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82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渗透主管、渗透外管和牵引块,所述渗透主管的内部设置有渗透内管,且渗透内管的右端口设置有内管套头,所述渗透外管安装于渗透内管的左端口,且渗透外管的外表面贯穿有侧吸槽,所述渗透外管的左侧固定有顶罩,所述牵引块安装于渗透主管的外表面,且牵引块的左端面贴合有粘胶贴层,所述牵引块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牵引孔,且固定牵引孔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该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主要特点是内管套头半径略大于渗透内管的半径,使得在引流结束时体液不会直接从渗透内管返回至体内,结构设计合理,且具有多个引流开孔,提高引流效率的同时避免堵塞引流管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引流管
,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胃肠道、胆道等,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用于临床内科的引流管一般通过线缝在体肤上,用于固定引流管将内部的杂物引出,在引流过程中要防止倒吸。目前,内科引流管只有一只软管插入到指定部位,而且在体外需要用线将软管缝合在体肤表面防止软管活动,这样就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病人的痛苦形,而且在引流时易发生体液渗透回流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目前,内科引流管只有一只软管插入到指定部位,而且在体外需要用线将软管缝合在体肤表面防止软管活动,这样就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病人的痛苦形,而且在引流时易发生体液渗透回流的情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渗透主管、渗透外管和牵引块,所述渗透主管的内部设置有渗透内管,且渗透内管的右端口设置有内管套头,所述渗透外管安装于渗透内管的左端口,且渗透外管的外表面贯穿有侧吸槽,所述渗透外管的左侧固定有顶罩,所述牵引块安装于渗透主管的外表面,且牵引块的左端面贴合有粘胶贴层,所述牵引块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牵引孔,且固定牵引孔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渗透内管与渗透主管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渗透主管比渗透内管的半径大0.2-0.3cm。优选的,所述内管套头与渗透内管的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且内管套头的侧表面贯穿有引流出孔,所述内管套头的右端口的比渗透内管的半径大0.05-0.1cm。优选的,所述渗透外管半径大小与渗透主管保持一致,且侧吸槽位于渗透外管的外表面间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渗透外管的内部设置有主吸孔,且顶罩左端面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渗透主管的右端口设置有出液孔,且出液孔的左侧设置取样侧槽,所述取样侧槽贯穿于渗透主管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牵引块关于渗透主管的竖直中心线对分布设置有2组,且固定牵引孔位于牵引块的外表面间距分布,所述固定块与牵引块和固定牵引孔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的渗透内管与渗透主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且均采用硅橡胶材质,具有较强的防渗透能力,该间隔用于承载渗透内管内部流通的液体,避免体液发生回流,提高引流的质量,设置的内管套头半径略大于渗透内管的半径,使得体液不会直接从渗透内管返回至体内,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2.该装置侧吸槽的目的是提高该引流管的引流范围,增加了引流开孔,进而提高引流的效率,节省手术时间,设置的顶罩的目的是避免主吸孔与体内细胞过于贴合导致引流堵塞的情况,保证了引流的顺利进行,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3.设置的牵引块通过粘胶贴层粘合在皮肤伤口的两侧,通过针线穿插固定牵引孔使得左右两组牵引块向内侧靠拢,降低了病人的手术痛苦,降低了术后恢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牵引块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吸孔处截面图。