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493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框架、侧浇机构和顶浇机构,所述的框架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侧浇机构,框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顶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侧浇和顶浇两种模式相结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进行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侧浇机构和顶浇机构相配合工作的方式相对传统简单对庄稼进行自上而下的喷灌方式相比,前者可提高庄稼颗株浇灌的均匀化程度以避免出现漏浇现象,同时也可提高庄稼和土壤对水肥混合液的吸收率、增大庄稼的浇灌面积,同时设置的水肥混合液量化配比结构和水肥混合液实时搅拌结构可提高整体浇灌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器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大棚种植具有能满足城市消费人群的需求、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减轻种植业投资风险和种植反季蔬菜等优点,其突破了季节的限制,实现了果蔬、鱼羊等日常消耗品的周年供应,大棚种植的高产量、好品质和栽培、土肥水、植保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适时、适量、适地的合理水肥管理不仅可以节省水肥的用量,还是高产和优质的前提,但在大棚种植水肥浇灌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常见大棚种植物水肥浇灌多采用从顶部开始自上而下的喷灌的方式,此方式对于一定种植密度或种类的植株而言,易造成植株根茎部以及种植土壤无法受到足够的水肥浇灌,即易出现多出植株漏浇现象,同时也易出现部分植株水肥浇灌过量的现象;2、在浇灌过程中,混合程度一般的水肥混合液因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易出现沉淀分层现象,进而浇灌的水肥混合液的功效大大降低,同时在浇灌中途需要人工花费较长时间重新配比水肥混合液以完成整体植株浇灌工作,且水、肥之间的搅拌混合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框架、侧浇机构和顶浇机构,所述的框架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侧浇机构,框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顶浇机构。所述的框架包括储液箱、顶板、卡销、立板、转轴、滚轮、履带、推把手和总控制器,储液箱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顶板,顶板的左、右两端与储液箱的上端之间均通过卡销连接,储液箱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立板,立板呈前后排布结构,左右正相对的立板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滚轮,两滚轮之间通过履带相连,储液箱的前端面安装有推把手,推把手的前上端面安装有总控制器,储液箱内储存有水肥混合液,通过人工方式借助手扶推把手推动储液箱,储液箱在借助滚轮和履带的情况下田垄间移动,同时通过总控制器控制侧浇机构对庄稼的根茎部进行浇灌、顶浇机构对庄稼顶部进行自上而下的喷灌处。所述的侧浇机构包括底座、立块、轴杆、空心转板、调节螺母、喷头和侧浇水管,底座的内侧端安装在储液箱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端面下端,底座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立块,立块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轴杆,轴杆上安装有空心转板,轴杆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的前端与轴杆后端立块的后端之间为螺纹配合方式,空心转板的外侧端面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喷头,喷头上下排布,空心转板的内侧端前后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侧浇水管,侧浇水管内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管孔相连,管孔开设在储液箱的左端面下端,侧浇水管的右下端面位于储液箱的内底壁的左上方,且侧浇水管的左端为伸缩结构,通过人工方式松动调节螺母并转动转板使之调整一定角度,然后重新拧紧调节螺母以固定转板,转板转动过程中,其带动侧浇水管的伸缩段进行同步伸长或收缩运动,之后通过总控制器控制侧浇水管内的水肥混合液的注入,水肥混合液通过喷头喷射而出以对庄稼根茎部进行浇灌。所述的顶浇机构包括外固硬管、顶浇水管和空心伸板,外固硬管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在顶板的上端面,外固硬管呈倒L型结构,外固硬管内安装有顶浇水管,顶浇水管呈倒L型结构,顶浇水管的下端面位于储液箱内底壁的上方,顶浇水管位于侧浇水管的内侧端之间,外固硬管的外侧端面安装有空心伸板,顶浇水管的外侧端位于空心伸板内部,空心伸板的下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通过总控制器控制顶浇水管内的水肥混合液的注入,水肥混合液由顶浇水管向空心伸板内流动,并经由空心伸板下端的出水孔喷射而出以对庄稼进行自上而下喷灌处理。