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095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内腔a、内腔b与内腔c,所述机壳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内腔a内,所述内腔a中固定安装有碎粒滤网罩,所述内腔b中固定安装有吸料器,所述机壳的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驱动电机、电热管及吸料器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部安装有电热管,电热管可在黄花菜的翻料过程中同时对黄花菜进行烘干处理,使残留在黄花菜内的水渍蒸发,避免小碎粒粘连在黄花菜上的情况,使碎粒收集更加全面与充分,也省去了后期对黄花菜烘干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黄花菜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黄花菜碎粒顾名思义就是黄花菜上的菜籽碎粒,黄花菜的碎粒也有其利用价值,为了避免其浪费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因此需要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传统的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在内并未安装有电热管,并没有事先对黄花菜进行烘干,直接对黄花菜进行翻动,使其碎粒落入装置内进行收集保存,但有时黄花菜上会有水渍,水渍会时许多小碎粒粘附在黄花菜上,难以脱落,导致对于黄花菜碎粒的回收效果并不全面,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在内并未安装有电热管,并没有事先对黄花菜进行烘干,直接对黄花菜进行翻动,使其碎粒落入装置内进行收集保存,但有时黄花菜上会有水渍,水渍会时许多小碎粒粘附在黄花菜上,难以脱落,导致对于黄花菜碎粒的回收效果并不全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内腔a、内腔b与内腔c,所述机壳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内腔a内,所述内腔a中固定安装有碎粒滤网罩,所述内腔b中固定安装有吸料器,所述机壳的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驱动电机、电热管及吸料器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壳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机盖,且机盖上固定安装有提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翻料叶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料器的底部安装的出料管穿过并延伸至内腔c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壳的底部安装有活动轮,且机壳的背面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推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腔c一侧位于机壳的侧壁上通过合页安装有取料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在内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翻料叶片,在对黄花菜的碎粒进行收集过程中,可驱动翻料叶片转动,无需人工对黄花菜进行搅动,较为方便,省时省力,且翻动效果较好。2、本技术中,通过在内部安装有电热管,电热管可在黄花菜的翻料过程中同时对黄花菜进行烘干处理,使残留在黄花菜内的水渍蒸发,避免小碎粒粘连在黄花菜上的情况,使碎粒收集更加全面与充分,也省去了后期对黄花菜烘干的步骤。3、本技术中,通过在内安装有吸料器,相较于传统的仅仅凭借碎粒重力下落收集的方法,该吸料器可提供强大的吸力,将小碎粒彻底全部吸收保存,避免由于颗粒多,重力较小无法顺利通过筛网,导致筛网堵塞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中机盖开启后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机盖;2、内腔a;3、提手;4、碎粒滤网罩;5、翻料叶片;6、转轴;7、驱动电机;8、电热管;9、机壳;10、内腔b;11、吸料器;12、内腔c;13、活动轮;14、取料门;15、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包括机壳9,所述机壳9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内腔a2、内腔b10与内腔c12,所述机壳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6,且转轴6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内腔a2内,所述内腔a2中固定安装有碎粒滤网罩4,所述内腔b10中固定安装有吸料器11,所述机壳9的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电热管8,所述驱动电机7、电热管8及吸料器11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9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机盖1,且机盖1上固定安装有提手3,通过安装有机盖1,可有效对装置内的结构产生有效保护,通过安装有提手3,便于通过提手3施力开启机盖1。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转轴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翻料叶片5,通过安装有翻料叶片5,翻料叶片5可有效对黄花菜进行实时翻动,无需人工对黄花菜搅动,较为方便,省时省力,且翻动效果较好。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吸料器11的底部安装的出料管穿过并延伸至内腔c12中,吸料器11开启后可将碎粒吸入并通过出料管送入内腔c12中储存。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机壳9的底部安装有活动轮13,且机壳9的背面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推手15,通过安装有活动轮13,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活动性,通过安装有推手15,可通过推手15推动该装置。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所述内腔c12一侧位于机壳9的侧壁上通过合页安装有取料门14,通过安装有取料门14,可对收集的碎粒进行良好保存,需要取出时,直接打开取料门14取出即可。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7的型号可以为IH6PF6N-19,电热管8的型号可以为FMY-2,吸料器11的型号可以为T-88。工作原理:打开机盖1,将需要收集碎粒的黄花菜放置在碎粒滤网罩4内,关闭机盖1,若黄花菜上残留有水渍,开启驱动电机7的同时开启电热管8,驱动电机7通过转轴6带动翻料叶片5转动,对黄花菜进行有效翻动,电热管8升温,将黄花菜上的水渍蒸发,避免小碎粒粘连在黄花菜上,开启吸料器11,在翻料叶片5的搅动下,碎粒通过碎粒滤网罩4筛选后被吸料器11吸入,最后通过出料管送入内腔c12内进行保存,当需要取出碎粒时,直接打开取料门14取料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包括机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9)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内腔a(2)、内腔b(10)与内腔c(12),所述机壳(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6),且转轴(6)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内腔a(2)内,所述内腔a(2)中固定安装有碎粒滤网罩(4),所述内腔b(10)中固定安装有吸料器(11),所述机壳(9)的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电热管(8),所述驱动电机(7)、电热管(8)及吸料器(11)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包括机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9)的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内腔a(2)、内腔b(10)与内腔c(12),所述机壳(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端上安装有转轴(6),且转轴(6)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内腔a(2)内,所述内腔a(2)中固定安装有碎粒滤网罩(4),所述内腔b(10)中固定安装有吸料器(11),所述机壳(9)的壳腔内固定安装有电热管(8),所述驱动电机(7)、电热管(8)及吸料器(11)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花菜碎粒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9)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机盖(1),且机盖(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源颜希芬
申请(专利权)人:渠县琦鑫源花卉苗木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