铜板,成为市场主流。挠性覆铜板,可分为有胶型和无胶型。有胶型挠性覆铜板的结构中使用了耐热性不高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造成耐热性、锡焊稳定性等性能的降低,从而使其在高温使用时容易导致分层,起泡等问题;同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存在,造成挠性覆铜板尺寸稳定性的变差。因此,无胶型挠性覆铜板得到人们广泛的研究与关注;其中,又以市场需求量大(90%以上)、线路密度高、加工效率高的双面无胶挠性覆铜板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一般来说,双面无胶挠性覆铜板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1)在铜箔基板上依次涂布上TPI、PI、TPI,形成Cu-TPI-PI-TPI的结构,再通过热压法压合上另一层铜箔,得到双面板,但该生产工艺涂布次数需要三次,生产良率较低,且TPI与PI之间的粘结也不好控制。(2)在铜箔基板上依次涂布上PI、TPI,形成C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式为通式I或通式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式为通式I或通式II:
R1、R2、R5、R6、R7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40的二价芳香基团,R10、R1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40的四价芳香基团,R3、R4、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非取代C6~C2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C1~C10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y与n为正整数,1≤y≤20,1≤n≤10,R1、R2、R5、R6、R7、R10、R11、R12中至少有一个至少含有-(CH2)n-、-O-、-SO2-、-CO-、-C(CH3)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5、R6、R7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30的二价芳香基团,优选为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R10、R1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30的四价芳香基团,优选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R3、R4、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的直链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的支链烷基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所述R3、R4、R8以及R9相同且均为H、苯基、甲基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与铜箔交联固化之后的剥离强度≥10N/cm,优选所述聚酰亚胺的导热系数达到2.0~2.5W·m-1·K-1,优选所述聚酰亚胺的25℃下的弹性模量为8~12GPa,优选所述聚酰亚胺的拉伸强度达到200~300MPa,优选所述聚酰亚胺的5%热失重温度超过45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式为通式I时,R3、R4均为H,R1与R2各自独立地选自中的任意一种,R10、R11均为当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式为通式II时,R8、R9均为H,R5、R6、R7各自独立地选自中的任意一种,R12为
7.一种聚酰亚胺的前体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溶液包括胺类单体、酸酐类单体和溶剂,所述胺类单体包括含炔基的苯胺类化合物和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所述酸酐类单体包括芳香族四甲酸二酐类化合物和4,4'-(乙炔-1,2-二基)二酞酸酐,或者
所述胺类单体包括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所述酸酐类单体包括含炔基的苯酐类化合物、芳香族四甲酸二酐类化合物和4,4'-(乙炔-1,2-二基)二酞酸酐,
所述含炔基的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所述芳香族二胺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H2N-R14-NH2;
所述芳香族四甲酸二酐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所述含炔基的苯酐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为:
其中,R13和R16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非取代C6~C20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C1~C10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R14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40的二价芳香基团;R15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6~C40的四价芳香基团;R14和R15中至少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李营,翁建东,俞仁杰,章陈萍,周光大,林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