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76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并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通过上述方法避免了动力电池在低温下为加热器放电,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电动汽车的出现将会成为汽车发展的热点。纯电动汽车通常由电池组总成提供动力源,在常温环境中,电池组总成的充电性能良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在低温环境中,电池组总成的充电能力受限于单颗电芯的充电能力,而单颗电芯的充电能力又因电池组总成内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需要对电池组总成内的电池组进行加热,使得电池组能够达到所需充电温度。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在电池组总成内设置加热模块,并通过电池组对加热模块进行供电,实现加热模块对电池组的电加热。但上述技术中,是通过电池组对加热模块进行供电的,也就是说,需要通过电池组对加热模块进行放电。这样,在低温环境下,由于电池组的充电能力本身就差,再对加热模块进行放电就会导致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电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加热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电流。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车载充电器向加热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并控制加热器根据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车载充电器向加热器供电的,而不是通过动力电池向加热器供电的,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低温下为加热器放电,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充电加热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充电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动力电池充电加热电路的原理框图,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动力电池充电加热电路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正极继电器、负极继电器和加热器,其中,加热器包括加热膜、加热保险丝、加热继电器,具体电路连接关系为:正极继电器串联在动力电池的正极与车载充电器的正极之间,负极继电器串联在动力电池的负极与车载充电器的负极之间,加热膜的一端依次通过加热保险丝和加热继电器后连接在负极继电器与车载充电器的负极之间的线路上,加热膜的另一端连接在正极继电器与车载充电器的正极之间的线路上。实施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和加热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充电加热控制装置来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示例的,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动力电池的温度发送至处理模块,使得处理模块获取到动力电池的温度。步骤202、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其中,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电流,第一预设温度为衡量动力电池无法正常充电时的最低温度值,示例的,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0℃。步骤203、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示例的,处理模块在获取到动力电池的温度时,需要将动力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此时动力电池的温度较低,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具体加热控制包括:控制加热器上电,也就是控制加热继电器导通,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使得车载充电器向加热器输出与预设加热请求电流相同的电流,这样,加热器中的加热膜就可以根据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在控制加热器上电之前,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在确定所述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流时,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车载充电器的属性进行确定,例如,预设时间为5分钟;第一预设电流为车载充电器正常启动时,在预设时间内正常输出的电流值,例如第一预设电流为1A(安培)。示例的,在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后,为了确定车载充电器是否能够正常启动,需要检测预设时间内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在确定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流时,说明车载充电器已经正常启动,能够向加热器提供预设加热请求电流,此时,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加热器根据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动力电池正常加热;在确定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时,说明车载充电器未能正常启动,此时可以直接输出故障信息或者重新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再重新判断在预设时间内,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流,若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还是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再输出故障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车载充电器向加热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并控制加热器根据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可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车载充电器向加热器供电的,而不是通过动力电池向加热器供电的,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低温下为加热器放电,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n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n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温度;
在确定动力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向车载充电器发送预设加热请求电流;
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
在确定所述车载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流时,控制加热器上电,使得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车载充电器提供的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充电请求;
响应于所述充电请求,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
在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时,控制高压上电,使得所述车载充电器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高压上电包括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的导通,所述正极继电器串联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负极继电器串联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电流;
在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第二预设电流时,向所述车载充电器发送目标加热请求电流;
控制所述加热器根据所述目标加热请求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目标加热请求电流为所述预设加热请求电流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母线电流之和;所述第二预设电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秋娟姜辛王建辉牛胜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