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14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头箍,以及安装在头箍内的吸汗海绵,所述头箍的内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头箍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槽口相通,所述容纳腔为上小下大的梯形腔,且整体向头箍内侧面倾斜,所述吸汗海绵设有吸汗部、导流部和储汗部,所述导流部嵌入在槽口内,所述储汗部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吸汗部位于头箍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头箍内嵌吸汗海绵,使头上冒出的汗水通过吸汗海绵流入头箍内部,防止汗水顺流而下,增加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设备,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时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施工现场发生的伤亡事故,特别是物体打击和高空坠落。发生事故时,凡是佩带有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就会减轻和避免事故的后果;如果没有带安全帽,头部失去保护,将会使施工人员受到严重伤害。施工人员的体力劳动时工作量大,头上带着安全帽气体不流通,头上会冒出大量的汗水,因此有的施工人员为了舒适,干脆将安全帽取下,但安全却得不到保障,也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若不取下安全帽,大量的出汗施工人员的舒适感极低,而且汗水顺流而下,甚至会流入眼睛内,影响施工人员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通过在头箍内嵌吸汗海绵,使头上冒出的汗水通过吸汗海绵流入头箍内部,防止汗水顺流而下,增加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头箍,以及安装在头箍内的吸汗海绵,所述头箍上安装有顶带,所述头箍内穿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末端连接有后箍,所述头箍的内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头箍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槽口相通,所述吸汗海绵设有吸汗部、导流部和储汗部,所述导流部嵌入在槽口内,所述储汗部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吸汗部位于头箍内侧。进一步,所述头箍的一端为第一封闭端,另一端为第二封闭端,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一端与第一封闭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弹性环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上固定套设有卡条,所述第二封闭端内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通孔,所述卡条位于通孔内。进一步,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从第一封闭端到第二封闭端呈上高下低的倾斜状态,所述第一封闭端为最高点,所述第二封闭端为最低点。进一步,所述第二封闭端于通孔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外接有水袋,所述帽壳上开设有水袋槽。进一步,所述帽壳的两侧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所述帽壳于通风口处一体成型有弧形加强筋。进一步,所述弹性环上开设有出汗槽。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与帽壳之间穿设有警示带,所述警示带上开设有缺口,所述警示带上设有凸起,所述警示带上涂有反光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吸汗海绵,当施工人员的头上大量冒出汗水时,汗水被吸汗部吸收,随后顺着导流部进入储汗部内,防止汗水顺流而下进入到眼睛内,增加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感。2.通过弹性环以及拉绳,当吸汗海绵吸取的汗水后,通过拉动拉绳带动弹性环挤压吸汗海绵,将汗水挤出吸汗海绵流入容纳腔底部,使吸汗部能够继续吸取汗水。3.通过将容纳腔的底面设置为斜坡状,流出或者挤出的汗水汇聚于第二封闭端,通过通孔底端开设的出口,以及出口处外接的水袋,拉出卡条时,汗水流入通孔内,并从出口处流入水袋内,防止容纳腔内的汗水过多,导致吸汗海绵的吸汗能力减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的拆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的内部结构的拆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的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中头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帽壳1,通风口11,加强筋13,头箍2,顶带21,调节带22,容纳腔24,第一封闭端25,第二封闭端26,通孔261,出口262,吸汗海绵3,吸汗部31,导流部32,储汗部33,后箍4,弹性环5,出汗槽51,拉绳6,卡条61,水袋7,警示带8,缺口81,凸起8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包括帽壳1、头箍2,以及安装在头箍2内的吸汗海绵3,头箍2上安装有顶带21,头箍2内穿设有调节带22,用于调节头箍2的大小,使头箍2与施工人员的头紧贴,调节带22的末端连接有后箍4,后箍4的结构与现有的用于头盔锁紧的结构相同,用于锁紧调节带22,防止调节带22松动。头箍2的内侧面开设有槽口,头箍2内开设有容纳腔24,容纳腔24与槽口相通。吸汗海绵3设有吸汗部31、导流部32和储汗部33,导流部32嵌入在槽口内,储汗部33放置在容纳腔24内,吸汗部31位于头箍2内侧。调节调节带22,使头箍2的内侧与施工人员的头紧贴,进而使吸汗部31与施工人员的头紧贴。当施工人员的头上大量冒出汗水时,汗水被吸汗部31吸收,随后顺着导流部32进入储汗部33内,防止汗水顺流而下进入到眼睛内,增加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的舒适感。头箍2的一端为第一封闭端25,另一端为第二封闭端26,第一封闭端25与第二封闭端26将槽口与容纳腔24封闭,防止汗水从头箍2的端口流出。容纳腔24内安装有弹性环5,弹性环5的一端与第一封闭端25固定连接,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放置在容纳腔24内。弹性环5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绳6,拉绳6上固定套设有卡条61,第二封闭端26内开设有通孔261,拉绳6穿过通孔261,且卡条61位于通孔261内,卡条61用于防止汗水从通孔261处流出。弹性环5蜷缩穿设在凹槽27内,在有外力将弹性环5向外拉的情况下,弹性环5被拉伸,使得弹性环5与凹槽27的外侧壁紧贴。使用时,当吸汗海绵3吸取汗水后,拉动拉绳6,带动弹性环5的自由端向第二封闭端26移动。由于弹性环5的一端与第一封闭端25固定连接,拉动弹性环5的自由端,使弹性环5拉伸,并挤压吸汗海绵3,将汗水挤出吸汗海绵3流入容纳腔24底部。松开拉绳6后,由于弹性环5的弹性和吸汗海绵3的恢复能力,将恢复至初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环5自由端与通孔261接触时,卡条61的末端还在通孔261内,弹性环5恢复时,拉动卡条61再次完全进入通孔261内。弹性环5上开设有出汗槽51,当弹性环5挤压吸汗海绵3时,汗水能够从出汗槽51处流出。容纳腔24的底面从第一封闭端25到第二封闭端26呈上高下低的倾斜状态,第一封闭端25为最高点,第二封闭端26为最低点,当汗水流入容纳腔24底部时,将汇聚于第二封闭端26。第二封闭端26于通孔261底端开设有出口262,出口262处外接有水袋7。卡条61未被拉动时,将出口262与通孔261隔断,当拉动拉绳6,进而将卡条61拉出一段距离时,出口262与通孔261连通,汗水将流入通孔261内,并从出口262处流入水袋7内。卡条61被拉回通孔261后,重新将出口262与通孔261隔断。帽壳1上开设有水袋槽,用于放置水袋7。帽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口11,便于安全帽内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头箍,以及安装在头箍内的吸汗海绵,所述头箍上安装有顶带,所述头箍内穿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末端连接有后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的内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头箍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槽口相通,所述吸汗海绵设有吸汗部、导流部和储汗部,所述导流部嵌入在槽口内,所述储汗部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吸汗部位于头箍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包括帽壳、头箍,以及安装在头箍内的吸汗海绵,所述头箍上安装有顶带,所述头箍内穿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末端连接有后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的内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头箍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槽口相通,所述吸汗海绵设有吸汗部、导流部和储汗部,所述导流部嵌入在槽口内,所述储汗部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吸汗部位于头箍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生产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箍的一端为第一封闭端,另一端为第二封闭端,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一端与第一封闭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弹性环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上固定套设有卡条,所述第二封闭端内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穿过通孔,所述卡条位于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