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馥英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82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包括卫星锅本体、转动连杆和定位盘,卫星锅本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杆开设有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与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有转动短板,转动短板转动连接有馈源座,卫星锅本体定位短杆,卫星锅本体通过定位短杆与定位盘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杆、转动短板和馈源座,能够对接收端口的位置进行调整校准,来使接收端口对准卫星锅本体所聚焦的焦点,装置具有能够调整校准接收端口的位置以能更好地接收信号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属于通讯

技术介绍
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是通讯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设备,一般是采用卫星锅来接收卫星信号并将信号进行传输,来达到无线通讯的功能。现有的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卫星锅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传输给馈源,卫星锅呈弧形,能够对信号进行聚焦,而馈源再将从卫星锅接受到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再次传输,当馈源对准卫星锅所聚焦的焦点才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而馈源一般是通过一个支撑杆与卫星锅相连接且不可调节,但是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连接馈源的支撑杆一般会因腐蚀、受热等外界原因而发生变形,使得馈源不在对准卫星锅的焦点,这样会使信号的传输效果受到影响,只有调整校准馈源的位置来对准卫星锅的焦点才能保证信号的传输效果,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调整校准馈源的位置以能更好地接收信号的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具有能够调整校准馈源的位置以能更好地接收信号的功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包括卫星锅本体、转动连杆和定位盘,所述卫星锅本体的内表面且靠近侧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所述转动连杆的一侧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与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有转动短板,所述转动短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三转动孔,所述转动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转动短板通过螺纹杆转动连接有馈源座,所述馈源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纹杆相接触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座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所述馈源座远离的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馈源本体,所述馈源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收端口,所述卫星锅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短杆,所述卫星锅本体通过定位短杆与定位盘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短杆相接触的定位孔,所述定位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长杆,所述定位盘通过定位长杆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长杆相接触的套杆孔,所述滑动杆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接收端口相接触的端口套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孔与第一连接座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所述第二转动孔均与转动连杆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孔与转动短板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与螺母相接触的螺纹。优选的,所述定位短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定位短杆关于卫星锅本体内表面的中心呈环形阵列。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定位孔关于定位盘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所述定位孔与定位盘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优选的,所述定位长杆与定位盘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套杆孔和端口套孔均与滑动杆的轴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卫星锅本体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弯杆,所述连接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固定连接有支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杆、转动短板和馈源座,卫星锅本体和转动连杆之间、转动连杆和转动短板之间以及转动短板和馈源座之间均能发生转动,这样就能够对接收端口的位置进行调整校准,来使接收端口对准卫星锅本体所聚焦的焦点,装置具有能够调整校准接收端口的位置以能更好地接收信号的功能。2、该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通过设置定位短杆、定位盘和滑动杆,将三个定位孔分别滑动在三个定位短杆上时,就能使卫星锅本体所聚焦的焦点始终处于端口套孔的焦点上,当在调整接收端口使,只需滑动滑动杆将端口套孔套在接收端口,就能将接收端口对准卫星锅本体所聚焦的焦点,装置具有将馈源座快速对准卫星锅本体所聚焦的焦点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卫星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动连杆、转动短板和馈源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动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卫星锅本体,101、第一连接座,102、第一转动孔,103、定位短杆,104、连接弯杆,105、底座,106、支脚,2、转动连杆,201、第二转动孔,3、转动短板,301、第三转动孔,302、螺纹杆,4、馈源座,401、第二连接座,402、连接孔,403、馈源本体,404、接收端口,5、定位盘,501、定位孔,502、定位长杆,6、滑动杆,601、套杆孔,602、端口套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包括卫星锅本体1、转动连杆2和定位盘5,卫星锅本体1的内表面且靠近侧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1,第一连接座101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102,第一转动孔102与第一连接座101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设置第一连接座101使为了开设第一转动孔102,卫星锅本体1通过第一转动孔102和螺栓与转动连杆2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连杆2的一侧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201,第二转动孔201均与转动连杆2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转动连杆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与第一连接座101转动连接,因为第一转动孔102和一个第二转动孔20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旋紧螺栓能够对卫星锅本体1和转动连杆2之间进行固定,旋松螺栓可以使卫星锅本体1和转动连杆2之间进行转动,转动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转动连接有转动短板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短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三转动孔301,第一转动孔102、第二转动孔201和第三转动孔301的孔径尺寸相等,因为第三转动孔301和另一个第二转动孔20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旋紧螺栓能够对转动短板3和转动连杆2之间进行固定,旋松螺栓可以使转动短板3和转动连杆2之间进行转动,第三转动孔301与转动短板3的另一侧设置为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短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2,螺纹杆302上设置有与螺母相接触的螺纹,螺纹杆30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转动短板3通过螺纹杆302转动连接有馈源座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馈源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401,第二连接座4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纹杆302相接触的连接孔402,连接孔402与第二连接座401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当旋紧螺纹杆302上的螺母,能够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包括卫星锅本体(1)、转动连杆(2)和定位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锅本体(1)的内表面且靠近侧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1),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102),所述转动连杆(2)的一侧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201),所述转动连杆(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与第一连接座(10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转动连接有转动短板(3),所述转动短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三转动孔(301),所述转动短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2),所述转动短板(3)通过螺纹杆(302)转动连接有馈源座(4),所述馈源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401),所述第二连接座(4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纹杆(302)相接触的连接孔(402),所述连接孔(402)与第二连接座(401)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所述馈源座(4)远离的第二连接座(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馈源本体(403),所述馈源本体(4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收端口(404);/n所述卫星锅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短杆(103),所述卫星锅本体(1)通过定位短杆(103)与定位盘(5)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短杆(103)相接触的定位孔(501),所述定位盘(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长杆(502),所述定位盘(5)通过定位长杆(502)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长杆(502)相接触的套杆孔(601),所述滑动杆(6)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接收端口(404)相接触的端口套孔(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讯基站的无线通讯装置,包括卫星锅本体(1)、转动连杆(2)和定位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锅本体(1)的内表面且靠近侧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1),所述第一连接座(101)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102),所述转动连杆(2)的一侧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201),所述转动连杆(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与第一连接座(10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孔(201)转动连接有转动短板(3),所述转动短板(3)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栓相接触的第三转动孔(301),所述转动短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2),所述转动短板(3)通过螺纹杆(302)转动连接有馈源座(4),所述馈源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401),所述第二连接座(4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纹杆(302)相接触的连接孔(402),所述连接孔(402)与第二连接座(401)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所述馈源座(4)远离的第二连接座(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馈源本体(403),所述馈源本体(4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接收端口(404);
所述卫星锅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短杆(103),所述卫星锅本体(1)通过定位短杆(103)与定位盘(5)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定位短杆(103)相接触的定位孔(501),所述定位盘(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长杆(502),所述定位盘(5)通过定位长杆(502)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所述滑动杆(6)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长杆(502)相接触的套杆孔(6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馥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馥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