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21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电动升降机构、支撑架、吊绳和脚踝固定机构,电动升降机构固定于底座上且其可竖直升降的活动端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动件,吊绳的上端与滑动件连接、下端与脚踝固定机构连接。优点为,该装置的电动升降机构往复升降时可通过吊绳带动患者往复做直腿抬高动作以达到康复训练目的;吊绳在拉动患者腿部时整个吊绳始终基本保持竖直状态,可有效避免患者在患者在病床上被拉动平移,可保证整个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过程顺利完成且动作不因患者有移位而变形;结构简单且操作简单高效,既能保证患者及时充足的康复训练,又大大节省了医护人员的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科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直腿抬高康复训练是骨科患者术后恢复期经常进行的一项训练,其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保证有较好的手术疗效。直腿抬高训练的主要作用是让卧床的患者通过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消退水肿,同时避免神经根粘连,早期的抬腿训练还能够预防下肢肌肉萎缩,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当前没有有效的专用于直腿抬高康复训练的简易辅助器械,通常是由专门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花费了医护人员较多的时间精力,而且当患者较多时,医护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这就导致有些患者可能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直腿抬高康复训练或者训练的时间及次数不足,降低了患者康复速度,甚至使愈后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每位患者能够及时充分的进行直腿抬高康复训练,并不过多的花费医护人员的时间精力。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电动升降机构、支撑架、吊绳和脚踝固定机构,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其可竖直升降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件,所述吊绳的上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下端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吊绳上设有锁线器,所述锁线器可调节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之间的所述吊绳的长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同条件下,病床高度可能不同、康复训练时抬腿高度需求也可能不同,通过锁线器调节吊绳长度可满足不同条件下使用,适用性更好。进一步,所述锁线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滑动件处且所述吊绳上端向下折返后经所述锁线器锁紧形成用于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的环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吊绳与滑动件的连接更简单。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由水平杆、竖直杆和肋杆组成,所述水平杆的右端与所述竖直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肋杆倾斜设置且上端与所述水平杆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竖直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水平杆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电动升降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支撑架具有结构简单、稳固的特点,减轻支撑架的自重,则可适当减轻防止整个装置倾倒或歪斜的底座的重量,整个装置重量也适当减轻,便于搬运转移和节省材料。进一步,所述电动升降机构的活动端通过法兰盘与所述竖直杆下端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连接方式简单稳固,便于拆卸更换或维护。进一步,所述脚踝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及设于所述固定环内的多个可充气的环状锁紧气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气后环状锁紧气囊可使脚踝得到很好的固定,避免吊绳上拉时脚踝固定机构与脚踝间发生滑移。进一步,所述滑动件由固定轴及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滚珠轴承组成,所述吊绳上端与所述固定轴中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带有两个滚珠轴承的滑动件可在滑槽内更容易的水平滑移,保证吊绳基本上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进一步,所述电动升降机构为伺服电动推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程序化控制升降及升起后停留的时间间隔,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带脚杯万向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在地面上的移动,脚杯便于该装置移动到位后在地面上定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电动升降机构往复升降时可通过吊绳带动患者往复做直腿抬高动作以达到康复训练目的;由于水平滑槽及滑动件的设置,可保证吊绳在拉动患者腿部时整个吊绳始终基本保持竖直状态,尽可能的减少了吊绳对患者沿水平方向的拉扯力,有效避免患者在患者在病床上被拉动平移,可保证整个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过程顺利完成且动作不因患者有移位而变形;可设定电动升降机构往复升降的时间,自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操作简单高效,既能保证患者及时充足的康复训练,又大大节省了医护人员的精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水平杆沿A-A处剖开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脚踝固定机构沿B-B处剖开后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电动升降机构;3、吊绳;4、脚踝固定机构;5、滑槽;6、滑动件;7、锁线器;8、水平杆;9、竖直杆;10、肋杆;11、法兰盘;40、固定环;41、环状锁紧气囊;60、固定轴;61、滚珠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底座1、电动升降机构2、支撑架、吊绳3和脚踝固定机构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其可竖直升降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滑动件6,所述吊绳3的上端与所述滑动件6连接、下端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训练装置使用时置于患者病床的床尾,水平滑槽的伸展方向与病床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水平滑槽位于患者脚踝部位正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绳3上设有锁线器7,所述锁线器7可调节所述滑动件6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4之间的所述吊绳3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锁线器的结构较为简单,通常包括一个供线穿过的金属套管及开设于金属套管侧壁上的多个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具体结构可参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848328A公开的相关内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线器7设置于靠近所述滑动件6处且所述吊绳3上端向下折返后经所述锁线器7锁紧形成用于与所述滑动件6连接的环扣。换言之,锁线器将吊绳的上端固定形成一个环扣,环扣挂设于滑动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由水平杆8、竖直杆9和肋杆10组成,所述水平杆8的右端与所述竖直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肋杆10倾斜设置且上端与所述水平杆8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竖直杆9固定连接,所述滑槽5设置于所述水平杆8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电动升降机构2的活动端与所述竖直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可一体成型,其材质可以为具有较高强度的硬质塑料或金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升降机构2的活动端通过法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动升降机构(2)、支撑架、吊绳(3)和脚踝固定机构(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其可竖直升降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滑动件(6),所述吊绳(3)的上端与所述滑动件(6)连接、下端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电动升降机构(2)、支撑架、吊绳(3)和脚踝固定机构(4),所述电动升降机构(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其可竖直升降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滑动件(6),所述吊绳(3)的上端与所述滑动件(6)连接、下端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3)上设有锁线器(7),所述锁线器(7)可调节所述滑动件(6)与所述脚踝固定机构(4)之间的所述吊绳(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线器(7)设置于靠近所述滑动件(6)处且所述吊绳(3)上端向下折返后经所述锁线器(7)锁紧形成用于与所述滑动件(6)连接的环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直腿抬高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水平杆(8)、竖直杆(9)和肋杆(10)组成,所述水平杆(8)的右端与所述竖直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肋杆(10)倾斜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程翰文周鑫扶世杰汪国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