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治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滴滤法是一种介于生物过滤和生物洗涤塔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生物量多,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净化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有机废气的处理。生物滴滤塔内增设附着微生物生长的填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条件,生物滴滤塔通过从塔顶部向下喷淋含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营养液,废气进入生物滴滤塔内后,可同时发生吸收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净化废气。授权公告号为CN106000082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旋转喷淋装置的生物滴滤塔,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生物滴滤塔本体、营养液池、回流池、喷淋装置(相当于申请文件中的旋转喷淋装置)和液压泵,喷淋装置安装于生物滴滤塔本体的上部,回流池安装在生物滴滤塔本体底部,回流池与营养液池连通,营养液池与喷淋装置通过液压泵连通。液压泵启动时喷淋装置便向生物滴滤塔本体内部喷洒营养液,然后营养液通过回流池再次回到营养液池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生物滴滤塔本体需要补充营养液时,作业人员需要手动操作液压泵对生物滴滤塔本体进行营养液的补充,浪费了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具有节省人力资源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包括常开按钮开关、管道、电机、驱动机构和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常开按钮开关(1)、管道(2)、电机(3)、驱动机构(4)和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常开按钮开关(1)用于控制液压泵(16)启停,所述管道(2)与液压泵(16)连通、且用于输送营养液;/n所述管道(2)上设有安装架(11),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凸盘(41),所述凸盘(4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凸盘(41)的外沿设有按压件(42),所述按压件(42)的长度小于所述凸盘(41)的周长;所述按压件(42)用于在凸盘(41)转动时抵压常开按钮开关(1)、以使所述液压泵(16)开启;/n所述电机(3)用于驱动所述凸盘(41)转动;/n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所述管道(2)内营养液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常开按钮开关(1)、管道(2)、电机(3)、驱动机构(4)和流量控制机构(5),所述常开按钮开关(1)用于控制液压泵(16)启停,所述管道(2)与液压泵(16)连通、且用于输送营养液;
所述管道(2)上设有安装架(11),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凸盘(41),所述凸盘(4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上,所述凸盘(41)的外沿设有按压件(42),所述按压件(42)的长度小于所述凸盘(41)的周长;所述按压件(42)用于在凸盘(41)转动时抵压常开按钮开关(1)、以使所述液压泵(16)开启;
所述电机(3)用于驱动所述凸盘(41)转动;
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所述管道(2)内营养液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6),所述管道(2)包括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垂直,所述液压泵(16)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21)上;
所述第二管体(22)与第一管体(21)的交接处内部设有阻挡件(9),所述阻挡件(9)上设有圆台型通道(10),所述通道(10)的口径由靠近第一管体(21)端向远离第一管体(21)端逐渐减小;所述流量控制机构(5)包括呈圆台型的控制件(51),所述控制件(51)可沿通道(10)的长度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控制件(51)用于插入或脱出通道(10);
所述调节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控制件(51)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丝杆(61)、移动套(62)和调节杆(63),所述丝杆(61)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架(11)上,所述移动套(62)螺纹套设在所述丝杆(61)上,所述移动套(62)与所述调节杆(6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63)的长度轴线与所述丝杆(61)的长度轴线平行,所述调节杆(63)背离移动套(62)的一端穿入第二管体(22)内部与所述控制件(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挡机构(7),所述换挡机构(7)用于在第一挡位时使电机(3)驱动所述凸盘(41)转动、和第二挡位时使电机(3)驱动所述丝杆(6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滴滤塔定时补充营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7)包括换挡轮(71)、第一端面齿轮(72)、第二端面齿轮(73)、第三端面齿轮(74)、第四端面齿轮(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平,黎立邦,何伟聪,袁康靖,冼家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水之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