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吡酮胺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524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吡酮胺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药剂技术领域。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8~12g、硬脂酸50~7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70g、白凡士林50~70g、丙二醇80~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0g、羟苯乙酯0.5~1.2g、十八醇50~70g、液状石蜡80~100g,余量为纯化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杀菌效果好、柔软度更好、黏度更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吡酮胺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药剂
,特别是一种环吡酮胺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四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在世界范围内,皮肤癣菌病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是困扰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环吡酮胺这是治疗这种常见疾病药物之一,作为局部抗真菌药,现在市面上环吡酮胺乳膏其成分较为粗糙,图展性较差,带有微臭,同时粘度差,不利用皮肤表面的均匀涂抹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环吡酮胺乳膏,具有杀菌效果好、柔软度更好、黏度更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8~12g、硬脂酸50~7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70g、白凡士林50~70g、丙二醇80~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0g、羟苯乙酯0.5~1.2g、十八醇50~70g、液状石蜡80~100g,余量为纯化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解决如何制备上述乳膏的问题。一种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适量取纯化水置于水相锅中,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和环吡酮胺,使溶解并加热升温至75±2℃,搅拌保温8~12min分钟,备用;S2、将硬脂酸、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白凡士林置于油相锅中,加热至熔化后,继续保温,备用;S3、开启加热使乳化锅温度至80±2℃时,使乳化锅内真空度控制在0.03Mpa之内,将水相锅中物料抽至乳化锅中,搅拌,再将油相锅内物料抽至乳化锅中,然后在75℃~80℃条件下,充分搅拌乳化;S4、停止乳化锅加热,开始冷却,并在搅拌下使物料冷却至40±2℃时,均质5分钟,然后在继续搅拌下使物料冷却至室温,得到乳膏。在上述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中,加热至融化温度控制在80±2℃。在上述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中,保温时间持续8~12min。在上述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中,搅拌乳化时间为18~22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相比与原有乳膏而言,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感染上有更好的杀菌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乳膏具有较为适宜的清香,且乳膏柔软性以及黏度上更加好,易于均匀涂覆与皮肤表层。3、本专利技术中乳膏更易于人体表面皮肤的吸收,治疗效果上更佳。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案例1: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10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白凡士林60g、丙二醇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5g、羟苯乙酯1g、十八醇60g、液状石蜡90g,余量为纯化水。一种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适量取纯化水置于水相锅中,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和环吡酮胺,使溶解并加热升温至75℃,搅拌保温10min分钟,备用;S2、将硬脂酸、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白凡士林置于油相锅中,加热至熔化后,加热至融化温度控制在80℃;继续保温,保温时间持续10min;备用;S3、开启加热使乳化锅温度至80℃时,使乳化锅内真空度控制在0.03Mpa之内,将水相锅中物料抽至乳化锅中,搅拌,再将油相锅内物料抽至乳化锅中,然后在80℃条件下,充分搅拌乳化;搅拌乳化时间为20min;S4、停止乳化锅加热,开始冷却,并在搅拌下使物料冷却至40℃时,均质5分钟,然后在继续搅拌下使物料冷却至室温,得到乳膏。通过添加丙二醇,使其具有脂溶性溶剂的特性,渗透性很强,溶解力大,与原料环吡酮胺有很好的互溶性,作为溶剂和软化剂;通过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亲水型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润湿剂,使膏体乳化形成稳定,促进肌肤吸收,添加少量羟苯乙酯:主要作为杀菌防腐剂,比较安全,对皮肤也不会有太大的伤害;通过添加液状石蜡,调节膏体的软硬度,使膏体更加柔软,细腻,光洁均匀,更具有图展性;添加十八醇,增稠乳化的性能强,在水包油乳液中改变产品的黏度,还可改变产品的稳定性、流动性能,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同乳化的作用,因此可减少形成稳定乳剂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香气纯正,相比现有乳膏相比,其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柔软度更好、黏度更好。案例2: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10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白凡士林60g、丙二醇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0.5g、十八醇50g、液状石蜡80g,余量为纯化水。制备方法与案例1相同。案例3: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10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白凡士林60g、丙二醇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20g、羟苯乙酯1.2g、十八醇70g、液状石蜡100g,余量为纯化水。制备方法与案例1相同。案例4: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10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白凡士林60g、丙二醇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g、十八醇60g、液状石蜡90g,余量为纯化水。制备方法与案例1相同。案例5: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10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白凡士林60g、丙二醇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5g、羟苯乙酯0.8g、十八醇60g、液状石蜡90g,余量为纯化水。制备方法与案例1相同。本品为一新型广谱抗真菌药,包括治疗皮肤丝状菌如表皮癣菌、小孢子菌、毛癣菌等。酵母菌如新型隐球菌、糠秕孢子菌,放线菌,曲霉菌以及吸收腐生菌等。对多种G+或G~菌、衣原体以及毛滴虫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须疮毛癣菌也有抗菌作用。环吡酮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耗竭真菌细胞内营养物质、K+离子以及其他物质。同时也可阻止真菌细胞从外界或培养基中摄取这些物质。此外,它也可干扰菌体RNA的合成。为了使体外实验更接近体内环境,在进行MIC(最小抑菌浓度)实验时,选用了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结果,对124株皮肤真菌和104株酵母菌及酵母样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49~3.9mg/L,对G+和G~菌的MIC分别为0.1~31.3mg/L和0.98~125mg/L。MIC是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缩写,指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本品强于咪康唑、克霉唑,这与制剂的释放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8-12g、硬脂酸50-7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70g、白凡士林50-70g、丙二醇80-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0g、羟苯乙酯0.5-1.2g、十八醇50-70g、液状石蜡80-100g,余量为纯化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吡酮胺乳膏,每1000g乳膏中含有以下重量原料:环吡酮胺8-12g、硬脂酸50-70g、单硬脂酸甘油酯50-70g、白凡士林50-70g、丙二醇80-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20g、羟苯乙酯0.5-1.2g、十八醇50-70g、液状石蜡80-100g,余量为纯化水。


2.一种环吡酮胺乳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适量取纯化水置于水相锅中,在搅拌下加入处方量的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和环吡酮胺,使溶解并加热升温至75±2℃,搅拌保温8-12min分钟,备用;
S2、将硬脂酸、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白凡士林置于油相锅中,加热至熔化后,继续保温,备用;
S3、开启加热使乳化锅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