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06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包括储料罐、压力控制器、过滤单元以及加料阀;储料罐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其设有第一进气口、放料口以及补料口;压力控制器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接,压力控制器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与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接;过滤单元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加料阀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与放料口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该加料装置可选择通过电气控制实现配料的定时自动添加,从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此同时,压力控制器可将储料罐内的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此,当储料罐内的配料减少时,加料阀可保持稳定的喷射量,确保每个产品所添加的配料的量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配料的添加环节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以腐乳的生产为例,其所需的麻油都是人工一瓶一瓶地加进去的,但由于人工的控制力度不稳定,添加时机也难以保持统一,因而,加油量的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进而造成腐乳的质量难以进一步的提高,生产效率也无法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也使得生产企业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人工手动加料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稳定添加配料的自动加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包括:储料罐,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所述储料罐设有第一进气口、放料口以及补料口;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压力控制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加料阀,所述加料阀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与所述放料口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和三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三联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口即为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所述三联过滤器的进口即为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进气阀,所述进气阀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放料阀,所述放料阀设于所述放料口并通过输料管路与所述加料阀的进口相连接。r>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料阀,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阀设于所述排料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料阀为喷射阀,其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传送产品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路径上设有加料工位,所述加料阀设于所述加料工位。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感应开关,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路径上设有检测工位,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检测工位,用于检测未添加配料的产品并控制所述加料阀的开启和关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工位设于所述加料工位的上游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开关通过调节支架安装于所述检测工位,所述调节支架可调节所述感应开关的水平高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加料装置包括储料罐、压力控制器、过滤单元以及加料阀;储料罐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其设有第一进气口、放料口以及补料口;压力控制器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接,压力控制器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与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接;过滤单元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加料阀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与放料口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该加料装置可选择通过电气控制实现配料的定时自动添加,从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此同时,压力控制器可将储料罐内的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此,当储料罐内的配料减少时,加料阀可保持稳定的喷射量,确保每个产品所添加的配料的量相等,进而,该加料装置可实现定量添加,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外,过滤单元可过滤掉压缩空气中的颗粒、水、油等杂质,由此,该加料装置不会对配料和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罐;101、第一进气口;102、补料口;2、压力控制器;3、过滤单元;301、空气过滤器;302、三联过滤器;4、加料阀;5、空气管路;6、输料管路;7、进气阀;8、放料阀;9、排料阀;10、传送带;11、支撑架;12、加料工位;13、感应开关;14、检测工位;15、调节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主要用于向腐乳内添加麻油,包括储料罐1、压力控制器2、过滤单元3以及加料阀4;储料罐1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其设有第一进气口101、放料口以及补料口102,作为优选,放料口设于储料罐1的底部,第一进气口101和补料口102设于储料罐1的顶部;压力控制器2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5与第一进气口101相连接,压力控制器2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5与过滤单元3的出口相连接;过滤单元3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加料阀4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6与放料口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该加料装置可选择通过电气控制实现配料的定时自动添加,从而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此同时,压力控制器2可将储料罐1内的压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此,当储料罐1内的配料减少时,加料阀4可保持稳定的喷射量,确保每个产品所添加的配料的量相等,进而,该加料装置可实现定量添加,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外,过滤单元3可过滤掉压缩空气中的颗粒、水、油等杂质,由此,该加料装置不会对配料和产品造成污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上述的过滤单元3用于实现对压缩空气的过滤,该过滤单元3可选用任意一种过滤器,或者,过滤单元3是由任意的两种或多种过滤器组合而成。比如,过滤单元3包括无纺布,金属丝网,玻璃丝,尼龙网,玻璃纤维,由涤纶、丙纶、腈纶等制成的合成纤维毡,或超细玻璃纤维滤纸等滤料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如图1所示,过滤单元3包括空气过滤器301和三联过滤器302,空气过滤器301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5与三联过滤器302的出口相连接,空气过滤器301的出口即为过滤单元3的出口,三联过滤器302的进口即为过滤单元3的进口,也即,空气过滤器301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5与压力控制器2的进口相连接,三联过滤器302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可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控制从三联过滤器302的进口接入的压缩空气,本技术提供的加料装置还包括进气阀7,进气阀7通过空气管路5与三联过滤器302的进口相连接。可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控制储料罐1的放料,本技术提供的加料装置还包括放料阀8,放料阀8设于放料口并通过输料管路6与加料阀4的进口相连接。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加料装置还包括排料阀9,储料罐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排料阀9设于排料口。如此,当需要对储料罐1进行清空或清洗时,排料口可作为废料、废水或压缩空气的排放口。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料阀4为需要借助压缩空气才能启动的喷射阀,其设有用于接入压缩空气的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料罐,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所述储料罐设有第一进气口、放料口以及补料口;/n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n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压力控制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n加料阀,所述加料阀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与所述放料口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罐,用于存放液态的配料,所述储料罐设有第一进气口、放料口以及补料口;
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
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压力控制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用于接入压缩空气;
加料阀,所述加料阀的进口通过输料管路与所述放料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和三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三联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口即为所述过滤单元的出口,所述三联过滤器的进口即为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气阀,所述进气阀通过空气管路与所述过滤单元的进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放料阀,所述放料阀设于所述放料口并通过输料管路与所述加料阀的进口相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芝达卫猛许进中王北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中皇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