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及电助力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80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及电助力自行车,该中置装置包括主驱动单元、辅助驱动单元以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接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以及传动轮;传动轮为环状结构,传动轮的内侧设有内齿圈,传动轮的外侧设有外齿圈,传动轮与牙盘固定连接;行星架设于所述传动轮的一侧,所述曲柄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传动轮的内齿圈啮合;所述主驱动单元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与所述太阳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助力驱动和变速功能,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安装维护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及电助力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及电助力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电助力自行车最早诞生于日本,是一种“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模式驱动,同时也可以依靠单纯人力驱动。电助力自行车不具备纯电力骑行模式,而是需要“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驱动,这和电动车的纯电动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按照助力电机类别来分类,有轮毂电机和中置电机。轮毂电机又分为两类,轮毂电机在自行车前轮我们称为前驱,轮毂电机在自行车后轮我们称为后驱。目前,高端电助力自行车都采用中置电机+传感器系统(力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踏频传感器),采用的是一力矩传感器为核心的“PowerAssistSystem动力辅助系统”,在助力响应速度和骑行体验均明显好于前驱或后驱系统,而力矩传感器为核心传感器,并辅以速度和踏频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安装在自行车的中轴上,而中轴连接着曲柄,在骑行过程中正好是形成扭杆结构,中轴在受到扭力时表面就会产生肉眼不可见的细微形变,通过测量形变即可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人力大小。目前自行车的变速传动系统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置变速系统,一类是内变速系统。自行车的变速系统在一辆变速类的自行车上是相当重要的,决定着一辆变速自行车的性能,变速系统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牙盘、飞轮的配合,从而改变自行车的速度比。内变速系统通过花鼓内的减速齿轮转换装置,从而实现不同的速度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长寿命、免维修、外观美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由于内变速器产品结构复杂,工艺技术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因此产品价格昂贵,主要应用在高端自行车上。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点:目前要同时实现助力驱动和变速功能,只能采用中置助力驱动+外挂后轮变速或内变速两套系统叠加。成本很高、整车体积重量增加大、安装调试复杂、要维护保养两套系统相对繁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助力驱动和变速功能需要采用中置助力驱动加外挂后轮变速或内变速两套系统叠加,导致的成本很高、整车体积重量增加大、安装调试复杂、要维护保养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所述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包括主驱动单元、辅助驱动单元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接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为环状结构,所述传动轮的内侧设有内齿圈,所述传动轮的外侧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轮与牙盘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设于所述传动轮的一侧,所述曲柄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传动轮的内齿圈啮合;所述主驱动单元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与所述太阳轮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驱动单元包括主驱动电机以及第一减速齿轮组,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组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包括辅助驱动电机、单向离合器以及第二减速齿轮组,所述辅助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组与所述太阳轮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均匀设于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传动轮之间的间隙内。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还包括电机固定板,所述主驱动电机以及所述辅助驱动电机均设于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主驱动单元以及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受控于所述控制器。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曲柄连接轴的两端均与曲柄连接。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还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主驱动单元、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以及所述传动机构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主驱动单元以及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均与所述电池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助力自行车,所述电助力自行车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驱动单元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主驱动单元可通过传动轮的外齿圈向所述传动轮输出动力,从而助力传动轮转动,达到助力效果。同时,辅助驱动单元与所述太阳轮连接,可驱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静止或恒速转动时,曲柄连接轴的转动速度和传动轮的外齿圈的转动速度将保持一定速比。当太阳轮变速转动时,传动轮、行星架和太阳轮的之间转速是变化的,此时曲柄转动输入速度和牙盘输出速度的传递速比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可产生不同变速效果。可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助力驱动和变速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分别采用中置助力驱动+外挂后轮变速或内变速两套系统的方式,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安装维护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的主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的辅助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主驱动单元10、辅助驱动单元20、传动机构30、曲柄连接轴31、行星架32、行星轮33、太阳轮34、传动轮35、内齿圈351、外齿圈352、主驱动电机11、第一减速齿轮组12、辅助驱动电机21、单向离合器22、第二减速齿轮组23、电机固定板40、控制器50、曲柄60、第一外壳70、第二外壳80、传动盖板90、牙盘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单元、辅助驱动单元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接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为环状结构,所述传动轮的内侧设有内齿圈,所述传动轮的外侧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轮与牙盘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设于所述传动轮的一侧,所述曲柄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传动轮的内齿圈啮合;所述主驱动单元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与所述太阳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单元、辅助驱动单元以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接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为环状结构,所述传动轮的内侧设有内齿圈,所述传动轮的外侧设有外齿圈,所述传动轮与牙盘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设于所述传动轮的一侧,所述曲柄连接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设于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太阳轮以及所述传动轮的内齿圈啮合;所述主驱动单元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与所述太阳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单元包括主驱动电机以及第一减速齿轮组,所述主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组与所述传动轮的外齿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驱动单元包括辅助驱动电机、单向离合器以及第二减速齿轮组,所述辅助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单向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组与所述太阳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与变速一体式中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均匀设于所述太阳轮与所述传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凌苏伟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洋利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