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土培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7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土培盒,属于栽培设备领域,包括土培盒本体(1)、渗透板(2)、浇水槽(3);渗透板(2)为开有通孔的板状结构,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内将土培盒本体(1)分为土培区(4)和通风区(5);通风区(5)在土培盒本体(1)的下部,其为方形盒装结构,通风区(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6),且通风区(5)内部沿土培盒本体(1)的侧壁四周设有用于支撑渗透板(2)的支撑台(7);所述浇水槽(3)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的内侧,其与土培盒盒壁围成一个槽状结构,其下部开设有加水口(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培盒内土壤积水、保证土培盒内土壤通风良好,且在浇水时能避免水分的过多蒸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土培盒
本技术属于栽培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土培盒。
技术介绍
土培盒是一种常用的栽培设备,在植物的幼苗期、或者作为植物研究的必要设备,经常会用到,土培盒也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种殖设备。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培盒内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并保证土培盒内土壤通气,以防止土培盒内土壤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因此保证土培盒内土壤湿度的同时保证其透气性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土培盒,可以有效防止土培盒内土壤积水、保证土培盒内土壤通风良好,且在浇水时能避免水分的过多蒸发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新型土培盒包括土培盒本体1、渗透板2、浇水槽3;所述渗透板2为开有通孔的板状结构,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内将土培盒本体1分为土培区4和通风区5;所述通风区5在土培盒本体1的下部,其为方形盒装结构,通风区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6,且通风区5内部沿土培盒本体1的侧壁四周设有用于支撑渗透板2的支撑台7;所述浇水槽3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的内侧,其与土培盒盒壁围成一个槽状结构,其下部开设有加水口8;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区5的底部设有“米”字形支撑架9,且与支撑台7同高。作为优选,所述的土培盒本体1左右侧壁分别设有横截面为梯形的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且左右两侧的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分别左右相对。作为优选,所述浇水槽3左右侧壁、土培盒本体1左右侧壁,相对开设有水管孔12。作为优选,所述土培盒本体1材质为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浇水槽,并在浇水槽底部设置加水口,通过向浇水槽内加水、使水通过加水口直接加入土培盒内的图层中,有效避免了直接将水浇至土壤表面导致水在土壤表面大面积蒸发浪费。2、本技术通过在土培盒本体的左右侧壁上相对设置凹入卡口和凸出卡口,可实现土培盒之间的左右依次相互卡合;并通过在浇水槽和土培盒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水管孔;上述两种结构的结合,在土培盒之间相互卡合后,将水管依次穿过水管孔,并在各土培盒的浇水槽对应处的水管上开孔,即可实现用一根水管同时对各土培盒浇水,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土培种植;此外,也可以不将凹入卡口和凸出卡口卡合,通过左右相对设置的凹入卡口和凸出卡口,可为土培盒的摆放提供位置参考,保证土培盒摆放整齐,为水管顺利从各水管孔穿过提供便于操作的条件;此外凹入卡口的设置,在土培盒搬运过程中,可通过绳子勒入上下对应的凹入卡口,将土培盒拴牢,以便于安全搬运。3、本技术通过渗透板、支撑台的设置,将土培盒分为土培区和通风区,土培区装入基质进行种植,通风区可防止基质层积水,同时通风区的通风孔为基质层提供必要的空气,保障基质层内通风良好,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4、本技术通过支撑台和“米”字型支撑架的设置,可对渗透板进行有效支撑,以防止渗透板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I-I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土培盒本体、2-渗透板、3-浇水槽、4-土培区、5-通风区、6-通风孔、7-支撑台、8-加水口、9-支撑架、10-凹入卡口、11-凸出卡口、12-水管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4所示,所述的新型土培盒包括土培盒本体1、渗透板2、浇水槽3;渗透板2为开有通孔的板状结构,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内将土培盒本体1分为土培区4和通风区5;土壤或基质装在土培区4、渗透板2之上;渗透板2以及渗透板2上通孔的的设置,可使土培区4内基质中过多的水分通过渗透板2渗至通风区5,可避免基质中水分过多、甚至因水分过多而导致的基质不透气导致的植物根部腐烂。通风区5在土培盒本体1的下部,其为方形盒装结构,通风区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6,通风孔6的设置,配合渗水板2上的通孔,可以为基质提供足够的空气,以保证植物生长需求。通风区5内部沿土培盒本体1的侧壁四周设有用于支撑渗透板2的支撑台7,通风区5内部设有与支撑台7同高的“米”字形支撑架9,支撑台7和“米”字型支撑架9的设置,可对渗透板2进行有效支撑,以防止渗透板2变形。浇水槽3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的内侧,其与土培盒盒壁围成一个槽状结构,其下部开设有加水口8。通过向浇水槽3内加水,水通过加水口8直接进入土培盒内的基质中,有效避免了直接将水浇至土壤表面导致水在基质表面大面积蒸发浪费。土培盒本体1左右侧壁分别设有横截面为梯形的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且左右两侧的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分别相对,凸出卡口11可卡入凹入卡口10内。土培盒本体1用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有一定的弹性,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在卡合时有一定的弹性操作空间;且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的梯形结构,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卡合操作,且卡合结构较为牢固。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浇水槽3左右侧壁、土培盒本体1左右侧壁,相对开设有水管孔12,土培盒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相对设置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可实现土培盒之间的左右依次相互卡合;并通过在浇水槽3和土培盒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开设的水管孔12,上述两种结构的结合,在土培盒之间相互卡合后,将水管依次穿过水管孔12,并在各土培盒的浇水槽3对应处的水管上开孔,即可实现用一根水管同时对各土培盒浇水,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土培种植;此外,也可以不将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卡合,通过左右相对设置的凹入卡口10和凸出卡口11,可为土培盒的摆放提供位置参考,保证土培盒摆放整齐,为水管顺利从各水管孔12穿过提供便于操作的条件;此外凹入卡口10的设置,在土培盒搬运过程中,可通过绳子勒入上下对应的凹入卡口10,将土培盒拴牢,以便于安全搬运。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土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土培盒包括土培盒本体(1)、渗透板(2)、浇水槽(3);所述渗透板(2)为开有通孔的板状结构,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内将土培盒本体(1)分为土培区(4)和通风区(5);所述通风区(5)在土培盒本体(1)的下部,其为方形盒装结构,通风区(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6),且通风区(5)内部沿土培盒本体(1)的侧壁四周设有用于支撑渗透板(2)的支撑台(7);所述浇水槽(3)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的内侧,其与土培盒盒壁围成一个槽状结构,其下部开设有加水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土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土培盒包括土培盒本体(1)、渗透板(2)、浇水槽(3);所述渗透板(2)为开有通孔的板状结构,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内将土培盒本体(1)分为土培区(4)和通风区(5);所述通风区(5)在土培盒本体(1)的下部,其为方形盒装结构,通风区(5)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6),且通风区(5)内部沿土培盒本体(1)的侧壁四周设有用于支撑渗透板(2)的支撑台(7);所述浇水槽(3)设置在土培盒本体(1)的内侧,其与土培盒盒壁围成一个槽状结构,其下部开设有加水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培盒,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凌陆琳吴学尉王丽花张艺萍王继华王心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