所述的空心转板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前后排布,压缩弹簧的外侧端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压缩弹簧呈向上倾斜结构,压缩弹簧可对转板起到辅助固定和限位的作用,转板左右连接的压缩弹簧可给予转板相反的拉力以使得转板始终处于力平衡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顶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轴承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的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下端安装在顶板的上端面,转动轴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对,耳板对从上往下等距离排布,耳板对均位于储液箱内,耳板对的外侧端安装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搅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搅叶随转动轴同步转动的同时向外展开,搅叶可对储液箱内的水肥混合液起到实时搅拌的作用以避免水肥混合液出现沉淀分层现象而使得其功效降低的现象,同时搅叶的搅拌运动也可提高水和肥料之间的混合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的下方设置有U型板,U型板位于外固硬管之间,U型板左右两端的内侧端面对称安装有轮齿,轮齿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U型板左右两端之间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端,不完全齿轮与轮齿以及不完全齿轮的下端面与顶板的上端面之间均为滑动配合方式,U型板后端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拉板,拉板呈前端向上倾斜结构,拉板的前端与圆环的后端相连,圆环安装有外固硬管的左端,在对庄稼实施根茎部浇灌和自上往下喷灌的同时,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同时,不完全齿轮随之同步转动,不完全齿轮与轮齿之间配合使得U型板带动拉板同步做前后往复运动,拉板拉动外固硬管同步进行前后往复转动,外固硬管带动顶浇水管和空心伸板同步转动,自空心伸板携带水肥混合液呈圆弧形喷灌以提高喷灌范围,进而提高庄稼喷灌的效率,同时也避免出现水肥混合液局部喷灌过多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U型板的下方前后对称设置有圆弧轨板,圆弧轨板左右排布,圆弧轨板安装在储液箱上端内部的四各顶角处,圆弧轨板的内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内侧端与搅棒的上端相连,搅棒呈下端向外倾斜结构,搅叶随转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电动滑块带动搅棒沿圆弧轨板做往复运动,搅棒可对储料箱下端内顶角附近进行搅动以避免水肥混合液在此处形成沉淀,搅棒和搅叶的配合运动可使储液箱内各处水肥混合液均处于流动状态,进而提高可水肥混合液的混合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储液箱的前端面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一号管孔,一号管孔内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呈L型机构,进水管的前上端与储水桶的下端相连,储水桶的中下端安装有支板,支板的后端安装在储液箱的前端面,储水桶的上端面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水塞,一号管孔的正后方设置有二号管孔,二号管孔开设在储液箱的后端面,二号管孔内安装有倾斜管,倾斜管的上端与储料桶的下端相连,储料桶的中下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安装在储液箱的后端面,通过储水桶向储液箱内注入清水后再通过储料桶向储液箱内倒入肥料,然后电机借助转动轴带动搅叶转动,并通过电动滑块带动搅棒运动,搅叶和搅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框架(1)、侧浇机构(2)和顶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侧浇机构(2),框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顶浇机构(3);/n所述的框架(1)包括储液箱(10)、顶板(11)、卡销(12)、立板(13)、转轴(14)、滚轮(16)、履带(17)、推把手(18)和总控制器(19),储液箱(10)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的左、右两端与储液箱(10)的上端之间均通过卡销(12)连接,储液箱(10)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立板(13),立板(13)呈前后排布结构,左右正相对的立板(1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上安装有滚轮(16),两滚轮(16)之间通过履带(17)相连,储液箱(10)的前端面安装有推把手(18),推把手(18)的前上端面安装有总控制器(19);/n所述的侧浇机构(2)包括底座(20)、立块(21)、轴杆(22)、空心转板(23)、调节螺母(24)、喷头(25)和侧浇水管(26),底座(20)的内侧端安装在储液箱(10)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端面下端,底座(20)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立块(21),立块(2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轴杆(22),轴杆(22)上安装有空心转板(23),轴杆(22)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螺母(24),调节螺母(24)的前端与轴杆(22)后端立块(21)的后端之间为螺纹配合方式,空心转板(23)的外侧端面