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5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属于生物医用植介入体技术领域,包括:开设有充放气口的环形气囊本体,环形气囊本体由管状内壁、管状外壁和两个连接环构成;管状内壁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内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环的内沿;管状外壁由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外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环的外沿;连接环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环形气囊展开安装血管支架的过程中,能够让血液顺利通过,即使安装时间长,也不会因为组织缺血而损坏;支撑条的设置能够在环形气囊本体回缩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回缩,如同雨伞的骨架一样,引导薄膜进行有序的折叠,减小环形气囊本体回缩后的径向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植介入体
,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
技术介绍
球囊扩张式血管支架是指在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球囊扩张式血管支架的展开由球囊驱动,由球囊的膨胀体积来控制血管支架的展开程度。如果血管支架的展开程度过小,那么它对血管的支撑不到位,一方面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血管堵塞,另一方面可能发生脱落或者位移,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如果血管支架的展开程度过大,可能对血管壁造成过大的压力,因此血管支架的展开程度需要控制得尽量精准。也正因如此在血管支架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拍摄血管的影像来确定血管支架的展开程度是否合适。然而现有的球囊在充入流体膨胀的过程中,会完全堵塞血管,如果安装时间过长,会因供血暂停时间过长对一些组织产生损害。另一方面,当血管支架安装到位以后,需要将球囊连接负压,使其体积缩小后才能退出。但是,球囊抽瘪的过程是随机的,虽然体积变小了,但是有可能形成扁平状,扁平状的球囊横向尺寸较大,在退回的过程中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在环形气囊展开安装血管支架的过程中,能够让血液顺利通过,即使安装时间长,也不会因为组织缺血而损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包括:开设有充放气口的环形气囊本体,所述环形气囊本体由管状内壁、管状外壁和两个连接环构成;所述管状内壁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内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内沿;所述管状外壁由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外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外沿;所述连接环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环的内沿,支撑条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环的外沿;所有支撑条均匀分布,支撑条与连接环的径向有夹角。优选的,所述支撑条靠近所述连接环外沿的一端连接弹性环。进一步的,所述管状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沿管状内壁的周向排列,支撑条与沿管状内壁的轴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环。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穿过所述环形气囊本体与管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管壁开设有充放气通道,所述充放气通道的一端连接环形气囊本体的充放气口,充放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充放气管。优选的,所述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内嵌有纤维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公开的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在环形气囊展开安装血管支架的过程中,能够让血液顺利通过,即使安装时间长,也不会因为组织缺血而损坏。2.环形气囊本体的管状内壁和两端的连接环均不可延展,保证了环形气囊本体膨胀的过程中只有可延展的管状外壁向外膨胀,一方面能够保证血液通道的截面积,另一方面能够让压力充分施加在血管支架上。3.支撑条的设置能够在环形气囊本体回缩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回缩,如同雨伞的骨架一样,引导薄膜进行有序的折叠,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环形气囊本体回缩后的径向尺寸。4.弹性环能够在环形气囊本体回缩的过程中,驱动支撑条进行有序的聚拢,从而让环形气囊本体回缩后的径向尺寸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未连接导管);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连接环结构示意图;图3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包括开设有充放气口140的环形气囊本体100,环形气囊本体100由管状内壁110、管状外壁120和两个连接环130构成;管状内壁11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内壁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环130的内沿;管状外壁120由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外壁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环130的外沿,使环形气囊本体100整体形成中心轴贯穿有通道的圆柱体;连接环13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具体的,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可以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或者医用PVC薄膜等,为了减小摩擦可以选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可以选用乳胶膜、硅胶膜或者橡胶膜等。由于管状内壁110、管状外壁120和连接环130均为柔性薄膜制成,因此当排除环形气囊本体100的空气后,能够团成一团,体积非常小,方便在其表面搭载血管支架。环形气囊本体100的管状内壁110和两端的连接环130均不可延展,保证了环形气囊本体100膨胀的过程中只有可延展的管状外壁120向外膨胀,一方面能够保证血液通道的截面积,另一方面能够让压力充分施加在血管支架上。本实施例的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可以替代现有的普通球囊,与现有的安装导管和血管支架使用,充放气口140与安装导管的充放气通道连接即可。为了进一步限制管状内壁110和连接环130发生弹性延展,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内还可以嵌入纤维层。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让环形气囊本体100回缩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回缩,在连接环130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条200,具体的根数可以根据连接环130的尺寸来定,优选为5根至30根,其中图2展示了20根的情形。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充放气口(140)的环形气囊本体(100),所述环形气囊本体(100)由管状内壁(110)、管状外壁(120)和两个连接环(130)构成;/n所述管状内壁(11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内壁(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130)的内沿;/n所述管状外壁(120)由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外壁(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130)的外沿;/n所述连接环(13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充放气口(140)的环形气囊本体(100),所述环形气囊本体(100)由管状内壁(110)、管状外壁(120)和两个连接环(130)构成;
所述管状内壁(11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内壁(11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130)的内沿;
所述管状外壁(120)由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管状外壁(12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环(130)的外沿;
所述连接环(130)由不可延展的柔性薄膜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30)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条(200),所述支撑条(200)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环(130)的内沿,支撑条(200)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环(130)的外沿;所有支撑条(200)均匀分布,支撑条(200)与连接环(130)的径向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支架安装用环形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200)靠近所述连接环(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林胡斯娴徐旭帅桃彭婉琳张金戈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