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597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该设备包括兼氧池、组合反应池及控制间。本装置采用MBBR及MBR组合工艺,将MBBR区与MBR区设置在同一池体中,提高了曝气装置充入氧气的利用效率,在池体中能够达到10000 mg/L的污泥浓度,提高了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水通过本设备处理后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没有传统活性污泥法需要的二沉池,同等处理效果设备减少了设备体积35%以上,同时采用一体化设备的形式,将绝大部分装置集中设置在设备内部,需要配套建设的附属设施减少5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较为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有生物生态类、生物处理类以及组合工艺,生物生态类中人工湿地以及地下渗滤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容易出现环保事故等问题。生物处理类中传统活性污泥法、SBR、CAST、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等都存在占地面积大,基建要求高,运行管理要求高、脱氮除磷效果差等缺点。这些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低,地形复杂,各村寨较为分散,管网建设不易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需要采用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研发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兼氧池、组合反应池及控制间;组合反应池包括MBBR反应区和设置在所述MBBR反应区内部的MBR反应区,所述MBBR反应区和所述MBR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分隔;MB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MB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控制间内部设置有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产水泵、反洗泵、回流泵、反洗水箱及风机;兼氧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兼氧池与所述组合反应池连通。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水导入兼氧池,并通过兼氧池中悬挂式填料进行第一次净化;S2:将第一次净化之后的水导入MBBR反应区中并利用MBBR反应区中的MBBR填料对水进行第二次净化;S3:将第二次净化后的水导入MBR反应区并利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第三次净化;S4:将第三次净化之后的水通过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并排出。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的优点如下:本装置采用MBBR及MBR组合工艺,将MBBR区与MBR区设置在同一池体中,提高了曝气装置充入氧气的利用效率,在池体中能够达到10000mg/L的污泥浓度,提高了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水通过本设备处理后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没有传统活性污泥法需要的二沉池,同等处理效果设备减少了设备体积35%以上,同时采用一体化设备的形式,将绝大部分装置集中设置在设备内部,需要配套建设的附属设施减少50%以上。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兼氧池;2、组合反应池;3、控制间;4、检修孔;5、检修爬梯;6、进水管;7、出水管;8、排泥管;11、悬挂式填料;21、MBBR反应区;22、MBR反应区;23、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24、布水堰;25、第二MBBR填料滞留装置;26、MBBR填料;27、曝气装置;28、回流管道;29、MBR膜生物反应器;291、产水管;31、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32、产水泵;33、反洗泵;34、回流泵;35、反洗水箱;36、风机;37、控制柜;361、第一曝气管;362、第二曝气管;363、第三曝气管;364、第四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兼氧池1、组合反应池2及控制间3;组合反应池2包括MBBR反应区21和设置在所述MBBR反应区21内部的MBR反应区22,所述MBBR反应区21和所述MBR反应区22之间通过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23分隔。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MBBR反应区2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27,所述MBBR反应区21底部与回流管道28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反应区22底部与回流管道28的进水端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控制间3内部设置有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31、产水泵32、反洗泵33、回流泵34、反洗水箱35及风机3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兼氧池1与进水管6连通,所述兼氧池1与所述组合反应池2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兼氧池1内部设有悬挂式填料11,所述MBBR反应区21内部填充有MBBR填料,所述MBR反应区22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2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兼氧池1顶部设有检修孔4,所述兼氧池1的侧端面设有竖直的检修爬梯5,所述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23为底部与组合反应池2内侧端面底部连接的环状结构,所述兼氧池1和组合反应池2均为槽体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MBBR反应区21上端面设有布水堰24,所述布水堰24为环状结构,所述兼氧池1通过导水管与组合反应池2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布水堰24的上方,所述布水堰24上方设置有第二MBBR填料滞留装置25,所述第二MBBR填料滞留装置25和所述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23均为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控制间3内部设置有控制柜3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MBR膜生物反应器29与产水泵32和反洗泵33连通,所述产水泵32与MBR膜生物反应器29和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31连通,所述反洗泵33与MBR膜生物反应器29和反洗水箱35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MBBR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兼氧池、组合反应池及控制间;/n所述组合反应池包括MBBR反应区和设置在所述MBBR反应区内部的MBR反应区,所述MBBR反应区和所述MBR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分隔;/n所述MB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MB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n所述控制间内部设置有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产水泵、反洗泵、回流泵、反洗水箱及风机;/n所述兼氧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兼氧池与所述组合反应池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兼氧池、组合反应池及控制间;
所述组合反应池包括MBBR反应区和设置在所述MBBR反应区内部的MBR反应区,所述MBBR反应区和所述MBR反应区之间通过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分隔;
所述MB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MB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MBR反应区底部与回流管道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控制间内部设置有管道式紫外线消毒装置、产水泵、反洗泵、回流泵、反洗水箱及风机;
所述兼氧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兼氧池与所述组合反应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内部设有悬挂式填料,所述MBBR反应区内部填充有MBBR填料,所述MBR反应区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顶部设有检修孔,所述兼氧池的侧端面设有竖直的检修爬梯,所述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为底部与组合反应池内侧端面底部连接的环状结构,所述兼氧池和组合反应池均为槽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反应区上端面设有布水堰,所述布水堰为环状结构,所述兼氧池通过导水管与组合反应池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布水堰的上方,所述布水堰上方设置有第二MBBR填料滞留装置,所述第二MBBR填料滞留装置和所述第一MBBR填料滞留装置均为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间内部设置有控制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BBR耦合M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与产水泵和反洗泵连通,所述产水泵与MBR膜生物反应器和管道式紫外线消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炜韬刘政龙泉余丹杨长军谢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