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多功能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22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包括:敷贴、揿针、药囊和加热包;其中,敷贴的底面涂覆粘胶层,揿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设置在敷贴的底面上,药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敷贴的顶面设置加热包,加热包由隔离膜密封封装。本技术方案在揿针尾端设置自发热结构,使用时持续放热,对针灸穴位进行热炙;在针头底座周围设置存放中药药物的环形药囊,从而可以对穴位进行药物渗透治疗,加热包的发热也能够促进药疗的效果;揿针的固定贴膜设置为多圈环形结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固定贴膜的大小进行选择,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痛多功能揿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
技术介绍
揿针是一种通过浅表组织穴位埋针即时改善临床症状并达到长时间持续“针灸治疗”效果的微型针灸针。其针刺治疗效应是电化学效应,即揿针刺入体内会产生微电流,从而改变局部的电位差;同时刺入体内的揿针会释放出微量元素,从而改变局部的浓度差。上述电位差和浓度差改变了相应的神经以及组织,进而产生疗效。对于需要修复恢复组织的治疗,采用局部取穴方法,即给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患区进行局部多埋针,用以治疗组织损伤如组织改变、变性、代谢障碍物滞留堆积及炎症等,对扭伤、挫伤等进行修复恢复。对于需要解除痉挛增加自身调节功能的治疗,采用定点取穴的方法,即在无组织损伤的相关神经节段穴位定点埋针用以治疗痉挛,如呃逆、咳嗽、胸闷、尿频尿急、初期痉挛性胃痛胆区痛等。同传统针灸相比,揿针以其使用方便、即时见效、随时随地可操作且无痛感等诸多优点而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通过较长时间的穴位埋针结合运动增加血液循环修复,可以得到极佳的疗效。然而现有的揿针一般只能通过上述针刺效应产生疗效,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无法提供诸如磁疗、中药萃取物治疗等疗效,这限制了其应用。同时揿针的尾端贴膜形状和大小固定,无法满足临床中的各种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无痛多功能揿针,包括:敷贴、揿针、药囊和加热包;其中,敷贴的底面涂覆粘胶层,揿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设置在敷贴的底面上,药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敷贴的顶面设置加热包,加热包由隔离膜密封封装。所述的隔离膜包括上隔离膜和下隔离膜,上、下隔离膜相互密封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加热包放置在上述密闭空间内,加热包外部由无纺布包覆,下隔离膜下表面与敷贴相连接,加热包与下隔离膜上表面相连接,上隔离膜上表面设有与上隔离膜相连接的易撕条。单层无纺布设置在上隔离膜和下隔离膜之间,单层无纺布与下隔离膜将反应物料封装为加热包。所述的敷贴为透气材质。所述的敷贴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多个依次嵌套的预切痕。各预切痕为同心的圆形,揿针的针柄也为圆形,各预切痕与针柄共轴设置。所述的药囊为环形药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无痛多功能揿针,加入了热炙的功能,在揿针尾端设置自发热结构,采用自发热的加热方案,内部反应物料在加热包中储存时完全隔离空气,使用时将加热包外部的隔离结构破坏,使空气透过加热包进入到内部,使氧气与加热包内部的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合成的聚合物的发热原料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持续放热,对针灸穴位进行热炙;在针头底座周围设置存放中药药物的环形药囊,从而可以对穴位进行药物渗透治疗,加热包的发热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药疗的效果;揿针的固定贴膜设置为多圈环形结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固定贴膜的大小进行选择,固定贴膜上设置多孔透气结构,以提高对应位置皮肤的透气性和舒适度;技术方案的揿针设计中采用超短超细的针头,从而降低使用中患者的痛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的立体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揿针,2、敷贴,3、药囊,4、加热包,5、加热粉,6a、上隔离膜,6b、下隔离膜,7、易撕条,8、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3所示,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无痛多功能揿针,包括:敷贴2、揿针1、药囊3和加热包4;其中,敷贴1的底面涂覆粘胶层,揿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设置在敷贴的底面上,药囊3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敷贴的顶面设置加热包4,加热包由隔离膜密封封装。隔离膜包括上隔离膜6a和下隔离膜6b,上、下隔离膜相互密封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加热包放置在上述密闭空间内,加热包外部由无纺布包覆,加热包内部设置反应物料5,反应物料在接触空气时发生放热反应,下隔离膜下表面与敷贴相连接,加热包与下隔离膜上表面相连接,上隔离膜上表面设有与上隔离膜相连接的易撕条,使用时通过易撕条将上隔离膜与下隔离膜分离,或者通过易撕条破坏上隔离膜的完整性,使加热包不再处于密封状况,空气透过无纺布进入到加热包内,反应物料即开始放热反应。加热包和上、下隔离膜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可以在加工时利用单层无纺布与下隔离膜直接将反应物料封装,单层无纺布设置在上隔离膜和下隔离膜之间,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敷贴为透气材质,能够保证敷贴粘贴位置的透气性,利于皮肤呼吸和汗液蒸发,以提高使用时患者的舒适度。敷贴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多个依次嵌套的预切痕,使用时可以根据粘贴位置的需要改变敷贴在使用中的粘贴面积,无需另行进行修剪,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各预切痕为同心的圆形,揿针的针柄也为圆形,各预切痕与针柄共轴设置,以提高敷贴和揿针的整体性,便于使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医生将本技术方案的揿针1采用超短超细的针头插入患者的疼痛部位,通过敷贴2将揿针固定在患者的疼痛部位的表面的皮肤,将外侧的密封层的上隔离膜6a去除,使空气透过加热包4进入到内部,使氧气与加热包4内部的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合成的聚合物的发热原料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持续放热,对针灸穴位进行热炙;在揿针1的的针头底部周围设置存放中药药物的环形药囊3,从而可以对穴位进行药物渗透治疗,加热包的发热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药疗的效果;并且揿针的固定敷贴2设置为多圈环形结构,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固定敷贴2的大小进行选择,固定敷贴2上设置有透气孔8,以提高对应位置皮肤的透气性和舒适度。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揿针、药囊和加热包;其中,敷贴的底面涂覆粘胶层,揿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设置在敷贴的底面上,药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敷贴的顶面设置加热包,加热包由隔离膜密封封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多功能揿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揿针、药囊和加热包;其中,敷贴的底面涂覆粘胶层,揿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设置在敷贴的底面上,药囊围绕揿针的针柄设置,敷贴的顶面设置加热包,加热包由隔离膜密封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痛多功能揿针,其特征在于:隔离膜包括上隔离膜和下隔离膜,上、下隔离膜相互密封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加热包放置在上述密闭空间内,加热包外部由无纺布包覆,加热包内部设置反应物料下隔离膜下表面与敷贴相连接,加热包与下隔离膜上表面相连接,上隔离膜上表面设有与上隔离膜相连接的易撕条。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鳞朱立萍瞿秋燕何珂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