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油墨供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573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包括恒温油墨桶、供墨装置和油墨输送机构;恒温油墨桶包括油墨桶体、恒温控制箱、循环泵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油墨桶体设有油墨容腔和夹层空间,夹层空间、恒温控制箱和循环泵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与夹层空间的出液口连通,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与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控制箱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供墨装置包括供墨槽体;油墨输送机构能够将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的油墨输送至供墨槽体中。这种凹印油墨供应方法能够使油墨温度保持稳定,从而保证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凹印油墨供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涉及凹印油墨供应方法。
技术介绍
凹版印刷是凹印版辊浸入油墨槽内(或者供墨辊浸入油墨槽内,并由供墨辊将油墨传递到凹印版辊上),凹印版辊经过刮刀装置把空白部分油墨刮掉,版辊图文部分网穴储存了油墨,在橡胶压辊一定压力下,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文,再经过烘箱进行干燥固化,完成印刷过程。在印刷过程中,版辊网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印刷油墨会随着印刷时间的长短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油墨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油墨粘度的变化,从而导致如花版、脏版、拉线等印刷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需要油墨桶持续不断的向墨槽输送油墨,使墨槽中的油墨保持在较高的高度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供墨后,油墨就会通过多种方式流到墨槽外(例如当墨槽中盛满油墨,并且油墨桶继续向墨槽输送油墨时,油墨会从墨槽的边沿溢出;与墨槽中油墨接触的印刷版辊或供墨辊在转动时,部分油墨会飞溅而出;刮墨刀刮下的部分油墨会滴落到墨槽外),从而造成油墨的大量浪费,提高了印刷的生产成本,并且清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印油墨供应方法,这种供应方法能够使油墨温度保持稳定,从而保证印刷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凹印油墨供应装置包括恒温油墨桶和供墨装置;恒温油墨桶包括油墨桶体、恒温控制箱、循环泵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油墨桶体设有油墨容腔和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处于油墨容腔的外面,夹层空间、恒温控制箱和循环泵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与夹层空间的出液口连通,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与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控制箱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供墨装置包括供墨槽体;所述凹印油墨供应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的油墨输送至供墨槽体中的油墨输送机构;供应油墨时,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加入油墨,第一温度传感器处于油墨中,恒温控制箱中设有导热液体,导热液体自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经过循环泵的输送由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进行夹层空间中,并在流动到夹层空间的出液口后重新回流至恒温控制箱中,形成循环;第一温度传感器对油墨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号发送至恒温控制箱,恒温控制箱中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油墨中的温度下降,并且低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导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加热,使油墨温度重新回升至所需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油墨中的温度上升,并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使导热液体的温度降低,使冷却后的导热液体能够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冷却,使油墨温度重新下降至所需温度。上述夹层空间可由设于油墨桶体侧壁中的夹层腔体构成,也可由设于油墨桶体侧壁中的夹层腔体以及设于油墨桶体底部的夹层腔体构成。上述恒温油墨桶中,处于油墨桶体油墨容腔中的油墨能够时刻与处于夹层空间内的导热液体进行热量交换,由于恒温控制箱能够根据油墨的实时温度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或冷却,从而使油墨能够时刻保持在适合印刷工作的温度,保证印刷质量;通常,由油墨容腔输送到内墨槽的油墨,在输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温度损失,因此,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在检测内墨槽中油墨的温度后,通过油墨输送加热机构的对比决定是否对油墨进行二次加热。优选方案中,所述恒温油墨桶还包括粘度控制装置,粘度控制装置包括溶剂桶、溶剂导管、粘度传感器和粘度控制系统,溶剂桶设有溶剂出口,溶剂导管的一端与溶剂出口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溶剂导管上设有阀门;粘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粘度控制系统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阀门的信号输入端与粘度控制系统相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粘度控制系统中预设有设定粘度,粘度传感器对油墨桶体中的油墨进行粘度检测,并将粘度信号发送至粘度控制系统,粘度控制系统在粘度信号大于预设粘度时控制阀门打开,使溶剂桶中的溶剂经过溶剂导管输送到油墨中,直至油墨粘度与预设粘度相同,粘度控制系统控制阀门重新关闭。优选方案中,所述恒温控制箱包括供液箱、冷却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恒温控制电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和第一加热装置均处于供液箱中,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在供液箱上;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冷却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供液箱内充满导热液体,蒸发器浸入导热液体中,当第一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恒温控制电路控制冷却装置运行,蒸发器吸收供液箱内导热液体的热量,对供液箱内导热液体进行冷却;当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恒温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第一加热装置对供液箱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经过初次加热或冷却后的油墨由的出液口重新回流到油墨桶体中。第一加热装置可采用电加热器。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桶体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处于夹层空间的外面。保温层能够避免导热液体的热量向外界散发。优选方案中,所述油墨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墨管、输墨泵、过滤装置和第二输墨管,第一输墨管的进墨端伸入到所述油墨容腔中,第一输墨管的出墨端与输墨泵的进墨口相连通,输墨泵的出墨口与过滤装置的进墨口相连通,过滤装置的出墨口与第二输墨管的进墨端相连通,第二输墨管的出墨端处在供墨槽体的上方;第二输墨管上还设有第一开关阀。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供墨槽体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油墨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恒温控制电路,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输墨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加热装置与第二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输墨泵通过第一输墨管对油墨桶体中的油墨进行输送,油墨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继续输送到加热装置中,第二恒温控制电路中设有第二预设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对供墨槽体中的油墨进行二次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二次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二恒温控制电路,第二恒温控制电路将二次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对比,当二次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二加热装置对输送中的油墨进行二次加热,随后将油墨输送至供墨槽体。