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科枝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93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展膜机构,打孔机构和卷膜机构;支撑架顶端中左部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内底端右中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内左部设置有展膜机构;支撑架内中部设置有打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生物降解地膜的预先打孔处理,代替传统的边种作物边开孔方式,使生物降解地膜的孔洞分布均匀,同时避免打孔的同时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损伤,同时对打孔区域进行固定,避免对地膜产生撕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降解地膜就是能被生物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新型地膜。在地膜覆盖作物后,通常需要打孔以便增加地膜的透气性,防止膜下土壤CO2含量过高,传统打孔方式为将地膜铺在田地后,边种作物边开孔,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地膜的开孔也会不均匀,并且在打孔的同时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且由于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一定的粘连性,在打孔时会有整体被撕裂的风险,导致整块地膜损坏。目前需要研发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来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传统打孔方式为将地膜铺在田地后,边种作物边开孔,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地膜的开孔也会不均匀,并且在打孔的同时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损伤,而且由于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一定的粘连性,在打孔时会有整体被撕裂的风险,导致整块地膜损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展膜机构,打孔机构和卷膜机构;支撑架顶端中左部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内底端右中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内左部设置有展膜机构;支撑架内中部设置有打孔机构;支撑架内右部设置有卷膜机构,并且卷膜机构右端底部与电机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左端中顶部和中底部均与展膜机构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左端底部与打孔机构相连接。更进一步的,展膜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轮,第一圆柱,第一磨砂棉棍,第四传动轮,第一地膜卷,水管,洒水喷头,开关阀,第五传动轮,第三传动辊,第六传动轮,第四传动辊,第七传动轮,第一圆棒,第二圆棒,第一展棍,第一滑块,滑轨,第二展棍,第二滑块,第八传动轮,第二圆柱和第二磨砂棉棍;第一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顶部设置有第五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圆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柱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一磨砂棉棍六组;第一圆柱右部设置有水管;第四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地膜卷进行转动连接;水管顶端与洒水喷头进行套接;水管右端底部设置有开关阀;第五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圆棒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棒前端轴心与第二圆棒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圆棒外表面前底部与第一展棍进行插接;第二圆棒外表面前底部与第二展棍进行插接;第一展棍外表面中底部与第一滑块进行插接;第一滑块底部与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展棍外表面中底部与第二滑块进行插接,并且第二滑块底部与滑轨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二圆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圆柱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二磨砂棉棍六组;第一传动轮右端与卷膜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辊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传动辊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圆柱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地膜卷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水管外表面中顶部和右部均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与卷膜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辊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辊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圆棒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圆棒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滑轨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圆柱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更进一步的,打孔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斧轮,传动杆,压柱,基座,第一气缸,第一铁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二铁管,伸缩杆和第二气缸;第一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顶端轴心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顶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斧轮进行转动连接;斧轮前端底部与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斧轮顶部设置有基座;传动杆后端底部与压柱进行传动连接;基座顶端中部与第一气缸相连接;基座内左端底部和内右端底部均与第一铁管进行焊接;第一铁管底部设置有第一底座;第一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内底部设置有第二铁管;第二铁管底端与伸缩杆相连接;伸缩杆底端与第二气缸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右端与卷膜机构相连接;第一气缸顶部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气缸底部与支撑架相连接。更进一步的,卷膜机构包括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六锥齿轮,第十四传动轮,异形转轮,四方转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七传动轮,第三圆柱,第一拨杆,第十八传动轮,第二地膜卷,第十九传动轮,第五传动辊,第二十传动轮,第六传动辊,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轮,第四圆柱,第二拨杆,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七传动辊,第二十四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辊;第四锥齿轮左端后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左端轴心与第六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前端轴心与异形转轮进行转动连接;异形转轮右端设置有四方转轮;四方转轮后端轴心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右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九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三圆柱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右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七传动轮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圆柱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一拨杆六组;第十八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二地膜卷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五