图中:1、渗透主管;2、渗透内管;3、内管套头;4、引流出孔;5、渗透外管;6、侧吸槽;7、主吸孔;8、顶罩;9、取样侧槽;10、出液孔;11、粘胶贴层;12、牵引块;13、固定牵引孔;14、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渗透主管1、渗透外管5和牵引块12,渗透主管1的内部设置有渗透内管2,且渗透内管2的右端口设置有内管套头3,渗透外管5安装于渗透内管2的左端口,且渗透外管5的外表面贯穿有侧吸槽6,渗透外管5的左侧固定有顶罩8,牵引块12安装于渗透主管1的外表面,且牵引块12的左端面贴合有粘胶贴层11,牵引块12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牵引孔13,且固定牵引孔13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14,渗透内管2与渗透主管1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渗透主管1比渗透内管2的半径大0.2-0.3cm,其作用是设置的渗透内管2与渗透主管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该间隔用于承载渗透内管2内部流通的液体,避免在引流末端部分体液发生回流,且便于该引流管后该部分体液的排出,提高引流的质量;内管套头3与渗透内管2的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且内管套头3的侧表面贯穿有引流出孔4,内管套头3的右端口的比渗透内管2的半径大0.05-0.1cm,其作用是设置的内管套头3半径略大于渗透内管2的半径,使得在引流结束时体液不会直接从渗透内管2返回至体内,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渗透外管5半径大小与渗透主管1保持一致,且侧吸槽6位于渗透外管5的外表面间距分布,渗透外管5的内部设置有主吸孔7,且顶罩8左端面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其作用是该装置侧吸槽6的目的是提高该引流管的引流范围,增加了引流开孔,进而提高引流的效率,节省手术时间,顶罩8采用弧形的硅胶材质,可以为渗透外管5的左端进行支撑,避免主吸孔7与体内细胞过于贴合导致引流堵塞的情况,保证了引流的顺利进行,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渗透主管1的右端口设置有出液孔10,且出液孔10的左侧设置取样侧槽9,取样侧槽9贯穿于渗透主管1的外表面,牵引块12关于渗透主管1的竖直中心线对分布设置有2组,且固定牵引孔13位于牵引块12的外表面间距分布,固定块14与牵引块12和固定牵引孔13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其作用是设置的取样侧槽9可以增加引流的末端排液效率,同时可以承载试剂瓶便于对体液的收集检验,且牵引块12通过粘胶贴层11粘合在皮肤伤口的两侧,通过针线穿插固定牵引孔13使得左右两组牵引块12向内侧靠拢,代替伤口的缝合,降低了病人的手术痛苦,降低了术后恢复时间。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引流管,该引流管主要由渗透主管1、渗透外管5和牵引块12组成,在使用该引流管时,首先将该引流管的右端口的出液孔10置于集液桶内,利用集液桶实现对引流液体的收集,然后将取样侧槽9进行密封堵塞即可,然后将两组牵引块12利用粘胶贴层11的粘性贴合在病人伤口的两侧,然后即可将该引流管的渗透主管1伸入病人的体内指定位置,使得顶罩8与病人的体内贴合,这样就可以避免贴合表面堵塞主吸孔7造成引流堵塞的情况发生,然后即可利用虹吸原理将体积的液体缓慢的向外侧引流,此时即可将两侧的牵引块12向中间牵引,并利用针线穿过固定牵引孔13,使得两组牵引块12将渗透主管1紧紧包裹,代替传统的针线缝合伤口,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和风险,为了提高引流的效率和范围,在渗透外管5的侧端面倾斜贯穿了侧吸槽6,极大的提高了引流效率,当体液经过渗透内管2进入到内管套头3处后,通过内管套头3侧表面贯穿的引流出孔4进到渗透主管1的内部,并最终从出液孔10处流入到集液桶中,由于内管套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渗透主管(1)、渗透外管(5)和牵引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主管(1)的内部设置有渗透内管(2),且渗透内管(2)的右端口设置有内管套头(3),所述渗透外管(5)安装于渗透内管(2)的左端口,且渗透外管(5)的外表面贯穿有侧吸槽(6),所述渗透外管(5)的左侧固定有顶罩(8),所述牵引块(12)安装于渗透主管(1)的外表面,且牵引块(12)的左端面贴合有粘胶贴层(11),所述牵引块(12)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牵引孔(13),且固定牵引孔(13)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渗透主管(1)、渗透外管(5)和牵引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主管(1)的内部设置有渗透内管(2),且渗透内管(2)的右端口设置有内管套头(3),所述渗透外管(5)安装于渗透内管(2)的左端口,且渗透外管(5)的外表面贯穿有侧吸槽(6),所述渗透外管(5)的左侧固定有顶罩(8),所述牵引块(12)安装于渗透主管(1)的外表面,且牵引块(12)的左端面贴合有粘胶贴层(11),所述牵引块(12)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牵引孔(13),且固定牵引孔(13)的外表面固定有固定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内管(2)与渗透主管(1)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渗透主管(1)比渗透内管(2)的半径大0.2-0.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套头(3)与渗透内管(2)的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且内管套头(3)的侧表面贯穿有引流出孔(4),所述内管套头(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兵胡培侯晓春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