第二加热装置可以采用圆筒加热器。上述粘度控制系统、第一恒温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温控制电路一般采用单片机、微处理器、PLC控制器等。优选方案中,所述供墨槽体包括外墨槽和内墨槽,所述供墨装置还包括回墨管,内墨槽安装在所述外墨槽中,外墨槽中设有能够调节内墨槽的高度位置的内墨槽高度调节机构;外墨槽的底部开有回墨口,回墨管的进墨端与回墨口连通,回墨管的出墨端与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连通,回墨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印刷时,由内墨槽流向外墨槽的油墨通过外墨槽底部的回墨口流出,经过回墨管回流到油墨桶。在供墨槽体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凹印油墨供应装置包括恒温油墨桶和供墨装置;恒温油墨桶包括油墨桶体、恒温控制箱、循环泵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油墨桶体设有油墨容腔和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处于油墨容腔的外面,夹层空间、恒温控制箱和循环泵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与夹层空间的出液口连通,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与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控制箱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供墨装置包括供墨槽体;所述凹印油墨供应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的油墨输送至供墨槽体中的油墨输送机构;供应油墨时,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加入油墨,第一温度传感器处于油墨中,恒温控制箱中设有导热液体,导热液体自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经过循环泵的输送由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进行夹层空间中,并在流动到夹层空间的出液口后重新回流至恒温控制箱中,形成循环;第一温度传感器对油墨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号发送至恒温控制箱,恒温控制箱中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油墨中的温度下降,并且低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导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加热,使油墨温度重新回升至所需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油墨中的温度上升,并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使导热液体的温度降低,使冷却后的导热液体能够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冷却,使油墨温度重新下降至所需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凹印油墨供应装置包括恒温油墨桶和供墨装置;恒温油墨桶包括油墨桶体、恒温控制箱、循环泵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油墨桶体设有油墨容腔和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处于油墨容腔的外面,夹层空间、恒温控制箱和循环泵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与夹层空间的出液口连通,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与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恒温控制箱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供墨装置包括供墨槽体;所述凹印油墨供应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的油墨输送至供墨槽体中的油墨输送机构;供应油墨时,在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加入油墨,第一温度传感器处于油墨中,恒温控制箱中设有导热液体,导热液体自恒温控制箱的出液口经过循环泵的输送由夹层空间的进液口进行夹层空间中,并在流动到夹层空间的出液口后重新回流至恒温控制箱中,形成循环;第一温度传感器对油墨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号发送至恒温控制箱,恒温控制箱中预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油墨中的温度下降,并且低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导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加热,使油墨温度重新回升至所需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油墨中的温度上升,并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恒温控制箱对由夹层空间出液口回流的导热液体进行冷却,使导热液体的温度降低,使冷却后的导热液体能够在夹层空间中对处于油墨容腔的油墨进行冷却,使油墨温度重新下降至所需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油墨桶还包括粘度控制装置,粘度控制装置包括溶剂桶、溶剂导管、粘度传感器和粘度控制系统,溶剂桶设有溶剂出口,溶剂导管的一端与溶剂出口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油墨桶体的油墨容腔中,溶剂导管上设有阀门;粘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粘度控制系统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阀门的信号输入端与粘度控制系统相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粘度控制系统中预设有设定粘度,粘度传感器对油墨桶体中的油墨进行粘度检测,并将粘度信号发送至粘度控制系统,粘度控制系统在粘度信号大于预设粘度时控制阀门打开,使溶剂桶中的溶剂经过溶剂导管输送到油墨中,直至油墨粘度与预设粘度相同,粘度控制系统控制阀门重新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控制箱包括供液箱、冷却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恒温控制电路,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和第一加热装置均处于供液箱中,恒温控制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在供液箱上;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冷却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恒温控制电路相应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供液箱内充满导热液体,蒸发器浸入导热液体中,当第一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恒温控制电路控制冷却装置运行,蒸发器吸收供液箱内导热液体的热量,对供液箱内导热液体进行冷却;当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恒温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第一加热装置对供液箱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经过初次加热或冷却后的油墨由的出液口重新回流到油墨桶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墨管、输墨泵、过滤装置和第二输墨管,第一输墨管的进墨端伸入到所述油墨容腔中,第一输墨管的出墨端与输墨泵的进墨口相连通,输墨泵的出墨口与过滤装置的进墨口相连通,过滤装置的出墨口与第二输墨管的进墨端相连通,第二输墨管的出墨端处在供墨槽体的上方;第二输墨管上还设有第一开关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印油墨供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槽体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油墨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恒温控制电路,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二输墨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纯胡付宜王培学辛从云方小国曾伟群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长白山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