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六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九锥齿轮顶端后部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十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右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四圆柱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圆柱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二拨杆六组;第二十三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七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辊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右端轴心与电机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展膜机构(4),打孔机构(5)和卷膜机构(6);支撑架(1)顶端中左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内底端右中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左部设置有展膜机构(4);支撑架(1)内中部设置有打孔机构(5);支撑架(1)内右部设置有卷膜机构(6),并且卷膜机构(6)右端底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6)左端中顶部和中底部均与展膜机构(4)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6)左端底部与打孔机构(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展膜机构(4),打孔机构(5)和卷膜机构(6);支撑架(1)顶端中左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内底端右中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左部设置有展膜机构(4);支撑架(1)内中部设置有打孔机构(5);支撑架(1)内右部设置有卷膜机构(6),并且卷膜机构(6)右端底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6)左端中顶部和中底部均与展膜机构(4)相连接,而且卷膜机构(6)左端底部与打孔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展膜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一传动辊(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二传动辊(404),第三传动轮(405),第一圆柱(406),第一磨砂棉棍(407),第四传动轮(408),第一地膜卷(409),水管(4010),洒水喷头(4011),开关阀(4012),第五传动轮(4013),第三传动辊(4014),第六传动轮(4015),第四传动辊(4016),第七传动轮(4017),第一圆棒(4018),第二圆棒(4019),第一展棍(4020),第一滑块(4021),滑轨(4022),第二展棍(4023),第二滑块(4024),第八传动轮(4025),第二圆柱(4026)和第二磨砂棉棍(4027);第一传动轮(401)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辊(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左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1)顶部设置有第五传动轮(4013);第二传动轮(403)前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辊(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3)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5)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5)前端轴心与第一圆柱(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5)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柱(406)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一磨砂棉棍(407)六组;第一圆柱(406)右部设置有水管(4010);第四传动轮(408)前端轴心与第一地膜卷(409)进行转动连接;水管(4010)顶端与洒水喷头(4011)进行套接;水管(4010)右端底部设置有开关阀(4012);第五传动轮(4013)前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辊(4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13)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5)前端轴心与第四传动辊(4016)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15)左端顶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4017)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17)前端轴心与第一圆棒(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17)左端底部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2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棒(4018)前端轴心与第二圆棒(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圆棒(4018)外表面前底部与第一展棍(4020)进行插接;第二圆棒(4019)外表面前底部与第二展棍(4023)进行插接;第一展棍(4020)外表面中底部与第一滑块(4021)进行插接;第一滑块(4021)底部与滑轨(4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展棍(4023)外表面中底部与第二滑块(4024)进行插接,并且第二滑块(4024)底部与滑轨(4022)相连接;第八传动轮(4025)前端轴心与第二圆柱(402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圆柱(4026)外表面等距设置有第二磨砂棉棍(4027)六组;第一传动轮(401)右端与卷膜机构(6)相连接;第一传动辊(402)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传动辊(404)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圆柱(406)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地膜卷(409)底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水管(4010)外表面中顶部和右部均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3)右端与卷膜机构(6)相连接;第三传动辊(4014)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传动辊(4016)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圆棒(4018)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圆棒(4019)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滑轨(4022)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圆柱(4026)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地膜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孔机构(5)包括第一锥齿轮(501),第九传动轮(502),第十传动轮(503),第二锥齿轮(504),第三锥齿轮(505),第十一传动轮(506),第十二传动轮(507),斧轮(508),传动杆(509),压柱(5010),基座(5011),第一气缸(5012),第一铁管(5013),第一底座(5014),第二底座(5015),第二铁管(5016),伸缩杆(5017)和第二气缸(5018);第一锥齿轮(501)顶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502)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503)顶端轴心与第二锥齿轮(5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504)顶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505);第三锥齿轮(505)后端轴心与第十一传动轮(5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506)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507)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507)前端轴心与斧轮(508)进行转动连接;斧轮(508)前端底部与传动杆(509)进行传动连接;斧轮(508)顶部设置有基座(5011);传动杆(509)后端底部与压柱(5010)进行传动连接;基座(5011)顶端中部与第一气缸(5012)相连接;基座(5011)内左端底部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科枝
申请(专利权)人:付科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