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喷头(25),喷头(25)上下排布,空心转板(23)的内侧端前后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侧浇水管(26),侧浇水管(26)内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管孔相连,管孔开设在储液箱(10)的左端面下端,侧浇水管(26)的右下端面位于储液箱(10)的内底壁的左上方,且侧浇水管(26)的左端为伸缩结构;/n所述的顶浇机构(3)包括外固硬管(31)、顶浇水管(32)和空心伸板(33),外固硬管(3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在顶板(11)的上端面,外固硬管(31)呈倒L型结构,外固硬管(31)内安装有顶浇水管(32),顶浇水管(32)呈倒L型结构,顶浇水管(32)的下端面位于储液箱(10)内底壁的上方,顶浇水管(32)位于侧浇水管(26)的内侧端之间,外固硬管(31)的外侧端面安装有空心伸板(33),顶浇水管(32)的外侧端位于空心伸板(33)内部,空心伸板(33)的下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n所述的空心转板(23)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压缩弹簧(231),压缩弹簧(231)前后排布,压缩弹簧(231)的外侧端安装在底座(20)的上端面,且压缩弹簧(231)呈向上倾斜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框架(1)、侧浇机构(2)和顶浇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侧浇机构(2),框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顶浇机构(3);
所述的框架(1)包括储液箱(10)、顶板(11)、卡销(12)、立板(13)、转轴(14)、滚轮(16)、履带(17)、推把手(18)和总控制器(19),储液箱(10)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顶板(11),顶板(11)的左、右两端与储液箱(10)的上端之间均通过卡销(12)连接,储液箱(10)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立板(13),立板(13)呈前后排布结构,左右正相对的立板(1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上安装有滚轮(16),两滚轮(16)之间通过履带(17)相连,储液箱(10)的前端面安装有推把手(18),推把手(18)的前上端面安装有总控制器(19);
所述的侧浇机构(2)包括底座(20)、立块(21)、轴杆(22)、空心转板(23)、调节螺母(24)、喷头(25)和侧浇水管(26),底座(20)的内侧端安装在储液箱(10)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端面下端,底座(20)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立块(21),立块(2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轴杆(22),轴杆(22)上安装有空心转板(23),轴杆(22)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螺母(24),调节螺母(24)的前端与轴杆(22)后端立块(21)的后端之间为螺纹配合方式,空心转板(23)的外侧端面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喷头(25),喷头(25)上下排布,空心转板(23)的内侧端前后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侧浇水管(26),侧浇水管(26)内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管孔相连,管孔开设在储液箱(10)的左端面下端,侧浇水管(26)的右下端面位于储液箱(10)的内底壁的左上方,且侧浇水管(26)的左端为伸缩结构;
所述的顶浇机构(3)包括外固硬管(31)、顶浇水管(32)和空心伸板(33),外固硬管(31)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在顶板(11)的上端面,外固硬管(31)呈倒L型结构,外固硬管(31)内安装有顶浇水管(32),顶浇水管(32)呈倒L型结构,顶浇水管(32)的下端面位于储液箱(10)内底壁的上方,顶浇水管(32)位于侧浇水管(26)的内侧端之间,外固硬管(31)的外侧端面安装有空心伸板(33),顶浇水管(32)的外侧端位于空心伸板(33)内部,空心伸板(33)的下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
所述的空心转板(23)的左右两下端对称安装有压缩弹簧(231),压缩弹簧(231)前后排布,压缩弹簧(231)的外侧端安装在底座(20)的上端面,且压缩弹簧(231)呈向上倾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轴承安装有转动轴(111),转动轴(111)的上端与电机(112)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112)的下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架(113),支架(113)的下端安装在顶板(11)的上端面,转动轴(111)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对(114),耳板对(114)从上往下等距离排布,耳板对(114)均位于储液箱(10)内,耳板对(1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允慧曾天宝周园田罗辉赵晓东黎鑫林王忠先李斌周尔槐刘江华李润玲张志文王国庆倪砚琴金水凤吴厚义肖委明邹慧高萍黄鹃刘路琳黄小英肖敏刘勋
申请(专利权)人:井冈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