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可将受热部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且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从而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该散热器包括:传热构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将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其用于冷却电气/电子零件等,尤其涉及在狭小空间中也可设置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在电子设备内部,高密度地搭载有电子零件等发热体。作为冷却电子零件等发热体的方法,可以使用扇热器。作为散热器,通常使用包括管状热管的散热器(热管式散热器)。作为热管式散热器,例如具有设置多个平板状散热片的热管式散热器,所述散热片从被设置多个的管状热管的外周面突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是构成为通过多个管状热管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并从散热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电子零件等发热体被高密度地搭载,因此要求减小散热器的占用空间。此外,随着电子零件等的多功能化,电子零件的发热量不断增加。因此,要求散热器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并提高冷却特性。在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等利用多个热管将发热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的散热器中,为了提高冷却特性,需要形成将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然后将该热管组热连接于发热体。但是,如果将由多个热管形成的热管组热连接到发热体,由于与发热体的距离不同,热管的受热量也不同,因此在距离发热体远的热管中具有受热不足的情况。由于无法使各热管均匀受热,因此具有无法获得充分的冷却特性的情况。此外,在各热管的外周面具有R部,在R部外侧产生的间隙对于热管组的传热并无帮助,因此具有热管组的受热部体积不充分,而无法发挥充分的冷却特性的情况。因此,提出如下方法:将管状热管扁平加工,然后纵向并排配置热管的扁平部,从而增大热管组的受热部体积。但是这样存在如下问题:如果纵向并排配置热管的扁平部,则各热管的受热面积减小,因此热阻增大,而无法发挥充分的冷却特性。如上所述,如果将由多个热管形成的热管组热连接于发热体,则无法充分均匀化热管组的受热部中的受热,由于热管组的受热部与发热体之间的热阻增大,因此无法充分提高冷却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1100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可将受热部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且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也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而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一种散热器,其包括:传热构件,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中与冷却对象即发热体热连接的部位作为受热部发挥作用,与管体连接的部位作为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发挥作用。因此,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中,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从受热部传递到管体。此外,因传热构件从发热体受热而相变成气相的工作流体从传热构件流向管体。通过气相的工作流体从传热构件流向管体,从而管体从传热构件吸收热量,进而将从传递构件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组。从管体传递到散热片组的热量从散热片组向散热器的外部环境释放。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沿着所述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被设置多个,且从所述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另外,“向多个方向延伸”是指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有多个。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平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在所述受热部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大于所述传热构件在连接所述管体的部位处的宽度方向尺寸。在本说明书中,“传热构件的宽度方向”是指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正交(垂直)的方向。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的至少一个面为平面形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传热构件的受热部为扁平形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设置于所述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通过连接构件与设置于所述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是具有毛细管力的吸液芯构件。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中,包含受热部的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不同于多个热管并排配置的热管组的内部空间,其整体连通为一体。因此,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即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量从受热部传递到与散热片热连接的管体的连接部,即使发热体的发热量增大,即受热部的受热量增大,也可将受热部中的受热均匀化且可增大受热部的体积,并可防止受热部的热阻增大,因此,可对冷却对象发挥优异的冷却性能。此外,由于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整体连通为一体,因此即使发热体的发热不均,也能将发热体整体均匀地冷却。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传热构件将发热体的热量从受热部传递到与散热片热连接的管体,因此可根据发热体的尺寸、散热器被设置的空间尺寸,而选择传热构件的受热部及隔热部的尺寸,因此使设计的自由度提高。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与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管体沿着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从而气相的工作流体在管体内部沿着散热片的配置方向流动。因此,使散热片组的翅片效率提高,而使散热器的冷却性能提高。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管体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不同方向传递。因此,可以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传热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并且可实现省空间化。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多个管体从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递。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由于管体的延伸方向与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平行,因此从传热构件传递的热量向与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传递。因此,可防止在传热构件的延伸方向(传热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散热器尺寸的增大。根据本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方式,设置于传热构件中的吸液芯结构体通过连接构件与设置于管体中的吸液芯结构体连接,从而在管体内部相变成液相的工作流体可以从管体顺利地回流到传热构件。因此,由于提高工作流体的流动特性,因而提高散热器的冷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散热器的传热构件与管体的连接部的示意性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热构件,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n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n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n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30 JP 2018-225970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热构件,其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
管体,其连接于该传热构件的隔热部或散热部;
散热片组,其与该管体热连接,且配置有多个散热片,
所述传热构件具有一体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从所述受热部连通至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连接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并且所述传热构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沿着所述散热片的配置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传热方向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
所述管体被设置多个,且从所述传热构件向多个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贤也,佐佐木泰海,渡边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