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98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涉及己内酰胺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凝液罐,所述凝液罐的内靠近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凝液罐的位于过滤机构下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气机构,所述凝液罐内壁位于喷气机构下侧固定安装有填料层,所述喷气机构相对应的凝液罐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管,所述凝液罐的左侧面通过蒸汽进气管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出气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蒸汽回流至预热器中,从而达到了蒸汽的回收以及降低能源的使用,第一冷凝器、第一分相罐、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分相罐,便于对冷凝水进行回收,便于进行二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己内酰胺生产
,具体为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己内酰胺的分子式是C6H11NO,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结晶体,有油性手感,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途是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可进一步加工成锦纶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目前,现有的己内酰胺水溶液的脱水主要采用多效蒸馏法,其中多效蒸馏法中每一效的蒸发过程均需要大量的蒸汽,外来蒸汽消耗量巨大,而蒸发出的蒸汽还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凝,能源浪费严重,为此,提出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具备对蒸汽预热进行回收使用,同时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等优点,解决了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与循环水,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对蒸汽预热进行回收使用,同时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凝液罐,所述凝液罐的内靠近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凝液罐的位于过滤机构下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气机构,所述凝液罐内壁位于喷气机构下侧固定安装有填料层,所述喷气机构相对应的凝液罐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管,所述凝液罐的左侧面通过蒸汽进气管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凝液罐的上表面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第一冷凝器和预热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的出液口通过回液管与凝液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冷凝器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分相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出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预热器套设于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进料管外,所述预热器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蒸汽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凝液罐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凝液罐的内壁上,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固定安装于过滤网上侧的凝液罐内壁上。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喷气机构包括布气管和喷头,所述布气管固定安装于凝液罐的内壁上,所述布气管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喷头。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凝液罐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液位计。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凝液罐的下表面靠近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放液管和第二控制阀,所述放液管固定安装于凝液罐下表面靠近右侧,所述放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喷气机构与回液管均设置于过滤机构下侧和填料层上侧。(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三通管使蒸汽回流至预热器中,对原料进行预加热,预热后的蒸汽通过蒸汽进气管回流至凝液罐中,便于对蒸汽中的余热进行利用,从而达到了蒸汽的回收以及降低能源的使用。2、该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中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避免蒸汽中液体流入三通管中,再通过填料层避免液带气发生,便于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3、该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冷凝器、第一分相罐、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分相罐,便于对冷凝水进行回收,便于进行二次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凝液罐剖视图。图中:1、凝液罐;2、过滤机构;201、过滤网;202、活性炭吸附层;3、喷气机构;301、布气管;302、喷头;4、填料层;5、蒸汽进气管;6、三效蒸发装置本体;7、三通管;8、第一冷凝器;9、预热器;10、第一分相罐;11、回液管;12、压缩机;13、第二冷凝器;14、第二分相罐;15、排气管;16、排液管;17、第一控制阀;18、液位计;19、调节机构;191、放液管;192、第二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凝液罐1,凝液罐1的内靠近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2,凝液罐1的位于过滤机构2下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气机构3,凝液罐1内壁位于喷气机构3下侧固定安装有填料层4,喷气机构3相对应的凝液罐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管5,凝液罐1的左侧面通过蒸汽进气管5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出气口相连通,凝液罐1的上表面通过三通管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8和预热器9相连通,第一冷凝器8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第一分相罐10的出液口通过回液管11与凝液罐1相连通,第一分相罐10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12进气口相连通,压缩机12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冷凝器13进气口相连通,第二冷凝器13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分相罐14相连通,第二分相罐14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第二分相罐14出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5,预热器9套设于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进料管外,预热器9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蒸汽进气管5相连通,凝液罐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液管16,且排液管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7,排液管16便于对凝液罐1中的冷凝水流出进行二次使用。具体的,过滤机构2包括过滤网201和活性炭吸附层202,过滤网201固定安装于凝液罐1的内壁上,活性炭吸附层202固定安装于过滤网201上侧的凝液罐1内壁上,过滤网201和活性炭吸附层202避免蒸汽中水含量过高,使冷凝水的回收效果更好。具体的,喷气机构3包括布气管301和喷头302,布气管301固定安装于凝液罐1的内壁上,布气管301的下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喷头302,布气管301下表面喷头302喷出的蒸汽更加均匀,便于进行过滤和减少液带气的存在。具体的,凝液罐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液位计18,液位计18便于对凝液罐1中冷凝水储量进行查看。具体的,凝液罐1的下表面靠近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19,调节机构19包括放液管191和第二控制阀192,放液管191固定安装于凝液罐1下表面靠近右侧,放液管19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92,放液管191通过该第二控制阀192打开进行防冷凝水,避免凝液罐1中水位过高影响喷气机构3的使用。具体的,喷气机构3与回液管11均设置于过滤机构2下侧和填料层4上侧,喷气机构3喷出的蒸汽可充分进行过滤和减少液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凝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罐(1)的内靠近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2),所述凝液罐(1)的位于过滤机构(2)下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气机构(3),所述凝液罐(1)内壁位于喷气机构(3)下侧固定安装有填料层(4),所述喷气机构(3)相对应的凝液罐(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管(5),所述凝液罐(1)的左侧面通过蒸汽进气管(5)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凝液罐(1)的上表面通过三通管(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8)和预热器(9)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8)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10)的出液口通过回液管(11)与凝液罐(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10)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12)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压缩机(12)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冷凝器(13)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分相罐(14)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14)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14)出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5),所述预热器(9)套设于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进料管外,所述预热器(9)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蒸汽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凝液罐(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液管(16),且排液管(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凝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罐(1)的内靠近上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2),所述凝液罐(1)的位于过滤机构(2)下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气机构(3),所述凝液罐(1)内壁位于喷气机构(3)下侧固定安装有填料层(4),所述喷气机构(3)相对应的凝液罐(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蒸汽进气管(5),所述凝液罐(1)的左侧面通过蒸汽进气管(5)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凝液罐(1)的上表面通过三通管(7)分别与第一冷凝器(8)和预热器(9)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8)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10)的出液口通过回液管(11)与凝液罐(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相罐(10)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压缩机(12)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压缩机(12)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冷凝器(13)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13)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分相罐(14)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14)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第一分相罐(10)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相罐(14)出气口上固定安装有排气管(15),所述预热器(9)套设于与三效蒸发装置本体(6)进料管外,所述预热器(9)的下表面通过导管与蒸汽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凝液罐(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液管(16),且排液管(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1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奎王健李晓军李微张明李强周田田柴瑞胡萌陈亚芸原晓杰李鑫艳程亮亮王施政孙丽萍苏文波徐泽如邢志飞张巍菊郭慧卉闫琦琦冯伟张晓拯申田燏王亮亮李国良张琨郭书超韩涛杨广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